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宁寺
释义

§ 概况

宝宁寺宝宁寺俗称大寺庙,位于右玉县旧城城关镇内东街北侧。

该镇北邻内蒙古,西晋时,是鲜卑族北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经之路。 明代中期,蒙古族鞑靶部落兴起,逐步构成明朝北边的又一威胁。明政府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务,从西偏头关至大同中路,修造长城600余里。右玉县城关镇当处这条军事防线的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加强镇城建设的同时,宝宁寺也开始动工兴建。

寺院建筑座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

据《朔平府志》和殿内梁架题记记载,宝宁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年间重修。主殿大雄宝殿,又称华严殿,在寺院的最后部,面阔七间,通面阔23.50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3.60米。它是晋北现存明代大殿间数最多的一座。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九脊顶。殿内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做法简单利落,疏朗古雅。柱头有卷杀、砍杀两种。其支柱排列纵横成行,断面有方形抹棱,也有圆形的,用材粗细不等。从构架用料比例研究,宝宁寺大殿很可能是使用早期建筑构件相配而建造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大殿檐柱上均施古朴华丽的五踩双下昂计心造斗拱,两山面不用昂,皆出两。前檐明间平身科斗拱做法别具特色,使45°斜昂两层,和其他明代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过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观雄宏古朴,结构严谨。悬山顶,五踩斗拱,梁架结构与大殿做法略有不同。对研究山西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例。

宝宁寺原保存有水陆画一堂,是寺中之精华,更是中国明代绘画宝库中的上品,于1953年调藏山西省博物馆。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西巡,路经右玉,正遇蒙古叛匪噶尔丹大军南扰,康熙几乎被俘,幸亏右玉民众保驾,才免于难。康熙回朝后,念当地民众保驾有功,特将宫中珍藏的水陆画赐与宝宁寺,一套计136幅,名日定边水陆神帧。此后,每年旧历四月八日悬挂于寺内,远近僧道及右玉的市、农、工、商都要前来礼拜观赏,作水陆道场。该画幅主要是描绘佛教为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四生的一种法会——水陆斋仪。画面儒、释、道三教人物同堂,布局合理精妙,色泽鲜艳逼真,人物生动传神。是中国现存明清绘画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风俗民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历史

宝宁寺位于右玉县城内东北隅。据《朔平府志》和寺院碑文记载,该寺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康熙年间重修。该寺现存中殿、后殿两个部分:中殿面阔七间,为单檐歇山顶;后殿是宝宁寺之主殿,规模较大,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为单檐歇山顶,寺内原有水陆画一堂,为明代所绘,内容丰富,儒、释、道各界人物齐备,色彩富丽,画工极精,如今已移存在山西省博物馆。

昔日右玉县城内有五十余座庙宇,规模最大者为大明建造的宝宁寺,俗称大寺庙。该寺坐落在城内大东街路北,砖木结构,规模宏大,占地约八百平方米。据明成化十年(1474年)碑记所述,寺建于天顺四年(1460年),由大雄宝殿(即正殿)、天王殿(即过殿)和前殿组成。左右钟鼓二楼,正殿与天王殿之间有东、西、南三十余间配殿,山门两侧精巧玲拢的牌楼两座。

寺内水陆画一堂,为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过去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众僧为庆祝浴佛节,举办隆重的水陆道场,同时将水陆画悬挂出来,供人们观赏。明弘治元年(1488年),宝宁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填补了始建中的不足,使该寺更加完美壮观,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二次维修。清代宝宁寺一直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刹。

进入民国,特别是日寇入侵右玉后,宝宁寺遭到了人为的损害和战争的破坏,很快衰落,山门、牌楼、钟鼓楼以及东西配殿相继拆毁。解放后的1976年又遭受六级以上地震的影响,大雄宝殿梁架倾斜,殿顶断裂,漏雨糟朽,一代精美的明代建筑眼看就要毁于一旦,在此紧要关头,时任县委、政府主要领导,1983年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拨款抢修。

省、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先后请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诸教授、学者进行了研讨,确定了维修方案。省文物局拨专款20万元,木料70立方米。1990年7月24日动工,历经10个多月的艰辛工作,于次年11月3日维修完毕。经过拆除毁坏、配制选料、加固处理、整架归位、分别组装、封顶挂瓦、内外抹墙、里外铺地、制作门窗等工序,使大雄宝殿焕然一新,成为右玉境内仅存的一大景观。

§ 特色

宝宁寺殿堂右玉宝宁寺内有水陆画一堂,系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水陆画共计139幅,除几幅大佛像外,均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均以细绢为底,用淡红和黄色花绫装裱,大部分画面清晰,保存完好,少数因受潮或被烟熏,绢色较暗或稍有裂纹。

这堂画绝大多数是描写神佛鬼魅,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作品,旨在通过艺术形象感染人、教育人,让人们懂得应当崇信什么、忌讳什么、反对什么,从而接受佛教教义,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特别是对社会下层被压迫人民起着涣散斗志的作用。其中少量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为内容的画,虽然亦寓因果报应之义在内,但作者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意无意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民间疾苦,并从侧面鞭挞了封建统治者,其价值不仅远在其他道释人物画之上,而且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这类作品虽然为数不多,却是这批画的精髓。

水陆画是在佛教寺院内举行佛教仪式——水陆道场(又名水陆法会和水陆斋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据佛教经籍记载,释迪牟尼的弟子阿难尝夜梦饿鬼面向其求食,阿难遂设水陆道场,施食超度所有饿鬼。中国最早的水陆道场是南朝梁武帝为其壬妃郗氏所设。据说凡被佛法超度的怨鬼孤魂都可以“免罪”,“升天’,.故后世盛行不衰。伴随水陆道场发展起来的“水陆画”,便成为我国宗教绘画中的一个画种。

佛教绘画的创始人,据说是三国时期著名画家曹弗兴,其后许多著名画家多为寺院绘制各种宗教题村的壁画。如东晋著名的艺术大师顾恺之不仅擅长画人物。山水,而且所画的宗教画也是画坛绝响。有一个脸炙人口的故事,讲得就是他为洛阳瓦棺寺所绘维摩诘像。据传他尝闭人作画一月,画成后开户让人欣赏,维摩论的形象清瘤高逸,“光照一寺”以至“施者咬咽”,顷刻间“使得饯百万”。五代。两宋时山水花乌画盛行,人物画渐居于第二位。道释人物画均由民间从事绘塑的专业匠师承担,这些画工上师古人,代代相传,同时与当代画家互为影响,取长补短。隋,唐以前道释画主要施于寺壁,两宋以后渐于绢素之上绘成道景(即壁画)而悬挂壁间,元、明以来逐步形成单幅立轴,以便保存。宋代以后的水陆画,作者都是隐名的民间画师。日本人大村西崖所著《中国美术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此种绘画,佛寺最多,盛行于南宋,然此类之画,抵可桂于佛寺之壁,为一种特别功德之物,与普通玩赏绘画全无因缘。善作者偏于所学,几成专门技术,不列名于一般画苑,士大夫辄鄙为画匠之作,尤不重之,故中国画传中,全无其名”。这段话虽就南宋幢画而言,但也适用于后来成套水陆画的作者。正是这些士大夫所鄙夷的画工,千百年来默默无闻地理头创作,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为许多寺院绘制了无数形象生动、场面壮观的巨幅壁画和大量用于水陆道场的水陆画,其中不少保留至今,但他的姓名却不为后人所知,右玉宝宁寺所藏水陆画就是这类无名画师给后人留下的不朽之作。

§ 艺术

宝宁寺石壁右玉宝宁寺水陆画是一套珍贵的古代绘画作品,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浴佛节)至初十日,寺庙举行水陆道场,悬拴三天,道场结束后便收藏起来。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免遭意外,当地有识之士把画转移到绥远,解放后送到大同云冈文物管理所保存,1955年移交山西省文物管理部门。

这些水陆画除记载清代二次装裱情况的三幅外,计道释人物画108幅,各种世俗人物画12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画13幅。各种世俗人物计有:帝王,妃、孝子、贤妇、烈女、九流百家等。反映生活的计有:雇典奴婢、饥荒饿俘、弃离妻子、枉滥无辜、赴刑都事、幽死猩牢、反戈盗贼。军阵伤残、水漂荡灭等。这些描述现实生活内容的作品,虽旨在渲染人生痛苦。灾难和人世无常,用以劝诱人们皈依佛法,谋求解脱,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第164幅画中着力描绘了饥荒之年,人民衣食无着,疾病缠身,无有生趣的景象。第171-172幅描写残军败将弃甲曳兵而逃,有的背负受伤者步履艰难,近景为被焚的房舍,有三人被困于一片火海之中挣扎待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些例子说明民间画师以人民生活创作源泉,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有意无意地揭露了建社会的种种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无能和残暴。这些画面虽然不多,却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动人春色不需多’,它们是这堂水陆画中最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杰出作品。对于各种人物。作者根据不同的身份予以刻划,男女老少。正邪美丑均表现得恰如其分。如帝王,后妃都画得面容丰腴,体态端庄,服饰华丽,表情矜持;武臣将士则侧重表现勇猛威武的神情;画僧、民、匠,则外表虔诚,内心恬淡,缎衣正貌,落拓不群。儒者,贤士、文人等人物种类繁多,有的是中原人,有的是外域人,服饰、姿态各不相同,或坐或立,或读书,或写经,或禅定,或受参谒,少者涝洒惆侥,老者古貌清奇。在山石花木间还点缀着前来献果听道的猿猴、狮、虎等,这些猛兽都画得温顺驯良,依偎于罗汉足下,无疑作者是为了表现其皈依佛教以后本性的改变。人物虽多,但由远至近,排列有序,繁而不乱,恰似从九天云霄中冉冉降临,遂今观者为之动情,对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戏剧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堂水陆画,据康熙乙酉年(1705年)郑祖侨画裱水陆画序及嘉庆二十年(1815年)唐凯重裱水陆画序的记载,可推定创作时代。郑序云:“恒城(大同)自驻防以来,凡寺字古刹,处处焕然,而宝宁寺尤为美备。寺中相传,有敕赐镇边水陆一堂,妙相庄严,非寻常笔迹所同,但历年已久,而香烛熏绕,金彩每多尘蔽,住持广居立志重新,已非一日。客岁冬募恳将军都统诸大人以暨八旗诸公捐资攒裱,俾向之尘封者,今则光彩倍增,辉跑目矣……”唐序云:“郡城之宝宁寺,古刹也,有水陆画一堂,中绘诸天佛祖……溯之由来,盖敕赐以镇边疆,而为生民造福者也,其笔墨窍形尽相,各极其妙,诚名贤之留遗,非俗师之所能也。”从郑,唐两序和画面判断,这堂水陆画成画和敕赐约在明天顺年间。这一时期明王朝同北方鞑靼、瓦刺民族时有纠纷,兵戈不绝,故当朝皇帝将这堂水陆画敕赐宝宁寺镇边,以望减少战乱,保边安宁。

§ 景区特色

宝宁寺庭院朔州市历史悠久。据遗址考证,早在二万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衍。历代为兵家争战之地。战国时为赵国属地,秦时为马邑县,唐代为朔州,宋时为朔宁府,民国元年改为朔县,八十年末改为省辖市,朔县改为朔州。这里,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关重镇。胡人获胜将战场推至雁门关,汉人凭关险守,胡人败退,则遁至大同、阴山,所以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天下。历史上,除蒙恬外,杨业曾守戍雁门关,李自成也曾扎营于朔州。

朔州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30天,年降水量423毫米。春季增温较快,夏季降雨较多,秋季天高气爽,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朔州,地下矿藏资源丰富,煤炭储量约为195亿吨,国内大型平朔露天煤矿就在朔州市范围内。解放前,朔州市经济展十分缓慢,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建国四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工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逐步形成以电为主导,兼有机械、化工、建材、轻工、陶瓷、纺织、酿造、乳制品及仪器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逐步建立起了以农牧业为主导,农业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生产体系。与此同时,商业,金融,文化,卫生,旅游,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朔州市交通便利,大同至太原公路、铁路纵贯其间,境内公路交通发达,纵横交错,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网络。

朔州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人文旅游资源独特,价值大。有气势宏大、古典雅物辽金右建筑崇福寺;有外观壮丽,结构精美的应县木塔;有独具风格的雁门关外的广武;有城古城蜿蜒起伏的内外长城,遗存颇广的汉幕群;有驰名中外的现代平朔安大堡露天轧矿和华北最大的坑口发电厂。

朔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基本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只有6.8度。大同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天气较凉爽,是避暑的好去处。这里最显著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很大,最好多带一件衣服,以抵御早晚的寒气。最佳旅游时间:每年的春夏两季是旅游的最佳时间。

§ 湖南宝宁寺

湖南宝宁寺千年古刹宝宁寺座落在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开创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开创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开创人就是称呼“六祖慧能大师”为师祖的攸县人——旷长髭。

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南宋以来,临济、曹洞两宗盛行,且流传日本。1983年日本国曹洞宗徒来华访祖时将旷长髭列入祖师名册来到宝宁寺,因当时宝宁寺尚在一片荆棘之中,世人都不知道宝宁寺还出了让日本国人记挂的高僧大德,日本访组团只好无功而返。

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旷长髭及法嗣石室、法孙勇禅师都是得道高僧,他们的语录和行迹都在佛教典籍《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亮》等书中记载着。

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中还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鉴于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声誉和地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佛教界泰斗吴立民大佛为宝宁寺亲笔题写了“宝宁寺及旷长髭墓足称国宝”的盛誉墨宝。全国著名寺庙中编修志书的在北方只有“少林寺”,寺院修志本属罕见,而王夫之为宝宁寺写志序,更是旷世之举。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无怪一代泰斗吴立民用“足称国宝”四字来评价宝宁寺,实是恰如其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