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基因定律
释义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如图),从生物的性状出发,最先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孟德尔之后,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及其合作者,又通过果蝇的杂交试验,揭示出了遗传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孟德尔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动植物杂交试验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

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困难,21岁时入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年,孟德尔到维也纳的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三年后,他回到修道院。当时科学界开展的对多种动植物杂交试验的研究,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紫茉莉、杨莓、玉米等许多植物。并且进行了多种植物的杂交试验,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豌豆的杂交试验。他经过连续八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当时人们对于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和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直到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的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这些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从此,遗传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了,并且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孟德尔在杂交试验中主要是以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还未开花时已经完成了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而保持纯种。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试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在栽培中发现,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例如,豌豆中有高茎的(高度1.5m~2.0m),也有矮茎的(高度0.3m左右);有结圆粒种子的,也有结皱粒种子的。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孟德尔还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这些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迸行豌豆品种间的杂交,试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孟德尔经过仔细的观察,选择了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孟德尔注意到了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但是为了便于分析,开始时他只是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用P表示)进行杂交,不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为什么子一代没有出现矮茎植株?如果让子一代高茎植株自交,后代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孟德尔的极大兴趣,他又用子一代植株进行自交。看到在第二代(简称子二代,用F2表示)植株中,除了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上述试验结果引起了孟德尔思考,他认为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而未现。于是,孟德尔把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孟德尔对这个试验结果,并没有只停留在对后代遗传表现的观察上,而是进一步对其遗传性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植株的豌豆中,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于3:1。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孟德尔又做了其他六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了数千株豌豆的杂交情况,并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试验结果都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最后都得到了与上述试验相同的结果: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在上述豌豆的杂交试验中,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什么又都接近于3∶1呢?

孟德尔认为,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后来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控制显性性状(如高茎)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D)来表示;控制隐性性状(如矮茎)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d)来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d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因此,纯种高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显性基因D;纯种矮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隐性基因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合子中的基因又恢复成对。如基因D与基因d在F1体细胞中又结合成Dd。这里由于基因D对基因d的显性作用,F1(Dd)只表现为高茎。

在F1(Dd)自交产生配子时,同样,基因D和基因d又会分离,这样F1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就各有两种:一种含有基因D,一种含有基因d,并且这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出现三种基因组合:DD、Dd和dd,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2∶1。由于基因D对基因d的显性作用,F2在性状表现上只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并且这两种性状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3:1。

在豌豆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F2中共出现了三种基因组合的植株DD、Dd和dd,其中基因组合为DD和dd的植株,是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纯合子,而基因组合为Dd的植株,是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杂合子。纯合子能够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再发生性状的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的分离。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要能说明已经得到的试验结果,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试验的结果。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按照上述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子一代F1(Dd)在与隐性纯合子(dd)杂交时,F1应该产生含有基因D和基因d的两种配子,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dd)只能产生一种含有基因d的配子。所以,测交的后代,应该一半数目是高茎(Dd),另一半数目是矮茎(dd),即这两种性状的数量比应该接近1:1(如图)。孟德尔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即这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是杂合子(Dd),并且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在对性状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时,并不清楚遗传因子(基因)究竟存在于细胞的哪一部分,直到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和d就是等位基因。上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关系的阐明,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综上所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型和表现型

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和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我们知道,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例如,含有显性基因D(基因型DD、Dd)的豌豆,表现为高茎;只含隐性基因d(基因型dd)的豌豆,表现为矮茎。可见,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