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
释义 |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是以兰州城市学院教育系为基础,2007年10月合并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组建的二级学院,也是体现兰州城市学院教师教育特色的二级学院,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学院设有教育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系三个学科专业系和心理学实验室,学校挂靠学院设立教师教育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实验幼儿园等机构。其中实验幼儿园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园,有幼儿学生近400名。 概述心理咨询中心在三个校区分别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学院正在建设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下设基础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三个实验室。 学院现有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方向)、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计划2011年开办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方向)、小学教育(文理教育方向)、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方向)、小学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文学、数学、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学科专任教师65人,专职行政和教辅人员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33人,在读博士3人,有硕士学位教师29人。2010年7月有全日制在校生1337名。 学前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正在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原理是校级重点学科,区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计划2011年申请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挂靠学院设立秘书处,为甘肃省幼儿教育学术研究提供平台。 新世纪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4项,省厅级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30多部,获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4项,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和创作类作品200余篇;有10多幅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及省级画展。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校艺术展演及其它竞赛中多次获奖。学院经常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有占地47亩的一个独立校区,1个学术报告厅,4个计算机房,配有专业学习所需的数码钢琴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舞蹈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多功能心理实验室和心理测验软件库。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定位为依据,以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人才需求和科研成果需要为导向,贯彻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学术兴院的管理理念,思想观念解放为先导,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教学资源整合为重点,学术科研成果为支撑,学前教育专业为特色,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在专业改造、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身体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师资和应用型心理学社会服务人才,把学院建成横跨两个学科门类三个一级学科的二级学院,成为体现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兰州市高层次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师资培养基地,甘肃区域文化心理学研究基地,全校教师教育课程中心,全校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现任领导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书记 李嘉贵,男,1962年生,汉族,甘肃灵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副教授,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被省教育厅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首批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书记、东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全面工作,分管院党群工作、组织工作、学生就业工作,联系东校区管理委员会后勤科、保卫科、学前教育系。 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副书记 马忠英,男,1963年生,东乡族,甘肃广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结业,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分管学生工作、宣传工作,联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 学院院长 张海钟,男,1963年生,汉族,甘肃靖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学科(心理学)硕士,在读博士,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导师,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入选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8部,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二等奖,科研成果多项获得省级、厅级奖。学院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建设、人事、财务、科研、外事工作,联系学院办公室、教师教育研究所。 学院副院长 夏艳萍,女,1962年生,汉族,甘肃兰州人,无党派,文学学科(音乐学)学士、副教授,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获得者,校工会副主席兼学院副院长,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著作4部。分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招生工作、教学工作和幼儿园,协助做好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工作,联系学前教育系、实验幼儿园。 学院副院长 王小卫,女,1966年生,汉族,陕西绥德人,无党派,教育学科(心理学)学士、副教授,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2部。学院副院长,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先进个人奖获得者,参与完成的教学成果获省级二等奖。分管心理学系专业建设、招生和教学工作,全院教育实习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备图书管理工作,联系心理学系和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副院长 王晓丽,女,1967年生,汉族,吉林舒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学科(学前教育学)学士、副教授,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2部。学院副院长,参与完成的教学成果获省级二等奖。分管教育系专业建设、招生工作、课程建设、教学工作、全院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和培训管理工作,全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联系教育学系。 系部介绍心理系是在原心理学教研室数十年发展积淀的基础上,于2007年10月原教育系改建教育学院时成立。心理系成立后,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和我院的总体办学要求,我们从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要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心理系已成为体系完备、制度健全、结构合理、运转有序、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系。 一、专业介绍 心理系在建系之前的2003年,学校在原教育系下设立了心理咨询专业,并首招一个大专班,学生40人。到2007年,我系已经先后招收八个大专班,1个本科班,为社会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4百余人。我系将从2008年起只招收心理咨询本科专业学生,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能够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司法、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心理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的能力; 2、了解心理咨询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了解心理咨询的理论前言、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4、掌握一种外国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5、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能够为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的能力以及在大众传媒、组织管理、人事测评、司法劳教、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心理卫生、社区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生理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伦理学等。 2、必修课程:高等数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变态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学概论等。 3、专业限选、任选课:心理诊断与评估、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咨询与辅导训练、团体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职业辅导、SPSS应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与管理、人事测评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