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阑尾炎术后肠粘连
释义

阑尾炎术后形成肠粘连的原因

阑尾炎是肠粘连病人中粘连机会最多的一种疾病。因阑尾炎病一般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或有血性渗出物等,再加上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创伤,这已经有粘连形成。化脓性阑尾炎或坏死性阑尾炎,其粘连后果更加严重。阑尾穿孔全腹膜炎病人,腹腔内组织都受到炎症的浸蚀和破坏,肠浆膜层受其害,充血、水肿,肠炎性增厚,肠功能减弱,肠管部分肌层也受到损害,形成粘连。

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表现

阑尾炎术后发生肠梗阻主要与阑尾病变严重污染腹腔,腹腔脓液清除不彻底,或手术损伤严重有关。因此,避免上述因素是防止术后肠粘连的重要手段,腹腔内炎症严重者术后早期多有肠蠕动恢复慢和肠麻痹等表现,是早期肠粘连的发生基础,此种粘连多属广泛性非完全性梗阻,患者表现以腹胀为主,腹痛不明显,经积极下床活动或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可痊愈。

晚期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数月,多由于肠粘连后未吸收遗留纤维带、索条引起的肠梗阻,有的可发生肠扭转、肠绞窄、肠坏死,发病急、症状重、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由于阑尾病变和手术治疗有的在右下腹造成大网膜粘连,形成一种特殊型肠粘连,即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术后患儿经常有饭后腹胀、恶心,甚至呕吐,有的经常便秘,症状严重者可经腹腔镜或手术探查解除大网膜粘连。

肠粘连的治疗

从病因学来讲粘连形成的后天因素不外乎损伤或炎症两种,所以治疗肠粘连应主要针对损伤或炎症治疗,采用“五行体位松解法”,以“活血化淤、软坚散结、通里行气、消炎止痛”为治则,以疏通肠管为主攻目的,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又改善肠管局部血液运输,促进肠管蠕动,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原来粘连的肠管逐渐分离,肠管重新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