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快杀稗 |
释义 | 快杀稗又名二氯喹啉酸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选择性较强的除草剂。用于直播水稻田和移植水稻田,可有效防除稗草、田皂角、田菁和其他杂草。对稗草的防效尤为突出。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二氯喹啉酸;快杀稗;3,7-二氯喹啉-8-羧酸;稗草亡 【英文名称】quinclorac;Facet;BAS-514(H);BAS-51406-H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242.1 【密度】1.75 【熔点(℃)】274 【蒸气压(Pa)】蒸气压<0.01毫帕(20℃)。 【毒性LD50(mg/kg)】 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2680,小白鼠大于5000;大白鼠急性经皮大于2000,大白鼠急性吸入LC50(4h)大于5.2mg/L空气。大白鼠2年饲喂试验的无作用量为533mg/kg饲料。无致癌性。鹌鹑急性经口大于2000。鲤鱼、鳟鱼LC50(96h)大于100mg/L。对蜜蜂无毒。 性状无色晶体。 【溶解情况】 20℃溶解性(毫克/公斤):水0.065(pH值7),丙酮2,乙醇2,乙醚1,乙酸乙酯1,难溶于甲苯、乙腈、正辛醇、二氯甲烷、正己烷。 用途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选择性较强的除草剂。用于直播水稻田和移植水稻田,可有效防除稗草、田皂角、田菁和其他杂草。对稗草的防效尤为突出。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用量:秧田、直播田每公顷用150~225g有效成分,移栽水稻本田每公顷187.5g有效成分。施药期:水稻2叶期后,稗草1~7叶期均可施用;以稗草2~3叶期药效最佳;移栽水稻本田在秧苗移栽后5~20天均可施药,每公顷对水750kg进行喷雾施药。 施药前一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恢复灌水,并保持3~5cm的浅水层5~7天。稻种芽期施药易产生药害,应避免水稻播种早期胚根暴露在外时施药。伞形药科、茄科作物对本品敏感,施药时应注意。为保证安全,只适用于水稻插秧田;水稻收获后可种植的后茬作物为茄子、青芥、西瓜和豇豆。 【制备或来源】 将定量的3-氯-2-甲基苯胺、硫酸即碘化钾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下滴加甘油,在140℃反应,得7-氯-8-甲基喹啉,而后在偶氮二异丁腈的二氯苯中,于40℃下通入氯气,生成3,7-二氯-8-氯甲基喹啉,再经氧化水解,即得。 【消耗定额(t/t)】 3-氯-2甲基苯胺(99%) 1.32 碘化钾(99%) 0.012 甘油(98%) 1.05 氯气(工业品) 2.91 硫酸(98%) 10.87 硝酸(96%) 2.99 其他无腐蚀性。 【包装及贮运】 25%、50%可湿性粉剂用涂塑铝箔包装袋包装,前者每代净重100g,后者有25、50g两种,外用纸箱包装。贮运和施药时勿污染食物、饮料和饲料;用药后须彻底清洗施药器械。 【生产单位】 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江苏省淮阳电化厂;昆山化工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新沂农药厂;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农药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