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宽带交换技术
释义

网络技术名称。主要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交换。同时也是书籍名称,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了宽带网络的技术基础,相关协议和应用。

宽带交换技术

宽带交换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势,支持高速和低速的实时业务,是一种适用于通信的交换和复用技术。

组成

由光纤传输线路、宽带交换机和各种宽带接入设备组成。

宽带交换机是宽带通信网络的核心,可分为宽带骨干交换机、宽带边缘交换机和宽带接入交换机。宽带交换是新一代的电信业务技术,主要包括ATM交换,带宽IP交换和光交换。

特点

宽带交换具有以下特点:

①适用于实时交换和非实时交换。

②采用新的路由选择方法,如ATM交换中按信头标记选择路由。

③支持不同速率的业务,可以提高速率,也可以降低速率。

④支持多媒体通信业务。

⑤使用于未来的通信网络。

宽带交换的优点是传输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传输效率高。宽带交换的缺点是设备价格高、实现成本高。

图书信息

书 名: 宽带交换技术

作 者:钱渊 马志强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ISBN: 9787560619163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 元

内容提要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ATM技术已经成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重要传递技术。本书介绍了宽带网络的技术基础、相关协议及应用。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对目前的通信网技术进行了介绍;第2章介绍了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对比了常用的传递技术;第3章介绍了宽带技术通信原理;第4章介绍了宽带交换原理;第5章介绍了宽带网络中使用的流量控制技术;第6章介绍了宽带网络中使用的网络信令;第7章介绍了宽带通信网的接入技术;第8章介绍了宽带网络的组网技术。

本书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通信等专业的其他人员阅读。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1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过程

1.1.1 公众电话网

1.1.2 综合数字网(IDN)

1.1.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1.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2 计算机网络

1.2.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1.2.2 面向通信子网的计算机网络

1.2.3 符合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

1.2.4 计算机网络向高速化、智能化和宽带化发展

1.3 七号信令系统

1.3.1 基本功能级结构

1.3.2 七号信令系统的分级功能结构

1.3.3 七号信令系统与OSI/RM分层结构的关系

1.3.4 七号信令网的结构

1.4同步数字体系(SDH)

1.4.1SDH的产生

1.4.2SDH的网络节点接口和速率体系

1.4.3SDH的复用结构

1.4.4SDH传送网

1.4.5SDH的网络结构

1.5 智能网

1.5.1 智能网的工作原理

1.5.2 智能网的业务

1.5.3 智能网的发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

2.1 网络的体系结构

2.1.1 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

2.1.2 OSI协议的体系结构

2.1.3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

2.2 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2.2.1 差错控制

2.2.2 流量控制

2.3网络拓扑

2.4 传递方式

2.4.1 三种基本交换方式

2.4.2 帧中继

2.4.3 宽带传递方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宽带技术通信原理

3.1 异步传递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3.2B-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参考配置

3.2.1UNI参考配置的基本概念

3.2.2 用户网络接口参考配置举例

3.3 B-ISDN协议参考模型

3.3.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

3.3.2 物理层

3.3.3 ATM层

3.3.4 ATM适配层

3.4 物理层

3.4.1 物理媒体子层

3.4.2 传输会聚子层

3.4.3 物理层接口

3.5 ATM层

3.5.1ATM信元

3.5.2ATM连接

3.6ATM适配层

3.6.1ATM适配层的基本原理

3.6.2AALl

3.6.3AAL2

3.6.4AAL3/4

3.6.5AAL5

3.7维护功能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宽带交换原理

第5章 流量控制技术

第6章 宽带网络信令

第7章 宽带通信网接入技术

第8章 宽带网络组网技术

缩略语

参考文献

技术简介

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交换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动态同步传输模式(DTM)。DTM是基于电路交换的宽带,这种技术可以动态地分配时隙。DTM将IP业务与电路交换下的语音融合起来,提供基于多速率信道的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光纤容量,大大提高现有电路交换系统的性能和效益。在广域范围内,典型地把数据从源节点经过中间交换节点的网络传送到目的节点。这些交换节点不关心数据的内容,它们的目的是提供在节点间移动数据的交换设施,直到它们到达目的地。在广域交换网络中使用两种相当不同的技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两种技术在把从一条链路交换到另一条链路的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

电路交换在通信的两个站之间有一条专用的通信通路。通常电路交换的通信要经历三个阶段: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释放。电路交换非常适合语音信号的模拟传输,但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带宽利用率较低。

分组交换使用存储—转发技术,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实质上是采用了动态分配带宽的策略,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大大提到,和电路交换相比它具有高效、灵活、迅速和可靠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实时性不强等。

ATM交换就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结合的产物,它和电路交换一样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而分组交换提供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它选择固定长度的信元作为传输单位,可以实现多速率传输的服务。

下一代网络既要支持传统的通信服务,又要支持快速发展的数据通信业务。已有的交换技术各有优缺点,而电路交换在电信技术中已取得广泛的统治地位,要抛弃它重建一个新的系统,无疑投入是巨大的,不可行的。所以怎么去改进现有的电路交换就成为一个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