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
释义 | § 周恩来简介 开放分类: 政治、人物、名人、领导人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铁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夫人邓颖超。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简介: 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2号。它"开本邑教育之先",培养出大批英才。1979年9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1978年,经沈阳省和沈阳市决定,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堂建立纪念馆。 旧址由门房、前教学楼、礼堂、后教学楼等四栋建筑组成,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前后两进院落,四周有砖砌围墙。建于1910年,翌年竣工。其建筑形式:门房11间,青砖瓦房,当中一间为门洞,过门洞有一影壁。两栋教学楼均为前廊式、两层、砖木结构,券拱式门窗,上部装饰阳光放射形窗棂,走廊外部是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礼堂是砖木结构,呈长方形,跨度较大,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人字梁、木望板, 周恩来同志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的高小读书生活。12岁的周恩来是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从铁岭银冈书院转入沈阳“奉天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的。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学习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好,尤以作文、书法和英文最为突出。1912年10月写了一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被选为甲等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后来上海进步书局在搜集全国模范作文时,又将此文选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中。他当时热爱祖国,痛恨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曾三次利用暑假徒步到沈阳城南魏家楼子,请何殿甲老先生领他们登烟龙山,讲述当年日俄战争时百姓惨遭浩劫情景。这时的周恩来就已成为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了。1913年秋,他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给同学的临别赠言中写到:“同心协心,万里前程指日登”,表达了他为改造中国而奋发向上的精神。 1978年1月,中共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决定在该址建立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并于当年3月4日开馆。该馆前教学楼二楼为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展览室。展览室内陈列着周恩来同志当时的照片、手稿及其用过的桌椅等。1979年9月28日,周恩来同志全身石雕像在前教学楼前落成。石雕像高四米,用整块白花岗石雕成,展现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他身穿风衣,巍然耸立,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基座高1.2米,四周镶着四川红花岗石,基座下铺着泰山青花岗石,石像四周植有苍松翠柏。1979年9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附:周恩来——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 最可宝贵、最有价值而又最触动同学诸君之种种感情者,非吾东关模范学校成立第二周年纪念之今日乎?念四小时,一刻千金,拍掌欢呼,全校同庆,亦云盛矣。然余一霎时而怃然,回忆昔日改组成立时,缔造之艰难,气象之萧条,岁时再历,同学旧友,十存六七。抚今追昔,神为伤已。一霎时,余又欣然,睹今日校舍之宏,人才之盛,跄跄济济,肃肃雍雍,珥笔者纪盛事,观光者相劳慰,已足称一时之嘉会也。而一霎时,余更嗒然。夫创之既艰,后难为继。今年今日,进步逾于去年今日;明年今日之进步,未审亦如今年之于去年否也? 嗟呼!负此责任者谁乎?其惟吾校校长、教员诸公已耳,其惟吾校全体诸同学已耳。余深爱此最可宝贵、最有价值之第二次纪念日,即不能不厚望我最可钦佩、最有学识之校长、教员诸公,更不能不厚责我最可危险、最有成就之全校诸同学也。 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由第二周年,以至第三周年,而达于无穷期之周年者,实赖我司教育诸公之热心维持而已矣。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同学其博学乎?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同学其审问乎?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同学其慎思而明辨乎?学矣,问矣,思辨矣,而犹或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自是而非人焉。吾恐同学之智识亦无由新,道德亦无由固,而欲丛人才、蔚国器,难矣。如是,则书不将虚此读,业不将虚此习,师不将虚此教诲,友不将虚此切磋,吾模范学校不将虚此造就,而两周年之光阴不又将虚此度过也哉!惟望吾全校诸同学惕然自警而已矣! 余于此纪念日中抒此谬妄,其以前所云者,为吾校司教育诸公望;其以后所云者,为同学诸人勉。韪我罪我,所弗计也。然而去年今日往矣;今年今日,未往而已往矣;明年今日,他年今日,余将拭目而观吾东关之模范学校,更观吾全校同学之学生。 * 本文是周恩来在沈阳上小学时的一篇作文。该文1913年6月被选为甲等作文,在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同年,又被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有关部门对本文的评语是:“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均收入这篇作文。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原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解放后为沈阳市第六中学,1982年又改为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旧址是由门房、前教学楼、礼堂、后教学楼等四栋建筑组成,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前后两进院落,四周有砖砌围墙。建于1910年,翌年竣工。其建筑形式:门房11间,青砖瓦房,当中一间为门洞,过门洞有一影壁。两栋教学楼均为前廊式、两层、砖木结构,券拱式门窗,上部装饰阳光放射形窗棂,走廊外部是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礼堂是砖木结构,呈长方形,跨度较大,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人字梁、木望板。 § 历史 周恩来同志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的高小读书生活。12岁的周恩来是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沈阳“奉天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的。周恩来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学习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好,尤以作文、书法和英文最为突出。1912年10月写了一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被选为甲等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后来上海进步书局在搜集全国模范作文时,又将此文选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中。周恩来当时热爱祖国,痛恨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曾三次利用暑假徒步到沈阳城南魏家楼子,请何殿甲老先生领他们登烟龙山,讲述当年日俄战争时百姓惨遭浩劫情景。这时的周恩来就已成为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了。1913年 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同年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在给同学的临别赠言中写到:“同心协心,万里前程指日登”,表达了周恩来为改造中国而奋发向上的精神。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1978年1月,中共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决定在该址建立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并于当年3月4日开馆。该馆前教学楼二楼为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展览室。展览室内陈列着周恩来同志当时的照片、手稿及其用过的桌椅等。1979年9月28日,周恩来同志全身石雕像在前教学楼前落成。石雕像高四米,用整块白花岗石雕成,展现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周恩来身穿风衣,巍然耸立,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基座高1.2米,四周镶着四川红花岗石,基座下铺着泰山青花岗石,石像四周植有苍松翠柏。 § 辉煌 参观人数最多过万 1910年至1978年间东关模范学校曾10次更名。1978年,省市政府决定修复东关模范学校旧址,即对两楼一堂进行修复,2007年3月4日竣工后,在前楼设展室对外展出,这里先后被列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小学德育基地等。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大修后将对外开放 辽沈晚报消息 记者从周恩来曾就读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今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了解到,修缮一新的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将对外开放。这是自1978年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纪念馆开放后,将首次展出周恩来就读的教室和课桌;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在学校拍下的第一张照片;周恩来的侄子周秉钧特意寄来的西花厅(周恩来的寓所)核桃等。 始建于1910年的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是目前沈阳最早的小学。周恩来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的高小读书生活。 “笃笃笃”踏着红色的木制楼梯,来到二楼长长的走廊,推开一扇扇券拱式红木门。现在看到的“两楼一堂”的校园格局和建筑与98年前并无二致,它那独特的楼梯在外的前廊式红色砖木楼房见证了沈阳初等教育发展的百年风雨历程。 “这次修复完全是采用当年的建筑材料和工艺”,负责施工的沈阳故宫古建园林公司李正海说,“为了修旧如旧,我们用糯米浆和生石灰勾石缝,用猪血进行油饰”。 欧式吊灯,仿古花饰。6排桌椅,共40个座位。课桌和凳子都是连体的,桌面可开启。站在这里,好像又一次听到操着南方口音的周恩来掷地有声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地址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为保护这座重要的历史遗迹,1978年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决定将其修复,并在楼前立起一座周恩来 同志身着风衣的花岗岩塑像,周恩来少年读书处197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周恩来光辉思想,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基)。 地址: 沈阳 大东区大东路育才巷10号 大东路/东塔 电话: 024-24843069 § 临近景点 这里主要展出总理当年在此阅读的书报、留影等,还有周恩来的第一篇作文的复件,字写得非常漂亮。 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怪坡风景区 新乐遗址棋盘山风景区 永安石桥 辽宁省博物馆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 九•一八事变博物馆 东陵公园 沈阳植物园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 参考资料 http://travel.nen.com.cn/72947098944798720/20060724/1969222.s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