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源张
释义 刘源张

§ 简介

献艺

刘源张 (1925.1.1—) 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原籍安徽六安县。1949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 1954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1956年始在国内开展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以来,长期在企业从事试点、培训和普及工作。1960年著作出版的《运筹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开中国管理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产生很大影响。1976年开始,创立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经国务院采纳在中国企业中推行,改变了国内企业对质量的看法和质量管理的做法。为此1979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劳动模范称号。1978年始参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制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设计、施工、建材的协调处理,于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管理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工业生产率理论的方法研究》 ,从管理上开创劳动生产率的新研究,被评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成功案例。2004年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工程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生平

颁奖

刘源张,管理学家。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内首建质量管理研究组以来,长期致力于管理科学,特别是质量管理研究、应用、培训和推广工作,开创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使之在中国企业中普遍推行。他始终注意针对当时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并从系统的和实际的观点作实证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倡导者和质量管理学科的创建人之一。

刘源张,1925年1月1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父亲祖籍山东潍县,母亲祖籍安徽六安。1941年9月考入燕京大学,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侵略军关闭学校,遂被逐出校门。不久,于1942年3月被当时在青岛经营橡胶工业的一位日本企业家送往日本长崎就读。战时中辗转长崎、高松、山口等地学校,之后于1946年4月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现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经学校推荐,于1950年10月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院攻运筹学。1954年10月重回日本。看到日本当时正在复兴,举凡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等都在更新,于是借在母校充任讲师之便,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开拓视野、增长见识。1956年12月回国,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室,任副研究员,领导研究组。多年来始终在中国科学院工作。1961年运筹学室并入数学研究所,1978年升研究员,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所,任副所长。198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导师。

1956年12月应钱学森先生之邀,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室工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质量管理研究组,开始介绍、研究、应用和推广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对京、沪两地的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所作调查的基础上,于1957年9月至11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联合支持下举办并主讲了质量管理讲习班,课后并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工厂指导了学员实习。这是国内首次向机械工业企业介绍新的质量管理。这一期讲习班从事后的响应看,不算成功,但是对主讲人的刘源张说,却是一次深刻的刺激,使他开始懂得,理论必须结合实际、倡导必须先自实践、推广必须争取领导、施行必须依靠群众的道理。随后的几十年工作当中,他都是力图这样去做,而且每当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从1957年到1966年,刘源张在纺织、机械、冶金、电子、通信行业的许多工厂从事质量管理的试点工作,参加部、局的管理工作会议,举办各种类型的讲习班,并配合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宣传科学的管理,积累了实际经验,酝酿了学术思想,也对国内企业开始产生了影响。1966年2月至4月在沈阳举办的有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纺织机械公司、沈阳市机械工程学会所属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机械工业质量管理训练班上,刘源张吸取了1957年的教训,改变了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西藏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派了学员参加,共163人,就第一机械工业部说,如此大规模的中国性训练班是第—次。部领导和学员一致认为这种质量管理是能够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表示要进行试点加以推广。这次训练班的成功使刘源张对他献身的事业有了信心。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摧毁了这一切。运筹学竟然被说成是“管、卡、压”的黑工具,刘源张也于1966年8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关押近9年之久。1980年12月23日中国报刊公布了谢富治的罪行,这一大冤案方始真相大白。出狱后不久,刘不顾一切压力,1976年6月即到清河毛纺织厂和北京内燃机总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深入群众、跟班劳动、传授科学管理、解决质量问题,作出了成绩,受到了好评,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1978年11月起,他应邀请到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介绍和指导质量管理工作,对该厂作出了“起死回生”的贡献。这些工作在中国引起了注意,产生了影响,各大报刊广为宣传,许多企业纷纷要求刘源张担任质量管理顾问,并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开始采用这一新的质量管理。1979年经他的鼓动和参与,促成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建立,并且从此开始,国家经济委员会主管了在中国范围内推行质量管理的工作。刘源张的奋斗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与他中国劳动模范的称号。这三年的期间,刘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的情况,总结过去多年在质量管理这一科技领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为此,1980年中国科学院给予他科研成果壹等奖。

此后的十余年,他四处奔波,身体力行,把全面质量管理喊遍了中国,为中国企业的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付出了心血。1989年5月机械电子工业部颁与荣誉证书表扬他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上的贡献。1989年8月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在推行中国质量管理十周年纪念会上赠以“质量杯”感谢他在培训、组织和领导工作中的努力。由于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美国质量管理学会于1984年9月提名他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由于他的工作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质量管理上的推动,亚太质量管理组织于1985年10月赠以奖牌表示感谢,并推选他为该组织的副主席,1989年接任主席。

§ 成就

刘源张

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在50年代是照搬苏联当时的“一长制”模式,严格之余失于僵硬、强调把关而忽视预防、重专职检查而轻作业自控,往往造成工检矛盾。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贯彻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一改两参三结合”的改革纲领,“设计革命、技术双革、管理革命”的群众运动,“多、快、好、省,好字当头”的总路线。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开始摸索适合国情的自己的道路。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很有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的综合治理。1976年以后,拨乱反正,强调按规律办事,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于是企业管理在通过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阶段要求,逐步进入了新局面。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吸收了不少国外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刘源张针对不同时期的质量形势和问题进行研究、建议和参与了中国的质量管理工作,并把国内和国外的实践经验提炼融合一起,提出并推广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

确立了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思想体系

首先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定义,指出“包括领导在内的全员参加、考虑经济性和时间性在内的全面质量意义、加进售前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同“产品质量靠工序质量,工序质量靠工作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结构。对于这个结构中的每个概念、它的定量化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管理方法他都作出了确切的说明。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他归纳为“人、机、料、方、环”的五字口诀。对于管理质量的方法,他争取以数理分析为核心的学际研究,从“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三者的途径去探讨质量规律,特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鼓吹,从原材料、另部件、到整机的“一条龙”式的行业质量管理,主厂与协作厂建立厂际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与流通领相连结的质量管理,政府指导、监督企业质量管理的立法工作和评优活动。这样的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说,实质上是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对社会说,本质上是从现场扩展到市场、国家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他的工作从质量管理扩展到企业管理。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信息流与物品流,从流向和流量的观点明确指出前后两者的先后关系,从根本上说明了信息管理与生产管理的联系。1980年他引进国外的目标管理,但根据中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给以新的提法,并且就目标管理与标准化的要求上的异质性和目的上的一致性给出了新的见解。对质量成本与适宜质量的问题,他也给出了新解释,论证了精神变物质的作用,他特别强调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坚信“不懂技术搞不了管理,不懂管理搞不好技术”,区别与专业技术有关和与管理技术有关的两类性质不同的质量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宣传贯彻、身体力行。他的思想、理论在社会上取得了共识,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特邀他作为管理科学学组代表出席,1984年1月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邀请他作管理科学的学术报告。

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开花结果”

刘源张对自己的思想、理论不只是在实践中尝试、验证,他更十分注意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企业接受和推行。自1957年举办了中国第一期培训班,并于翌年受托代替苏联专家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学校教师训练班上讲解质量管理以来的25年当中,他为机械、纺织、电子、化工、冶金、建筑、交通、铁道等系统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主讲了近千次的长、短期讲习班、报告会。

他是第一个从1977年始在中国报纸上作全面质量管理的介绍和评论的人,于1980年1月第一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作全面质量管理讲座,也是于1980年9月第一个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合作举办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并且开创了先培养讲座辅导员再在中国招收学员学习并进行结业考试的电视讲座的办法。一机部情报所于1979年在北京内燃机总厂拍了他在现场指导质量管理的教育记录片,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84年拍摄并在中国放映的《汽车城》记录片中特地拍进他在该厂讲课的情景。在对外宣传方面,1979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海外播出了关于他的介绍,以后又在新华社、《瞭望》海外版等几次作了介绍。1984年为中央、国家机关司、局长以上的领导干部举行的“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亦邀请他作了《新技术革命与管理科学》的报告。他利用这个机会,阐明了“从人管物,到人管人再到己管己”的管理思想。

在他几十年的教育培训工作中,他从未在高等院校任教,而是坚持到群众中,领导中去讲课。他总是希望这些工作能够直接起作用,而这样作的结果确实对质量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在转变人们的管理观念和启蒙人们的科学理解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也促成和帮助了行业、地方的管理协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研究成果开创了多方面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到不同学术领域和不同工作领域。他总认为,质量管理与标准化是表里一体、相辅相成的。质量管理靠标准以健全,标准化靠质量管理以落实,而且两者都有相通的实验研究和数理分析。1964年赴鞍钢从事普炭钢标准的研究制定,1977开始参加指导的中国建筑科学院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他主要起草的1988年批准的《电子工业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指南》部标准,都贯穿了他的思想,把设计、制造、检查和使用联系起来并引进不确定性概念来制订标准。特别是在1958年在北京国棉一厂所作的工艺论证,和从1959年开始参加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的高炉冶炼的“三高”措施的理论验证,他提出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是在国内首次应用,引起了后来60年代这方面新的大量应用。

为革新企业的班组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企业的班组建设也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路程。早在50年代就有了以著名劳动模范本人姓名命名的模范班组。这种班组是集体全员发扬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和作风,而为其它班组学习的榜样。60年代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注重民主管理的班组建设。

§ 获费根鲍姆终身荣誉奖

奖章

在2011年11月2日召开的“第八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暨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论坛”上,亚太质量组织(APQO)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源张院士颁发了费根堡终身荣誉奖,以表彰他为全球质量做出的卓越贡献。刘源张院士还获得了上海白玉兰质量特殊贡献奖。

刘源张院士,我国全面质量管理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中国迄今为止惟一的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被国内学界称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他提出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而确立了中国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思想体系,他在质量管理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到不同的学术领域和不同的工作领域,为我国现代化管理科学和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费根鲍终身荣誉奖由亚太质量组织设立,以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费根鲍姆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全球质量做出卓越贡献的专家。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