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 |
释义 | § 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 § 正文 一种从经济上描述发展中国家利用国外资源来填补国内资源不足的理论。又称两缺口模型或双缺口理论。 产生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美国与西欧专家,尤其是研究土耳其和希腊问题的经济学家,通过对预期资本流入的分析,首次提出了确定一国潜在投资规模的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后来两缺口模型的前身。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H.B.切纳里和M.布鲁诺发表《开放经济中的发展策略:以色列的经验》,阐述了外资流入在减少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方面所引起的双重作用。第一次提出了两缺口模型。1966年,切纳里和A.M.斯特劳特发表《国外援助和经济发展》一文,更为充分地阐述了这一模式的理论意义。 内容 两缺口模型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投资—储蓄缺口和进口—出口缺口,也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以I和S分别代表投资和储蓄,M和X 分别代表进口和出口,则有: I-S=M-X即 储蓄缺口=外汇缺口该等式导源于开放经济下国民经济的基本核算恒等式: 总收入=总支出=消费+投资+出口-进口由于总收入减消费等于储蓄,因而上式稍加变化即得: 投资-储蓄=进口-出口因而,该等式表现为一种事后的结果,两缺口相等在调节后才能达到。在调节前,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都是独立变动的。投资超过储蓄的数额不一定正好与进口多于出口的数额相等。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进行调节。即在一定时期,储蓄缺口应与外汇缺口相等。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关系如图。 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 以总产出或总收入增长率g表示纵轴,以资本流入F占总收入的比率b代表横轴,以I-S曲线代表储蓄缺口,M-X 曲线代表外汇缺口,它们相交于E点,即I-S与M-X相等,资本流入达到均衡水平OF0。在F0的左方,资本流入尚不足以消除储蓄缺口;在F0 的右方,资本流入水平超出国内储蓄所能承受的增长率之外,如果资本流入此时不足以创造更多的出口,外汇缺口就会进一步扩大,导致偿债困难。 两缺口模型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任何发展中国家的两缺口中只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如果储蓄缺口居于支配地位,就表明该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没有充分利用其外汇收入。它虽有足够的外汇可从国外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但却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或其他资源去实现追加的投资项目。这说明该国存在生产资源短缺,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储蓄缺口。实例是70年代的中东产油国家。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外汇缺口约束的国家。他们拥有过剩的生产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过剩,所有可动用的外汇都用于进口。如果这类国家从国外获取资金以进口必需的生产资料,并取得相应的技术援助,那么来自国外的资源就能使其追加新的投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外援或外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外汇短缺,提高收入增长率确能起重要作用。当然,发展中国家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平衡,主要还应依靠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 应用 两缺口模型的先驱切纳里后来曾任世界银行负责发展政策的副总裁。该模型在指导世界银行的政策,尤其是与援助分配有关的政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两缺口模型实际运用的典型案例是苏丹(见表)。表中给出了苏丹第六个五年计划(1977~1982)的两缺口模型。由表中可见,无论是储蓄缺口还是外汇缺口,在1976~1977年都是事后均衡的。而预测的缺口变化见表内数据,两个缺口中外汇缺口是主要的。 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 评价 两缺口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必要性。如果外援和外资能够发挥两缺口模型所包含的改革作用,即将外部资源用于生产出口品的项目,或用于降低出口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出口,或者使外援通过各种途径,促使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导致储蓄增加。否则,两缺口会继续存在,外汇和资金将长期依赖外援和外资,还本付息的偿债问题将会使一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之下,最终导致债务危机。基于以上原因,两缺口模型在60年代曾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当作制定外资政策的理论依据。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实践的发展,该模型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首先,两缺口分析的最基本假设条件是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相互间缺少可替代性,决定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各个变量相互独立地运动。这种假设显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只是便于分析而已。事实上,如果不单纯就缺口本身来进行调节,而是从缺口外开辟财源,一笔外资有时可以同时对两个缺口发生作用。例如,利用外资引进机器设备,一方面是进口,而这项进口又无需用出口换来的外汇来支付;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投资,而这项投资也不需动用国内储蓄,因此可以同时减轻出口和储蓄两方面的压力。中东产油国家存在储蓄缺口居支配地位时的实践也证明,两缺口模型假设储蓄与外汇不存在相互替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它忽视了多余的外汇可以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具有储蓄缺口的国家可以不需要外援。此外,它也忽视了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缺口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影响。 参考书目 H.B.Chenery & M.Bruno,"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in an Open Economy:The Case of Israel",Eco-nomic Journɑl,March,1962. H.B.Chenery,Structurɑl Chɑnge ɑnd Development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79. R.I.Mckinnon,“Foreign Exchange Constrai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fficient Aid Allocation”,Economic Journɑl,June, 1964. C.P.金德尔伯格、B.赫里克著,张欣等译:《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C. P.Kindlerberger & B.Herrick,Economic Development,3ed.,McGraw-Hill,New York,1977.) L.泰勒著,颜泽龙译:《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L.Taylor, Structurɑ-list Mɑcroeconomics,Basic Book,New York,1983.)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