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苦行
释义

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吃苦修行的印度教修炼行为。有的苦行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赎罪。苦行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以自苦,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苦行者心中的圣地是神圣高尚的神界 。

释义

词目:苦行

拼音:kǔ xíng

基本解释

[asceticism;ascetic practices]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他的苦行已明显可见

详细解释

1. 宗教徒指受冻、挨饿、拔发、裸形、炙肤等刻苦自己身心的行为。谓行之可求得解脱。

《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 唐 王维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禅师幼孤……去诣乡校,见 周 孔 书,曰世教耳,誓苦行求佛道。”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 浄饭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之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七章:“耶稣教在中世纪最重苦行,人们都要牺牲现世的快乐去谋来世的解救。”

2. 指寺庙里做杂务的人。

《景德传灯录·丰干禅师》:“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 寒山子 、 拾得 ,二人执爨,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体解。”《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 墦台寺 里一箇和尚,苦行便是 墦台寺 里行者。”

3. 谓以常人所难忍受的生活折磨自己。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明 侯方域 《太子丹论》:“狃於成败之形,而不察於确然之数,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巴金 《关于<海的梦>》:“我反对禁欲主义者的苦行,不赞成自找苦吃。”

概述

一、苦行 tapas

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吃苦修行的印度教修炼行为。有的苦行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赎罪。苦行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以自苦,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苦行者心中的圣地是神圣高尚的神界 。他们认为苦行是代民受苦;人间充满苦难,要有少数人受苦去解脱众人疾苦。苦行者认为苦行是高尚的,吃苦受难后可以洗礼灵魂,求得灵魂的安静,以求更快出尘脱俗,进入光明圣洁的神界。

二、苦行(Zuhd)

伊斯兰教苏菲神秘主义术语。阿拉伯语“祖赫德”的意译。与禁欲为早期苏菲主义的主要形态,被视为安拉赞许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虔诚的苏菲修士应具备的高尚品行之一。苦行常与贫困、安贫相联系、相伴随,其产生同《古兰经》、圣训和早期穆斯林社会状况直接相关。《古兰经》中既有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的启示,也有反对物质享受、重来世甚于今世的内容,经中提倡的坚忍、节俭、安贫和赈济贫民等思想,后来被苏菲派视为苦行的经典依据。圣训中也有类似内容。此外,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信仰松弛,引起一部分虔诚的穆斯林的不满,他们更加重来世精神生活,轻今世物质享乐,以苦为乐,以苦为荣。7世纪末,苦行与禁欲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思潮,广泛流传于麦地那库法、巴士拉、大马士革、巴格达等地,开始成为早期苏菲修士的行为规范。9~10世纪,随着苏菲派的兴起,苦行受到更广泛的重视。一些著名的苏菲学者如侯吉维里、卡拉巴基等,在著作中都曾予以论述,认为苦修的苏菲修士表面上一无所有,实际上无忧无虑,精神上最富有、最充实。约自12世纪,波斯、中亚等地出现了以四海为家、流浪为生的苦行者团体和个人,称为“德尔维什”(Darwish)。苦行作为一种自发的苏菲行为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时常因人而异,因教团而别,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四方面。苦行者一般皆主张不择衣食,以步代车,以步代马,不择寓所。他们认为,苦行者除内心对安拉的虔信外,一无所有,别无所求,而一个人的身外之物只以满足生存为限。苦行者一般以粗羊皮或粗布外衣遮体,以普通食物乃至素食、野果充饥,住所简陋,有的则无固定住所,四处流浪,有些隐居于穷乡僻壤,过单身生活,长期斋戒,彻夜祈祷不止。有的徒步朝觐,沿途宣教。苦行和禁欲被认为有悖于伊斯兰教法规定的行为规范,经常遭到正统的伊斯兰学者的谴责,但在苏菲派中仍广为流行。在其后的发展中,这种行为方式渐为更系统的苏菲神秘主义教仪、礼仪和功修所代替。

婆罗门教的苦行

婆罗门教的苦行很多:

恒河沐浴:婆罗门教认为恒河是圣河,在这里每天沐浴三次,可以得道。

焚身生天:婆罗门教的火神是沟通诸天与凡人的祈祷之神,凡是供养诸天的东西需要通过火的媒介来传达.一些婆罗门相信火神,崇拜火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迦叶原本就是拜火婆罗门.极端一些的,甚至认为自焚可以转生天界。

狗戒外道与鸡行:这是婆罗门教苦行的极端,前者是模仿狗的行为,爬行,穴居,食秽.这些外道曾经冒充僧人来到中国,以至中国比丘把粪便当成治病的黄龙汤.鸡行是模仿鸡的行为,每天站在木桩上,睡觉也站在木桩上.

倒立行走:这也是苦行的又一种花样,能否得道我不知道,但是起码是很痛苦的

自残身体:用伤害肢体进行苦行也是很独特的,具体如何进行,没看过详细说明,待考

其他的诸如瀑布下冥想和绝食等,都是常见的.释迦牟尼佛早期也进行过绝食冥想,但是发现这些不是正道,就结束了这样的苦行。

《苦行》王维

苦行(唐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赏析

王维《苦行》描写酷暑炎热:赤日当空,草枯水干,再轻薄的衣服也觉得厚重,再浓密的树林中也觉得树阴不够遮挡烈日,写出了夏日的毒辣。

佛学常见词汇

【苦行】 很艰苦的修行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