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劲武 |
释义 | § 简历 方劲武 被誉为悉尼“唐人街之王(King of Chinatown)”的侨领方劲武,是悉尼人家喻户晓的人物。同时,他还有“悉尼慈善大使”的美誉。“唐人街之王”这称号乍听下很有点江湖的味道,其实说穿了并不神秘,这源于方劲武的英文名字——King Fong中的King字,亦可谓语带相关,因他半世纪以来,成长、工作、生活及其成就都与唐人街密不可分,对唐人街的了解无出其右。 稍微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的方劲武,总爱携带着他那有点残旧的手提包,出现在悉尼华人慈善聚会的各种场合,甚至有时是一天之内连赶几场。却乐在其中。 不了解的人大概会问,他这样奔波是为什么呢?是为利还是名?方劲武,究竟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获得这些称号呢? 他来自斐济群岛 1938年出生于斐济群岛的方劲武,父亲是一个生意人。母亲是广东中山人,是父亲专门回去迎娶的过埠新娘。 隶属英联邦的斐济群岛,以英语为主。但庆幸的是,在方劲武读书求学的时候。他有机会进入当地华裔办的中文班学中文,即每天读书学英文之余,会有一小时的时间学习中文,这是方劲武最早接触中文的“启蒙”时期。 方劲武儿时,正值二次大战期间,小小年纪的方劲武,聪明乖巧,在读书之余已懂得帮忙家务,甚至还为不懂中文的父亲做“临时翻译”。 那时期。有一队美军就驻守在方劲武老家的对面,在“混熟”了之后,美国大兵还教父亲煮一些西式的食品,而小方劲武还常常被邀请到兵营中去欣赏黑白战争片,令他眼界大开。 由于斐济实行“兵役制”,父亲害怕儿子被征召入伍从军,于是在1946年到了悉尼旅行之后,决定利用商业投资,移民悉尼。 § 900英磅定居悉尼 1946年,方劲武父亲以商业投资移民为由的申请获准,以900英磅买下一间鱼铺的生意及物业,正式移居悉尼。 当时的澳洲政府对移民的入籍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必须居住满15年后才可以申请入籍。而方劲武父亲的商业投资附带条件,规定每年要有一万英磅的进出口生意额。于是,方劲武的父亲除了经营鱼铺外,开始筹划经营进出口的生意。 初期,有消息指中国正值打仗,食物及必需品供应短缺,所以,方家主要出口到中国的食品是火腿,牛油及旅店和制衣厂用的肥皂。稍后,由于经营鱼铺的关系,方家向香港出口鱼干及咸鱼获得成功,令方家的生意赚到了钱。 当时悉尼华人只有三千三 对于今天生活在悉尼的华人来说,已经习惯了唐人街的华人拥挤场面,大概没有想到,1946年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全悉尼的华人只有3300人,只有5个华裔家庭居住在ULTIMO,其中三个家庭为土生华人。这对于当时在该区经营生意的方家来说,顾客大多数是本土的澳洲人。为了经营的扩大,父亲决定从ULTIMO转到唐人街,当时的德信街才刚刚开始发展,而现在的悉尼娱乐中心当时还是一个大市场,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商业中心。 方家在悉尼唐人街开设的一间店铺,名叫瑞田公司(SAY TIN FONG & CO.),又叫瑞田方。专门经营华洋杂货,是当时唐人街最早的杂货店之一,店铺坐落在现在的建德大厦地段。也就是从那个时期起,方劲武正式踏足唐人街,这一“踏”就是40年。方劲武,见证了唐人街半个世纪来的变迁。 § 鲍鱼、带子随手扔 方劲武当时在ULTIMO边读书,边在父亲经营的商店中帮忙。通常,他每天早上五时就起床。与父亲一起到鱼市场拍卖行买新鲜鱼回鱼铺。然后,帮母亲准备鱼铺炸薯条的工作,之后才上学。放学后,方劲武又会到唐人街的店铺帮忙。边读书,边帮忙父母生意的方劲武,总觉得睡眠时间不够。但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令年少的方劲武增长了不少的见识,期间,更有不少趣闻。 据说,当时从外地进口一些樟木箱、花瓶等,政府要收很重税。而头脑灵活的瑞田方和其他一些生意人,他们便想到把进口的衣服杂物等都塞进木箱内,花瓶则用以装载其它物品,此法奏效,樟木箱、花瓶等成为盛载的工具后便不用另外缴税,而且一举两得。 那个时候,西方人不会吃鲍鱼,他们不懂得烹调方法,总觉得像吃橡皮筋。在鱼市场的西方人,会把渔筐里的鲍鱼、带子挑出来丢掉。方劲武父亲看在眼里不吭声,然后叫儿子每天早上到鱼市场捡地上的带子、鲍鱼。虽有便宜可捡,却苦了小方劲武。鱼市场的人见他如此劳碌,干脆帮他把这些“垃圾”预先装好,不用他一大早来捡拾。可惜这种奇遇今天已不复见。 § 亦中亦西的角色 那时候,在德信街旁边的Paddy's Market,俗称“跳蚤市场”,十分兴旺,不少的澳洲人也会光顾,这就间接促进了近在咫尺的唐人街的发展。 1953年,一本英文杂志出版中国食物专刊的介绍,不少的读者“按图索骥”来到唐人街购买亚洲食物。当时唐人街只有启源,康生,瑞田方三间亚洲杂货店,大多以华人顾客为主,一下子涌来了大批的西人顾客,结果,能中(中文)能西(英文)的方劲武,此刻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在一幅方劲武珍藏的老照片中,年轻的方劲武正在店铺内向一名当时的电影明星介绍中国“镬”的使用,这也是方劲武第一次因介绍悉尼唐人街而成了新闻人物。 从1955年起,澳洲开始流行亚洲食品,并推动了唐人街的发展。从1955年起,中国移民可以入籍,领取社会福利,到1966年后,澳洲政府放松了移民条例,使东南亚的移民激增,72年澳洲鼓吹多元文化国策。“白澳政策”被废弃,更促进了唐人街的发展。 § 悠悠唐人街岁月 方氏家族的瑞田方,从1946年开设在唐人街,直到1985年因一场火灾引发停业,前后达40年之久。 方劲武也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当家人”了。 从1953年起,方氏家族就藉从商的盈利转向投资地产,购屋后出租,加上1985年出租瑞田方套现的资金再转为投资地产,为方家带来可喜的收入,令方劲武无经济的后顾之忧。方劲武1985年退休后挂职于中国城宣传推广公司,实际上却是全职从事他所喜爱的慈善事业。 方劲武从事的慈善工作,可以追溯到60年代,那时,全悉尼仅有华人8000多。直到1985年,也只有58,000华人,到90年,已上升到112,955人。 从1963年到今天,唐人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以前德信街那些小店铺,大都被拆掉重建或新建,最明显的是德信中心及建德中心,瑞田方的旧址即在此,而旧的Paddy’s Market,现除了外墙保持原貌之外,里面建成了现代化的大商场,集衣食住行于一体,已成了唐人街新的地标。 悉尼市政府于1971年成立了“德信街华人委员会”。1980年建成了带有浓厚中国色彩的牌坊后,悉尼唐人街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方劲武在回忆40多年来从事慈善工作的体会时坦然表示,这是我从年轻时就培养出来的兴趣,那时候,识英文的老华侨不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有求必应”的个性。加上看到被帮助的人的那种开心,自己也觉得开心,的确有种施比受更有福的感觉。 被越来越多的华侨称为“黄大仙”(有求必应)的方劲武,就是这样开始了他参与社会服务,踏上“慈善大使”的生涯。 § 永不言老的“慈善大使” 四十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遗余力的方劲武,确实是悉尼华人慈善的先驱者。人们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方劲武出席悉尼各种慈善场合的身影。 他曾经担任市长夫人基金会华人联络负责人十多年,现在他依然活跃在救世军,华人公益金等多个澳洲人,华人的慈善机构中。而且,他在商界,文化,体育界中也享有声誉,现在方劲武除了担任华埠总商会秘书长外,还是华星乒乒球协会名誉会长,中华文化协会会长。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社会公益、慈善及促进文化体育交流发展的工作中,而且,尽心尽力,数十年如一日。 1988年,方劲武服务社会,热心公益慈善三十年的成绩,使他获颁授澳洲的OAM勋衔。 在悉尼市150周年的庆典中,方劲武和其它几位华人OAM在市政厅获英国女皇接见。“我很高兴,华人也可以受到这样高的礼遇。”方劲武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整个华人社区。 2000年悉尼奥运会,方劲武出任火炬接力手,将奥运圣火在他熟悉的唐人街传过,再次成为新闻的焦点。 § 名人的背后 作为唐人街名人的方劲武,除了频频亮相于社区,慈善的各种场合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熟读“番书”的方劲武,还能听说中文,但“读”和“写”就欠奉。当然,用中文签上“方劲武”三个大字,还是可观的。 但方劲武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业余诗人”,喜吟诗作对,不过是用英文!笔者在一些慈善表演的场合,还聆听过他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诗作。 笔者曾私下问他,有没有投诗稿到报章杂志,方劲武笑称,写诗只是兴趣,有时是即兴。“诗言志”,当然只是写给自己看的。 四处出镜的方劲武却很少让背后的家人曝光,有时被人打趣问到时,他总是笑而不答,或者解释太太不爱出大场面。事实上,为人低调的方劲武,总是少让家人介入而成为公众人物。他的观点是:“家人有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有他们习惯的私人空间。我不想因为自己是名人,让家人失去了私人平静的生活空间。” 事实上,方劲武在透露家人的情况时,只称有三个子女,两人大学毕业从事专业工作,一个还读书,还有两个外孙,一家人生活无忧无虑。这大概已是他所能公开家庭生活的“底线”了。 § “唐人街通” 悉尼华埠德信街出身的方劲武,除了有“慈善大使”的美誉之外,更是一致公认的“唐人街通”。除了华人之外,不少的澳洲人对唐人街的认识,也是透过方劲武这个“唐人街通”做搭桥的,例如今年十号电视台拍摄的特辑“澳洲早安”的唐人街专辑,就是借助了方劲武作向导,细述唐人街的今昔。 方劲武特别提到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白澳政策”之下的澳洲,对华人背景的移民诸多的限制,使他们倍觉人在异乡的漂泊无助。令方劲武最为感慨的是,当时的亚裔移民是不能入籍的,直到1955年之后,此法例才有所改变。即使如此,申请人也必须在澳洲住满15年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入籍。也因此,家庭团聚的申请就更难,这就造成了当时在澳洲的华侨男多女少的现象,因大多飘洋过海出外谋生的是年青的男性。这些男性华侨,只好回乡去娶妻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娶当地的澳籍女子为妻,故不少的老华侨娶得“洋妻”,其后代就是现在所见的“混血儿”了。处在这种情况下的新一代,多是只识英文而丢失了中文,或是会听不会讲和写。但华侨娶洋妻是较少出现的事,因澳洲女子多喜欢选择本国男子,这也是华侨回乡娶妻的其中一个原因。 方劲武笑了笑补充说,当年他也差点儿要娶过埠新娘,碰巧有亲戚介绍了一位正在澳洲读书的姑娘给他认识,交往了一年,也就结为秦晋,那姑娘正式成为方劲武的妻子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