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亨利·雷士德 |
释义 | § 简介 1840年,雷士德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的港口城市南安普敦,是弟兄4人中最小的一个。他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由于3个哥哥都相继死于一种不知名的疾病,有人告诉他︰必须离开家乡,离开英格兰,离得越远越好。于是在1867年,雷士德带着忧伤和恐惧,搭乘一条货轮,来到遥远的中国上海。与他同船来沪的另一位英格兰人马立师(Gordon Morriss,即今瑞金宾馆1号楼旧主人),后来成为他的一位合伙人。 § 建筑师与房产商 作为进入上海最早的专业建筑师之一,年轻的雷士德服务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租界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监督。 1860年代恰逢上海租界第一个经济增长和市政发展的高峰期。1860年至1862年,由于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带兵东进,中国传统上最繁荣富裕的一批城市──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杭州、宁波,几乎在转眼之间全都落入太平军之手,一时引起空前的难民潮。原因很清楚︰这些地方的财富本来就是掠夺的目标,加上这一带科举鼎盛,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官员出生在这一地区,许多家族都有人在清政府任职,看来不可避免的要成为镇压的目标。两年间,估计有50万以上的难民涌入上海租界避难,他们中不少人携带大批金银;战后,仍有大批难民滞留上海。短短数年间,上海租界的居民从原来的大约三百人(几乎全是英美侨民)增加到数十万。 这时,上海早期最大的地产商,美国人史密士(Edwin Smith)开办的史密士洋行(Shanghai Real Estate Agency)邀请雷士德为合作伙伴,于是雷士德就成了史密士洋行的股东。1880年代,史密士(Edwin Smith)退休回国,其名下的房地产几乎全部转入雷士德的名下,于是雷士德成了上海的房地产巨子。 1913年,他和另外2位英国侨民、大地产商马立师和约翰逊(George A.Johnson)合伙组建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曾经是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留下先施公司(1917年)、日清汽船公司(1921年)、普益大楼(1922年)、字林大楼(1924年)、台湾银行(1926年)、上海仁济医院(1932年)、雷士德工学院(1934年)、三菱银行(1936年)、迦陵大楼(1937年)等作品,今天大多列为上海优秀近代建筑。 1878年—1883年,雷士德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副总董,以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雷士德还通过以房地产参股合资或收购股票的方式,成为上海多家商行、公司的股东或主要股东。包括外资在华的最大的报业印刷出版集团字林西报和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雷士德还曾任字林洋行的董事长。 慈善家 雷士德虽然拥有惊人的财富,但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常穿用朋友用过的旧衣物、领带;没有私人汽车和私人“黄包车”,外出大多乘电车,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开支,同时还可以了解司售人员的服务质量。当然,他也成为许多人讥讽的对象。 与此迥然相反的是,雷士德对于慈善事业却是极其慷慨。 1926年5月24日雷士德在上海逝世,葬在静安公墓(今静安公园)。他终身未娶,没有后代。根据他的遗嘱,用他名下的全部产业成立雷士德基金会,用于发展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1926年雷士德遗产估价总资产为1434万两,1927年升值到2000万两。 1934年,雷士德工学院在虹口(今长治路505号海员医院)建成开学(1944年停办),1935年,雷士德医学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落成开学。规定以华人子弟为主要学生,并适当接纳除英、美、法三国以外的其他国籍学生。雷士德工学院主建筑的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战斗机,建筑的细部多以天平、角尺、齿轮、圆规、烧杯等科学仪器与机械图案作装饰。 雷士德基金会还投资兴建了位于上海市中心山东路上的仁济医院新楼,仁济医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医院”。 雷士德基金会在虹桥路投资兴建的上海聋哑学校,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精良的残疾人学校。 雷士德还曾多次捐赠大笔资金给上海车夫福音会,救济贫苦的人力车夫,免费向其提供衣食、住宿、医疗和教育服务,并为他们在嘉兴路建立了一座礼拜堂。 现在,在英国的雷士德基金会接受符合以下条件的申请者的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在英国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学习。 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包括:建筑学、医药学、计算机发展和机械科学。 申请者的教授,系主任或其他相关专家的正式书面推荐。 申请者将返回中国。 一般来讲,申请者所学的知识与技术将有益于中国人民。 雷士德对于慈善事业的热心,可能是因为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