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年冠心病 |
释义 |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疾病简介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可能猝死。心电图、心肌酶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诊断。控制血压、血脂、体重和戒烟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疾病分类:老年病科 疾病描述 老龄为冠心病患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报道提出,男性≥45岁、女性≥55岁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1974~1980年北京首都钢铁公司自然人群登记资料表明,急性冠心肌梗死患病率为27.9/10万,大于60岁者男性为212.7/10万,女性为302.7/10万。冠心病猝死年患病率男、女性分别为10.5/10万与3.6/10万。而大于65岁者分别为65.4/10万与50.4/10万。老龄人口增多,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该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报告,80年代冠心病患病率增高最高的是75~84男性,1980~1989年间≥65岁年龄组冠脉造影增加了4倍,45~64岁者仅增加2倍,同时间≥65岁冠状动旁路移植术增加了4倍,45~64岁者仅增加了1.7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增多与一些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有关。 症状体征心绞痛、心肌梗死 疾病病因一、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为无冠心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1972~1991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占57.7%(49.9%~70.2%)。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较大。血压升高通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糖及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这些都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危险。糖尿病是另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有糖尿病病史者为8%(3.9%~13.3%),亦呈上升趋势。妇女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过程与男性有所不同 妇女更年期后患病率上升,绝经后妇女患冠心病者为未绝经者的3倍。西方长期以来注意雌激素与妇女冠心病危险的关系,199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报告,雌激素能防止妇女病变的心脏冠脉收缩,但对男性无此作用。老年妇女冠心病增多与寿命延长以及雌激素分泌变化有关。 二、他家之言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某研究所声称已经发现了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认为弓形虫(又叫三尸虫,以下称三尸虫)感染者的心肌(包括冠状动脉)细胞内和传导神经细胞内的弓形虫的数量,仅次于大脑。他们以寄生态和致病态交替活动,干扰心脏机能,引起心脏疾病。三尸虫对心脏的感染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三尸虫心脏病,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样症状。可引起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导致死亡。 2、慢性弓形虫(三尸虫)心脏病发病进程缓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亢进阶段,此阶段少量心肌细胞和传导神经细胞内有少量弓形虫(三尸虫)。尚没有(或少量)细胞被破坏。在虫子的干扰下,表现为亢进状态。往往被诊断为心肌亢进原因不明。此阶段患者在青少年人群中多见。造成心肌亢进的原因也伴有腺体(例如甲状腺)的亢进,此阶段一般被忽视。适应性强的宿主亢进不明显或时间很短。 第二阶段是稳定阶段(即代偿阶段)。此阶段有较多的细胞内有弓形虫(三尸虫),甚至有一部分细胞被弓形虫(三尸虫)破坏。长时间的虫子干扰,使肌体产生适应,亢进现象消失。由于肌体的强大的代偿功能,使宿主没有疾病的感觉。但在恶劣条件下,心脏负荷加大时,会出现一些病理反应。往往被误认为是外界条件(如过度劳累、刺激)引起的。因为外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心脏工作又恢复正常。这一阶段时间延续很长,多的长达几十年,个别患者会偶尔发生短暂的胸痛。 第三阶段是衰退阶段(即冠心病、心血管综合症阶段)。此阶段,心肌细胞被虫子占领的数量相当大,而且被占领的细胞内虫子数量也大,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数量也大,代偿功能达到极限。会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这时弓形虫(三尸虫)破坏血管壁(尤其是冠状动脉),被破坏的组织细胞会自行修复,修复后形成疤痕,再被破坏,再修复,如此往复多年的破坏 ,破坏 修复周而复始,使血管失去了原来的性质,管壁变厚、弹性减小。到晚期形成综合性心血管疾病。同样的,高血压的致病原因与此类似。 病理生理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加重90%以上的冠心病病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性狭窄,这是由于斑块的不断进展及逐渐增大之故,至少有一支主要的冠状动脉有一处或多处超过75%的管腔狭窄区域。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供便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三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cm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2、斑块的出血、破裂及溃疡有些斑块尽管狭窄不重(只有50%~70%)但由于斑块偏心、纤维帽薄,含有大量的脂质及坏死组织核心,特别容易发生继发改变,如内膜下出血、斑皮裂开或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基础上还可发生血栓形成。这些病人平时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一旦发病,后果严重,常可造成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心脏事件。斑块内出血主要发生法斑块基部化的小血管,由于坏死组织的侵蚀以及血管搏动的影响,这些小血管常发生破裂出血。血液积聚于斑块内,使斑块表面的纤维膜隆起,造成管腔狭窄。斑块内出血还可以导致斑块破裂。 另一些情况下,即使没有斑块内出血,一些其他因素如斑块钙化、高脂血症、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因素等也可引起斑块自发裂伤,多在斑块表面薄弱处或偏心性斑快的基部与正常动脉壁交界处发生。斑块裂伤后,易于在损伤处形成血栓,裂伤较大可以发生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基础上更易形成血栓。 3、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在粗糙的粥样斑块及溃疡基础上,极易形成血栓。血栓可以是附壁的,大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并进一步导致梗死、猝死。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胸痛发作时,其心脏中的TAX2和其他的血小板成分也相应增加,表明了血小板的活化、分泌和聚集。斑块破裂处TAX2及其他调节因子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及血管痉挛。此外,血小板可以释放促增殖因子,促进斑块的发展。用血管内镜可以直接看到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有时间在心肌内的小冠状动脉分之内,还可以见到血栓物质的碎片形成的栓塞,并伴有相应的微小死灶。 总而言之,血栓形成可以阻塞管腔阻碍血流,可以部分或全部脱落造成栓塞,可以诱发进一步的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可以促进斑块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冠心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血栓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说明临床上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4、冠状动脉痉挛在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基础上,常有短暂的血管痉挛发生。血管痉挛一般发生在无斑块一侧的动脉壁上,常常是由于血管收缩物质过多以及内皮受孙后血管舒张因子减少所致。严重的血管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的明显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饮食宜忌1、忌用食物:咖啡、酒、糖、浓茶、奶油、巧克力、肥肉、动物内脏、动物脑、椰子油、墨鱼、鱿鱼、蚌、螺、蟹黄、蛋黄。 2、应少量多餐,每日4~5餐为宜。避免吃得过饱,因饱餐及高脂肪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饭菜应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制作时可多采用蒸、煮、拌、熬、炒、炖等少油的烹调方法。 4、宜用食物:玉米、高粱、小米、糙米、麦麸、枣、蔬菜、水果、植物油、山楂、苋菜、荠菜、茶叶、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紫菜、海带、豆制品、瘦肉。 5、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生活保健1、节日期间,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对于打牌、下棋等竞争性较强的文娱活动,一定要控制时间不能长,强度不能大,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2、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增加血流速度,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注意保护乐观精神,工作有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