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廖梦君 |
释义 | 公元2006年的11月18日,是梦君的16岁生日,也是他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的第126天。今天的餐桌旁,再没有了往年的可喜可贺,有的只是苟活夫妇的相对无言,还有梦君生前同学的深切缅怀,以及对现实的惶惑和无尽的哀伤。 昨日来拜祭梦君的人当中,又有两个因为家中交不起借读费、择校费而不得不失学的孩子。教书育人之地不仅铜臭扩散,还有沦为杀人魔窟之势,即便溢出了血腥,也有公权极力给捂住。这等阵势,是先人不曾见识过的。梦君死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其实也已死去多时了。 平等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今为着捍卫这权利,除了乞求,还得流血。我们为种种不堪的现实而洒泪,而默哀,然而洒泪和默哀已不能再改变什么。亚马逊河的鱼虾,不曾相信鳄鱼的眼泪,更不曾等待施舍。 单是今年夏季,就有多个学生离奇死亡。在这些惨烈故事的后面,既有正义和邪恶的交锋,也有真相和谎言的厮打,强权一次次习惯性地协同作恶。权力缺失了牵制,就如猛兽窜出了铁笼,只会增加血腥与罪恶。 死亡的阴影不只笼罩在某个人身上。想到诗人的那席话——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