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军乡
释义

老军乡简介

老军乡是一个旱农草牧乡,地处山丹县城东38公里处,海拔在2100—2600米之间。总面积389平方公里,现辖10个村,共1821户、7543人,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水浇地10200亩。气候温凉,有天然草原79万亩,羊只饲养量5万多只。主导产业以羊产业、劳务输出和胡麻、洋芋等种植业为主,并有蘑菇、地耳等天然食品。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全境,为山丹的东大门。

自然地理

老军乡地处大黄山北麓,距山丹县城东38公里,是山丹县的东大门,312国道及复线穿境而过。辖区东与永昌红山窖乡毗邻,南依大黄山与大马营乡相望,西、北面与陈户乡搭界,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冬春多风沙。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旱灾、洪灾、风灾、病虫害等。境内地势平坦,水资源匮乏,耕地依靠流水口、瓷窖口2座小型水库蓄水和井沟、羊虎沟、火烧沟、南山口、大口子、柳沟、长沟等山谷洪水灌溉,常播种面积2.5万亩,海拔在2100-2600米之间,年内降水量195毫米,日照时数2420小时,无霜期106天。

政区人口

1983年11月改老军人民公社为老军乡。全乡辖祝庄村、老军村、孙庄村、李泉村、潘庄村、郭泉村、羊虎沟村、硖口村、丰城村、焦湾村10个行政村,38个社,1812户, 7618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7543

男 3837

女 3706

家庭户户数 1821

家庭户总人口(总) 7208

家庭户男 3634

家庭户女 3574

0-14岁(总) 2008

0-14岁男 1008

0-14岁女 1000

15-64岁(总) 5276

15-64岁男 2714

15-64岁女 2562

65岁及以上(总) 259

65岁及以上男 115

65岁及以上女 1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0

资源特点

耕地面积6万亩,草原面积79万亩。具有丰富的土地、光照、风能等自然资源。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啤酒大麦、胡麻、脱毒洋芋、豆类等作物,尤其以胡麻、脱毒洋芋产量高、品质好。畜产品主要有羊肉、羊毛、羊绒。特色野生类植物有发菜、地耳、蘑菇、黄参。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萤石、高岭土,煤炭资源分布最广,可开采储量达4000多万吨。境内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两汉、三国、两晋时间,老军地属日勒县,位置重要,地势险要,是西通古罗马的丝绸之路。硖口堡、丰城堡、绣花庙(定羌庙)为明清两代的主要驿站和军事重地。境内有汉明长城、烽火台和峡口古城堡等遗址,焉支山风光优美,气候冷凉,是游玩避暑的好去处。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石燕高飞、刺绣等。

经济发展

2009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576.2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0998万元;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3349.5万元;招商引资10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70万元;农民人均纯达3540元。

道路建设

老军乡地势偏远,大多数村沿山而居,交通不便。同时老军乡也是全县8个乡镇通村路唯一没有铺油罩面的乡镇,严重制约了老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加快道路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和群众自筹的方式,逐年建设。完成了陈孤公路14.5公里路基改造和13座桥涵配套工程。沙化通村道路53公里,硬化6.5公里。

水利工程建设

老军乡水利基础条件异常薄弱,全乡3座水库,其中硖口水库已基本报废,瓷窑口水库水源不足,来水逐年减少,且又是病险库。全乡3个截引都是80年代修建的,破损严重,调蓄能力非常差。全乡共有干、支、斗、农渠道100.9公里,只有17公里进行了衬砌,其余都是土渠,水的利用率只有45%。2006年筹资30万元,完成老军-焦湾2公里浆砌石渠道建设,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确保2000多亩农田的正常灌溉。投资40万元,完成王墩-开发区10.86公里人饮管道工程,彻底解决了开发区和乡属机关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2007年,积极争取省慈善协会支持,在羊虎沟、郭泉、潘庄1—4社修建慈善水窖300眼,有效解决了沿山300户群众和7200多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2008年,筹资36万元,铺设人饮管道4.9公里,解决了丰城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争取实施总投资600万元的流水口除险加固工程,增强了水库调蓄能力,库容由病险时的87.8万立方米增加到除险加固后的170万立方米,增加保灌面积2000多亩。2009年乡政府筹资61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硖口村多年来想解决、多次解决而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产业发展方面

畜牧业发展

老军是半农半物乡,广阔的草原为发展草畜产业提供有利条件,畜牧业以羊只放牧和饲养为主,在全乡农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羊只主要是绵羊为主,绵羊肉质鲜美,远近闻名,远销省内外,养羊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按照“分户养殖、规模经营、小群体、大规模”的草畜产业发展思路。着力转变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鼓励群众发展舍饲养殖。至2009年,全乡养殖饲养量为14.3万头(只),其中绵羊 7.9万只,牛1675头,猪2143头,鸡 5.8 万只,马、驴、骡共有2805头(匹)。通过乡政府大力引导,畜牧业迅速发展, 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全乡建成永祥养殖公司、乡牧场两个养殖龙头企业,建成朱多俊、周国璧、方伟三个规模养殖场,全乡新建高标准羊舍380户,培育养羊大户620户,其中500只以上40户,100只以上270户,50只以上310户。为确保乡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乡上逐年提高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补助标准,并且加大春秋两季的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的力度,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防制治疗,近几年来没有重大疫情发生。

种植业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特别是区域性优势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重点突出优质小麦、优质胡麻、油菜制种、脱毒洋芋等高效作物及优质牧草种植。近年来,以老军、焦湾、孙庄、祝庄、丰城村为主,发挥河灌区的优势,共种植优质小麦、优质胡麻、啤酒大麦、脱毒洋芋等高效经济1.94万亩。以祝庄、孙庄、峡口、潘庄、郭泉村为主,发挥机井井灌的优势,种植优质胡麻、油菜制种、碗豆等作物0.6万亩。全乡每年完成总播面积3.15万亩,粮、经比例大致保持在46:54。坚持科技先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因地制宜,以发展经济作物,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大农业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与酒泉泰金种业公司联系,共引进菠菜、茼蒿、香菜制种、豌豆示范、中药材、脱毒洋芋、优质牧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10多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20个,落实新技术试验示范8项(次),带动全乡农作物标准化示范3万亩。

劳务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劳务产业,不断提升输出质量,拓宽输出渠道,壮大输出规模,实现了靠劳务增收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每年输出劳动力保持在2800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其中有组织输出1570人,自谋输出607人,就地转移723人,向东南沿海输出304人。同时,创建劳务示范村1个,培育发展劳务经纪人3名,创办劳务中介机构1个,新创建劳务基地1个。坚持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和增收致富的关键措施来抓,利用建立的畜禽养殖实训、特色种植、劳动力转移就业3个培训基地,根据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现场培训与基地培训、常规技术培训与特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民3600多人次。

旅游产业发展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决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文企联合的形式,投资开发峡口古城,发展旅游业。首先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包装。修建大型宣传碑1座,印发《峡口旅游》画册3000余份,摄制《神奇的山丹峡口》专题片1部,配合浙江电视台《西部地理》频道、凤凰卫视和香港狮子电视台完成《河西走廊》、《长城》纪录片2部,谱写《峡口古风》歌曲1首,成功参加了全市“旅游文化宣传周”活动。2007年加快景点建设。多方征集国家和各省市县知名书法家作品300余幅,拉运巨石300多块进行篆刻,建成西部长城文化书法石刻长廊1处。夯实基础设施。新建旅游接待办公室、展览室、客房6间,硬化通村道路2.3公里,砂化景点道路10公里,铺埋人饮管道6.82公里,架设闭路电视线路6公里,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套。2008年投资60万元,由敦煌研究院对古城中心的过街楼和西城门洞进行加固维修,并修建了点将台和练兵场,古城开发初具规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