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鸿昌故居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坐落地点: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5号 建造年限:1917年 占地面积:1.45亩 建筑面积:1408多平方米 建筑结构:砖木结构 建筑风格:英式建筑 使用情况:现为和平医院 § 景点概况 吉鸿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号路(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座三层小洋楼,又名红楼。是吉鸿昌烈士在天津进行抗日活动的住所。该楼建于1917年,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红机砖清水墙,旧时沙得利工程公司设计,总建筑面积一千余平方米,是吉鸿昌将军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购自德善堂。楼房首层作为接待用,卧室、客厅设在二楼,三楼是地下党秘密印刷室,楼下为接待地下党员住房。 爱国将领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第二年全家迁入。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曾任宁夏政府主席的他和冯玉祥等组成抗日同盟军,并亲任前敌总指挥。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与日本侵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吉鸿昌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将二楼的三个门改成七个门,使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楼上南侧做客厅,墙壁上悬挂吉氏亲笔所书条幅: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1934年他在天津饭店被捕,后被秘密杀害。吉鸿昌就义后,其夫人胡红霞为筹办丧事将这座故居以低价抵押给他人,全家租住在牛津别墅。1944年4月此故居售于他人,1955年又卖与和平区中医联合诊所,现为和平医院。1981年,新建砖混二层楼房一幢,现全所共有楼、平房68间,总建筑面积1617.61平方米。 1982年7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这座故居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和平区青少年敬捐刻有“吉鸿昌烈士故居”的汉白玉横匾,镶嵌在红楼北侧正中,院墙爬满藤萝,使吉鸿昌故居熠熠生辉。1995年11月,在吉鸿昌将军诞辰百年之际,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在红楼前的中心公园塑起一尊吉将军的青铜雕像:吉将军手持大刀,立马远眺,姿态威武,气宇轩昂;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吉将军在刑场上以大地为纸、枯枝作笔书写的诗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历史背景 吉鸿昌故居及前方的铜像吉鸿昌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将领,为了抗日反蒋活动,他携家来津,在天津住了很长时间,现在的和平区花园路4号就是他旧时在天津的居所。吉鸿昌18岁从军后,以其出类拔萃的才能与果敢晋升为旅长、师长、军民,后又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由于他反对国民党的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吉鸿昌回国,携家眷由上海来津,隐居在法租界内的这座红楼里。 吉鸿昌经常出没于北平(今北京)和天津之间,进行抗日反蒋活动。1933年,他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抗日同盟军,亲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1934年,又在天津创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任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11月9目的一次秘密活动中,吉鸿昌在天津国民饭店被捕,24日在北平被国民党杀害。 吉鸿昌在津期间居住过的这所西式楼房,曾一度成为进行抗日活动的秘密活动点。他与妻子胡洪霞多次变卖衣物和财产,为抗日前线购买武器。为安全起见他将这些武器藏在二楼夹道的地板层内,再转运到抗日前线。在这里,吉鸿昌与宣侠父等同志共同设立了秘密印刷所,编印《民族战旗》》、《华北烽火》、《长城》等刊物,宣传抗日道理。这座居所记载了吉鸿昌先生生前可歌可敬的爱国行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196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吉鸿昌故居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 吉鸿昌简介 吉鸿昌吉鸿昌,河南省扶沟人。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九师师长。1929年7月任第十军军长,在逼走原宁夏省主席门致中后,自兼宁夏省主席。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后,接受蒋介石改编,任二十二路军总指挥。1931年初称病去上海,归队后化装潜入鄂豫皖苏区参观,思想急剧转变,于是撤兵罢战,拒绝进行“剿共”战争。8月被撤职,9月被迫出国考察。1932年回国,8月潜回湖北宋埠策动旧部起义失败。1933年2月到张家口参与筹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将日伪军驱逐出察哈尔全境,收复多伦多。1934年1月去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到天津继续进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国民党特务刺伤后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从容就义。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1] § 地理气候 吉鸿昌故居所在地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少雪。夏季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影响,多偏南风,且高温、高湿,雨水集中。春、秋两季为季节转换期,冷暖空气交锋频繁,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冷暖多变;秋季风和日丽,深秋季节常有寒潮侵袭。年平均气温为11.4~12.9℃,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0~-5.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9~26.7℃。 春季日平均气温回升迅速,可由3月的5℃左右逐渐升至5月的近20℃;秋季气温下降明显,至11月日平均气温可降至4~6℃。由于受季风影响,风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盛行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秋季风向多变。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一年中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平均风速最大,冬季次之,夏季平均风速最小。年平均无霜期为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射2610~3090小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