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释义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由原高教研究所和电教中心合并组建的二级学院。

教育学院现设有两个系:教育学系和教育技术学系;建有两个本科专业:教育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双学位(辅修)专业。目前有在校本科生300多人。

学院下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等研究与培训机构。

学院建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现有博士生导师(兼职)1名,硕士生导师10名,在读研究生70余名。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授8人,讲席教授1人、兼职教授6人;专兼职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其中,6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8%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推动了高质量的科研工作,连续多年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完成率位居学校前列。

教育学院自建院以来,顺利完成两个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的招生任务,圆满完成了2002—2007年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良好。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五”以来,学院积极参与学校的“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几年来,学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开辟更广泛的领域和基地,注重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投入,这一切为学院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院承办的《高等理科教育》学术期刊(主办单位为兰州大学和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是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另外学院还主办有《西北高等教育》期刊。这两种教育类学术刊物,尤其是《高等理科教育》,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研基础雄厚,实力较强。目前在高等理科教育、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与网络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西部基础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已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从1993年起,学院获得省级以上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0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获得国际协作与横向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300余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出版著作20余部,教材4部,其中半数以上由权威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16篇,核心期刊160多篇。

兰州大学是最早建立教育学院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已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术期刊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的新型研究型学院办学模式。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尽快建成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领导

梁顺福: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1955年8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临泽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士学位。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曾荣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兰州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发表思想教育和高校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二十余篇。《谈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批评艺术》一文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等单位评为优秀文章,被收录到《中国改革发展文库》一书。

李硕豪: 教育学院院长

甘肃秦安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教授,《高等理科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7年在河西学院、兰州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河西学院教育系教育教研室主任、教育系副主任,河西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务总支书记、教务处处长兼教务总支书记、兼河西学院迎评促建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作为兰州大学“萃英计划”引进人才进入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主要讲授教育学原理、创造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课程,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甘肃省第六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999)

甘肃省“555”人才(2005)

甘肃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

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

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主要研究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理科基础学科类拔尖本科生培养机制研究”,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类拔尖本科生培养机制研究”,主持。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质量保障研究”,参与。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研究”,主持。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甘肃省河西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主持。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研究”,主持。

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兰州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主持。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与调整研究,主持。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项目——甘肃省教师教育研究,主持。

甘肃省教育厅委托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研究报告,主持。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主持。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权力博弈——一所中国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独著。

《教师教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合作。

《地方多科性大学办学模式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合作。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李硕豪,魏昌廷.高校课改警示:对存在主义课程观的现代审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2] 李硕豪,魏昌廷.大学行政化议论之议论[J].现代教育管理,2011(04).(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3] 李硕豪,祁娟.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1(03).(北大核心)

[4] 李硕豪,魏昌廷.美、法、英大学课程管理比较[J].现代教育管理,2011(02).(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5] 李硕豪,魏昌廷.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析——基于1998-2009年的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1(02).(CSSCI来源期刊)

[6] 李硕豪,黄海楠.大学经营之道——华威道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 (北大核心)

[7] 李硕豪.论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J].教育与现代化,2010(09).(CSSCI来源期刊)

[8] 李硕豪,奚莹.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化,2010(09).(北大核心)

[9] 李硕豪.本科教育本质属性问题要论述评[J].高教探索,2010(05).(CSSCI来源期刊)

[10]李硕豪.当代中国大学内部权力运行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J].现代教育管理,2010(02). (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11]李硕豪.再论本科教育的专业性[J].江苏高教,2010(01).(CSSCI来源期刊)

[12]李硕豪.试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07).(CSSCI来源期刊)

[13]李硕豪.当代中国大学专家权力运行现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2).(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14]李硕豪,邵青山.甘肃省属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结构的SWOT分析[J].兰州学刊,2008(06).(CSSCI扩展版)

[15]李硕豪,邵青山.甘肃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05). (北大核心)

[16]李硕豪.大学的组织政治学分析[J].高教探索,2007(03). (CSSCI来源期刊)

[17]李硕豪.大学的权力运行:基于组织政治学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03).(CSSCI来源期刊)

[18]李硕豪. 大学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9]李硕豪. 一种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说——逻辑起点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2). (北大核心)

[20] 李硕豪,闫月勤. 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之研究[J].江苏高教,2004(09). (CSSCI来源期刊)

[21]李硕豪.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之我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7). (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22]李硕豪.甘肃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分析[J].兰州学刊,2003(12).(CSSCI扩展版)

[23]李硕豪.元高等教育学研究介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2(07).(北大核心)

[24]李硕豪.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01).(CSSCI来源期刊)

[25]李硕豪.大学的精神[J].高教探索,2001(09).(CSSCI来源期刊)

[26]李硕豪.我国大学存在的几个悖理现象[J].高教探索,1998(08).(CSSCI来源期刊)

[27]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8(07). (CSSCI来源期刊)

[28]李硕豪.大学学术风气的考察指标[J].江苏高教,1998(07).(CSSCI来源期刊)

[29]李硕豪,姚启和.关于大学学术风气的理论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7(06). (CSSCI来源期刊)

[30]李硕豪.大学形成学术风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7(03). (CSSCI来源期刊)

[31]李硕豪.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03)(北大核心)

[32]李硕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教育科学1998(09)(北大核心)

[33]李硕豪.西南联合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03)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期刊工作分会理事

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骨干专家

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部门

高等教育研究所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文革”后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一,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筹备和发起单位之一,是西部目前最有影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所有专兼职科研人员10余人,50%以上人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高等学校教学论和课程论、高等理科教育理论、理科教学与改革是研究所的几大科研方向。多年来,研究所出版各类著作2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主办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余人次,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八五”、“九五”重点课题4项,“十五”重点课题3项,总计各类科研经费100多万元。获国家级奖励3项,获省级奖励8项。同时,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2000年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教学方面,多年来为本科生和青年教师开设了大学心理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多门课程。其中高等教育学课程10多年来听课青年助教达500多人次,对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对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修养。熟悉教育法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练运用所学习掌握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的工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教育技术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具有教学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掌握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其他机构

兰州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

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立于1989年,2003年恢复工作,有专兼职咨询人员共8名 。中心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节技能为主要目的,现为大学生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大学生成功心理学》、《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4门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开展学生的日常心理咨询。 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校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以“维护大学生 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主题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师生的普遍欢迎。从2004级新生入校开始,中心给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筛选需要帮助和关注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工作。同时,考虑到多校区办学但心理咨询人员缺乏的实际情况,从2004年开始,我们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聘请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等为我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作有关心理健康的报告,举办了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组织了专题心理沙龙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及征文活动。到目前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累计选修人数达3400名,各种咨询人数累计达4800名。2006年7月建立了网络心理咨询室,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教育学院成立了阳光心理协会学生社团组织。协会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在咨询室值班接听电话、心理健康活动活动宣传、心理沙龙、编辑报纸、网上心理咨询、协助办公室的工作等。由于该协会的活动内容新鲜,丰富多彩,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受到团委、社团联合会和广大同学的一致认可和欢迎。连续两年该协会被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兰州大学文科实验教学中心

为了提高文科院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于2005年立项并投资建设了文科实验中心教学平台,2010年9月争取到教育部修购专项450万元扩建,中心位于榆中校区艺术楼与西区教学楼,配备装有视频采集编辑卡的高性能电脑,兼顾多媒体教室功能,并配备数码照相机与DV摄像机,可对文科学生进行日常多媒体教学、摄影摄像教学、非线性编辑教学、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等等。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可承担文科院系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侧重于摄影摄像实践教学及非线性编辑实践教学。

科研成果

出版著作:

1、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王光荣 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09\\4

2、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王光荣 专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09\\4

3、高等学校教学论王根顺1/2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08(补)权威

4、课堂管理 孙冬梅等教材(外资项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2

5、复式教学 孙冬梅等教材(外资项目)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研究报告:

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研究邓红等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报告 2009(1)

论文集收录论文:

1.贫困山区小学女童的成长故事/邓红(1/2)/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09\\6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李硕豪/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Looking Beyond Globalization/ 2009\\7\\9

3.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与校际共享/黎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

4.论网络教育法律规制的保障途径/黎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5.教育技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孙纯学,高若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00

6.论高等学校课程质量保障玉监控体系/王根顺 大学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

获得项目:

1、甘肃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硕豪1-3 纵向 200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9\\11\\1

2、兰州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李硕豪 境外资助 在研项目

3、西部农村地区小学复式教师生存现状审视孙冬梅等 教育学 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 教师教育科研2009\\3

会议交流论文:

1.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兰州大学科学发展罗云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09年年会山西太原2009\\8\\11

2.我国学位授权审核机制面临的形势分析罗云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位评估委员会第三届第5次全体委员会议云南腾冲2009\\7\\3

3.高校文科跨专业实验中心的建设孙纯学,白德成,高若宇 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学术年会 厦门大学2009\\3\\1

4、实验室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孙纯学,白德成,高若宇 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学术年会 厦门大学2009\\3\\1

5.教育技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孙纯学,高若宇 高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年会 广州2009\\11\\20

6.教学用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的设计和组装 孙纯学,高若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年会 福州2009\\12\\3

7.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探析孙冬梅、黄坤、曾涛 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复式教学西部论坛2009\\9

8.论高等学校课程资源的缘起王根顺 吕成祯 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昆明2009\\10

9.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探析孙冬梅,黄坤,曾涛 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复式教学西部论坛 2009\\12

专业培养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宽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在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产业部门、教育信息与咨询机构、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指导、开发、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心理学概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管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哲学、高等数学等。本专业招收文科考生,授予教育学学位。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对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修养。熟悉教育法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练运用所学习掌握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的工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培养具有掌握宽厚理论基础和前沿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合在教育软件开发机构、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教育软件开发运用和媒体制作,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管理、开发、研究、培训、维护等工作。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分析、教学系统设计、VB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运用、数据结构与分析、JAVA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数字摄影与摄像等。本专业招收理科考生,授予理学学位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具有教学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掌握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