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牧驿
释义

§ 内容

五牧驿站始设于明永乐年间,延续至清末,是武进与无锡两县驿站间的中转站。其时,武进、无锡同属常州府,武进有一驿站,设于县治常州,无锡有一驿站,设于锡山(山名),两地相隔90里。五牧驿站西距常州和东距无锡各为45里,是两地驿传枢纽,凡东西上下传递文书的驿使到此,均需换马后继续前进。驿道沿着塘岸,宽阔平坦,可容五马并驰,,并有养路工修补、保养。当年驿马奔驰,昼夜不绝。

光绪年间,五牧驿站的驿官(掌管驿传事务)叫王头儿,他是五牧的末代驿官,系由京都派来,北方人。那时驿站有东西两马号(养马的地方),各畜骏马八匹,由驿夫喂养。往来驿使到站换下的马匹,即由王头儿之妻牵着在2里路内慢步往返,直到马身汗干为止,谓之“晾马”。有一年伏天,一匹驿马因疲劳后热死,按规定,须割下死马的耳朵和尾巴上报,并请示处理办法。由于所派请示人误传将死马“埋掉”为“卖掉”,王头儿将错就错把死马卖给附近的刘、薛两家食用。但私卖驿马等于私卖“皇马”,罪在不赦,这事恰巧被送文书的驿使撞见揭穿,王头儿畏罪,就把卖马的六块大洋塞进他的口袋,刘、薛两家还被罚了些钱财,以此了事。

光绪三十四年(1908),沪宁铁路筑成通车,邮传代替驿传后,五牧驿站随之撤销。1946年,里人曾募捐集资,于五牧渡口,即运河北岸驿站旧址附近,建一凉亭,名“延紫亭”。亭中有石柱对联一副,系请无锡玉祁乡礼舍举人薛葆煌撰书。

古运河上清名桥 在邑城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有一座全用花岗岩构筑,采取“多铰拱”砌拱榫卯而不用灰浆,桥形雄伟减观的单孔石拱桥,这就是无锡城现存规模最大和最为完整的古桥梁建筑、名闻中外的清名桥。

清名桥原名清宁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当地乡绅秦太清与其弟秦太宁出资所建。近代秦铭光撰的《锡山风土竹枝词》中载有“太清公·太宁公兄弟两同建”。当地百姓传说,当太清年高80,太宁年过古稀,大办寿宴之时,当众宣布接受寿金,连同历年累积的几大罐钱财,在南门古运河上建座大桥,方便面北行人与贷物搬运。桥成,百姓不忘秦氏兄弟俩造福地方,起名为“清宁桥”。

二百多年后的道光年间(1851),因避皇帝“ 宁”名讳,改称现桥。同西侧券石上竖刻的四价楷书简要地记叙了清名桥改名经过。现在的清名桥,是清朝同治八年(1869)重造的。桥长43.3米,宽5.5米,桥高8.5米,桥孔跨度达12米。桥西36级,桥东37级,行人和自行车可由南北两翼拾级而上。1983年在桥东南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方为乾隆31年(1766)邑人雍正进士、礼部侍郎邹一桂撰文的“重修清宁桥记”,一方为同治九年(1870)“修建清名桥记”,均完好无损。后将碑移至桥之西北堍,建亭以存古迹。

如今清名桥,不仅是无锡南大门经济建设的崭新通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著名的旅游新景点。

中华生态第一碑 地处锡澄交界的八士镇斗夹山,满山葱苍,潭水清澈,幽雅而宁静。斗山和夹山是江南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相传是远古时舜帝少时躬耕之地,有“九亩廿三丘”、“九亩一长 ”和避雨石、钉耙齿印等遗迹。后人看中此处有一土墩,四面环水,景色甚好,便在墩上建了一座庙,人称水墩庵。

清朝,顺治17年(1660),无锡县玻堂吴兴祚闻说此事,便亲临水墩察看,见此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便以官方名义树了一块“禁约碑”,明确提出了“上宏解罔,下沛放生”的宗旨,划定了“永为放生处所”的环境保护区,明文规定严禁在此“擅窃池中一鱼,擅打林中一禽,擅采禁内一草一木”等,并对违规者提出了严惩措施。

过了两年,吴兴祚又为水墩庵撰写了“放生池”碑文,再次公告百姓保护好生态环境。当时刻入碑上的护法与施主共有38人,其中有考上进士、举人的徐调元、马羽中等地方名士多人。

这两块碑石嵌入水墩庵大门左右两壁,啤文均为楷书,字体秀丽、苍劲,虽经300多年风雨吹打,仍保持完好。多年前经北京考古学家实地考察,确定为国宝。著名考古学家、中科院院士贾兰坡先生看了古碑拓片后,十分兴奋地说,这是“中华生态第一碑”,并欣然题词:“你们要好好保护,要让孩子看得懂,让外国人也能看懂,教育子孙后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