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铭
释义 朱铭

§ 简介

早期以乡土主题,如「牛」、「牧童」等雕刻出名,近期则以融合了中国哲学如「太极」等的现代雕刻闻名。本名为朱川泰、童年时小名「九二」。朱铭出生于苗栗县的大家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五位哥哥和五位姐姐。

1953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到通霄镇上的妈祖庙、向雕刻师傅李金川拜师。

1955年出师,来年北上到基隆佛具店工作。然而一直到1966年间,经济状况一直不佳。

1968年,他毛遂自荐,带着自己刻的「慈母像」、「玩沙的女孩」,拜雕塑大师杨英风为师后,并改名朱铭,才较为好转。同年,移居台北县板桥镇(今板桥市)江子翠一带定居。

1978年,朱铭在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展出,作品「单鞭下势」被日本雕刻之森美术馆收藏。

1980年,他独自一人到美国纽约市学习,是他打开国际视野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后,他所创作的「人间」系列作品,成为他生涯中最受赞誉的经典代表。然而来年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发生窃案,朱铭的雕刻作品「老太婆」被偷走。

1989年,他与建筑师贝聿铭合作,在香港中银大厦前使用青铜为材质,创作「和谐共处」的太极系列作品,次年揭幕。位于大楼入口大门的左侧。

1999年,朱铭在台北县金山乡西势湖成立「朱铭美术馆」,占地有11甲,收藏许多现代雕塑作品。

2000年,花了几十年规划成立的「朱铭美术馆」,获得日本东京创新大奖(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奖。

2009年,发表新作「科学家系列」。

7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了「太极系列」、「运动系列」、「人间系列」等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极系列-青铜」曾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堪萨斯大学、韩国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香港中国银行和交易广场等地。他的创作不仅简练明快、而且善于发挥各种材质的特性,不仅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而且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刻的精髓,创造出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

§ 评价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融合中西的艺术之路是许多置身于中西文化交汇地带,或接受过中西文化艺术熏陶的一代华人艺术家的一种自然且自觉的选择。他们对于意境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心理,而对于西方的艺术,尤其是重在个性表达的现代艺术,怀有同样敏锐的鉴赏力和深刻的共鸣。朱铭即属于这一艺术家群体的代表。他的天赋、勤奋与良好的师承,使他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成为享誉国际的现代艺术大师,最具代表性的华人雕塑家之一。

回顾他的艺术历程,从学徒生涯到艺术转折,从乡土寄情到太极澄怀,从人间溢彩到自然妙造,贯穿着锲而不舍的从艺精神。他将艺术比作修行,从而表现出道在自然、心源为归的艺术境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论道:“朱铭在雕塑艺术上取材现实,参悟生活,收揽自然神韵,吸纳造化之气,创造出深含东方文化内涵而又独具个性面貌的雕塑风格,在中国雕塑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开拓上堪称重量级的楷模”。

朱铭的系列雕塑作品从最初的雕刻家乡水牛、水车的“乡土系列”,到大刀阔斧,气势磅礴的“太极系列”,以及后来世俗活泼的“人间系列”,越来越返璞归真,大巧若拙,故有具“艺术家的童真”之誉。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评价:“我们(指英国观众)迟至今日才得以结识朱铭,然而,一旦认识以后,想必再也无法将他遗忘。”

从中国传统雕刻中走出来的朱铭,他的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很中国化。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国精神”。英国牛津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曾撰文评价说,“朱铭的成就,其实远不在于他作品所呈现的慑人力量和美感,重要的是他比当世任何一位华人雕塑家,更睿智地发现自身的文化传统。这是创造一种有效语言的自然——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源泉。”

§ 作品特色

传统木雕

朱铭早期的作品,基本上要溯源自他的出身和背景和学徒生活的磨炼。在农村长大,又当过牧童的朱铭,由于早年和大地和畜类的接触,使他对自然始终抱有一份亲切感。作品自然融合了个人对乡土和传统文化的爱慕与承续香火之情。

太极系列

朱铭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的对立,「太极系列」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去接触和模仿宇宙中自然的现象,藉此追求人与自然沟通之路,所谓师法自然、处处有禅机。而后来的太极群像,注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人物较收紧,不像过去那么开展,作品均不加太多修饰,功力较过去深厚,有如中国泼墨画。

人间系列

造形不分古今中外,有东方温文儒雅的绅士,也有西方粗犷活泼的妇女。人物或站或坐;或直或斜,无不流露悠然自得的神情,表达出一种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作品部分上色,乃得之于古文物上色器物表面的灵感,木头上涂上非常鲜艳的红、绿、蓝,创作手法更活泼自由。

运动系列

朱铭本人很好动,静不下来,除了体力好,思想也新。尤其是几趟欧美巡礼,西方五花八门的艺术创作都曾让他思索过,终于领悟到创作恁是非常自由的,他存的是类同于孩童的嬉戏心理。“运动系列”和他向来所有的创作一样,无所谓创作动机和用意,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发生,不过却发现素材和动态多样化了。

§ “太极系列”解读

“太极”是朱铭雕塑语言成熟和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太极”出现在他的斧锯之下,很快便引起了国际艺坛的关注。朱铭“太极”的题材创作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也是一种对生命运动的体验与对生命意象的捕捉。他曾随台湾老一辈雕塑大师杨英风习艺,为增强体质,他接受杨英风的建议开始学习太极拳。太极拳的练习与对太极精神的领悟,化为他雕塑的新主题也是个性的主题。作品涌现出天人合一的浩瀚气度,促成“太极”形象卓然挺立。从学习太极到雕塑太极,随着对太极招式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太极精神理解的不断加深,斧锯下的形象源源不断,创作时也觉得游刃有余,完全可以“纵手放意”,达到浑然忘我的境地。

在“太极系列”的创作探索中,朱铭经历了从有形到无形的千雕万凿,他作品材质上樟木或青铜的古色古香,把人带入到宁静而悠远的哲学境界。在以木材雕刻太极系列之初,朱铭的创作方式基本上还是刀凿斧劈,但渐渐地,他改而采用钢锯裁切,再顺着自然纹理手撕或斧劈,使材料不仅成为表现内容的载体,而且还转化为内容本身,从而强化了形象的生命力,“太极拱门”就是“太极系列“已臻出神入化境界的体现。

太极系列 ─ 单鞭下势 1986 太极系列 ─ 太极拱门 2001

§ 参考资料

http://www.juming.org.t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9%8A%98

http://gb.cri.cn/9223/2006/03/30/109@97075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6-04/03/content_437905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4/30/content_2897892.htm

http://content.edu.tw/senior/art_life/tp_cc/sculpture/a4.htm

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twrw/2009-04-30/401593_3.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