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扣意未尽
释义

“扣意未尽”的毛病除囿于使用成句,为古人所制约外,更多的还是制作者态度不谨严,满足于泛扣,“某人某事,略举其概,隐姓或名,挂一漏百。”(胡郎“十忌——脱”)使面底意思脱节,犯这种毛病的谜,为数不少,举例说明,只能略述其概。

定义

扣意未尽制作灯谜,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以面底意思的替贴来完成谜意。如果以面扣底出现剩字,或者以底释面尚有余义,其间未能对释切合的,统称“扣意未尽”。

“扣意未尽”大概包括前人所说的“题面抛荒”与“底义衍累”,《灯谜二谈》中的“賸文欠义”指的就是题面抛荒,“谜底未能衬出谜面含意,过于简单,解释不通”的毛病。他所举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射《左传》“皆火房也”等,大多偏于双名单扣的病例,难以窥见此一毛病的全般。徐枕亚《谈虎偶录》中十忌之一“忌意义未尽”,更未具体举例,读者只能望文生意,神而明之。张起南先生自言作谜“必底面天然配合,如古所谓玉合子盖,玉合子底者,……或有闲字夹杂其间,未能丝丝入扣,则不如变繁就简之为得。”他老人家是“主张典雅一派的”,追求之严,有近苛刻,但这点精神对我辈制谜,力戒轻率空泛,务使面底配称,义尽意完,是很好的借鉴。

前人制谜,追求“面贵成语”,以为“不啻古人代为效劳,供我此时之用者。”而能像张起南“巧事剪裁”“不可随意凑成”这样谨严的毕竟不多,一代作家徐枕亚氏尚且以为:“谜面用成句,底虽稍泛,亦可看过。”这大概是“扣意未尽”谜作中偏多成句为面者的成因。但也不能说古今作者皆如此偏袒成句作面的谜,指谪“扣意未尽”的还是代不乏人,就是说过“虽稍泛,亦可看过。”的徐先生,也不是一味从宽的,他写道:“余亦尝以‘冉’字射左传二句‘一之为甚,其可再乎。’惜多‘为甚’二字,又以改射四书二句,用缀锦格(按:即谜底文句分见)‘一以贯之,再斯可矣。’终觉不甚自然,故制谜当使古人就我,不当使我就古人。”看了这段记述,可见制谜“贴切”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南京白生祥先生主张的:“灯谜的扣合,必须严谨贴切,不可有多余的字句,用成句入谜也要尽量减少虚字,切忌模棱两可,要讲究丝丝入扣。”是代表多数灯谜作者的创作态度与欣赏观点的。

“扣意未尽”的毛病除囿于使用成句,为古人所制约外,更多的还是制作者态度不谨严,满足于泛扣,“某人某事,略举其概,隐姓或名,挂一漏百。”(胡郎“十忌——脱”)使面底意思脱节,犯这种毛病的谜,为数不少,举例说明,只能略述其概。

例1

废除干部终身制(猜成语) 不可一世

评释:谜面是有关干部的任期问题,“老的不行要让位,不要占着茅房不拉屎。”是某一时期的名言,古人也说“官应老病休”,再精明的人,到老来难免“不行”,这时就该让他退下来,我们猜谜的叫做“欲罢不能”。谜底针对谜面,只应了一句“不可一世”,不可一世怎样?没有说,从字面上看,谜底对谜面的“干部……制”这个谜里的主角竟未涉及,说半截子话,明显的犯了“扣意未尽”的毛病。

例2

借问酒家何处有(猜《出师表》句) 不知所云

评释:谜底的“不知所云”,常用成语也有,本来就不必挂它的出处《出师表》为目,使人有艰深之感,但这是题外的话,不予多说。谜面“借问酒家何处有”是有名的成句,它当然是以问为形式出现的,但这问是以“酒家”为前提的,而更为主的还是“酒”,故“酒”在这句诗里是个眼节。谜底用别解使“所”字变义,成为“不知道处所之言”,哪样的处所?未能顾及,虽然“酒家”亦是一种所在,是小概念,用来扣人谜底的大概念“所”,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那个“酒”字在面句中太重要了,扣底时重要字眼未予扣入,就使人有意未尽,味难出之憾。

例3

六月天兵征腐恶(猜物理名词) 伏打

评释:阴历四、五、六月是夏季,也称三伏,统称为“伏”,六月是末伏,以谜面的“六月”扣谜底的“伏”是不错的,“征”扣“打”属变换说法,也行,但统观全谜,谜面的意思厚重,谜底显得单薄,“伏”里“打”的是什么?是“天兵”打“腐恶”?还是“腐恶”打“天兵”?谜底因对谜面“扣意未尽”,所以说得不清不楚。

例4

死有泰山鸿毛之别(猜物理名词) 比重

评释:汉代大史公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话,所以“泰山鸿毛”成了衡量人死的意义大小的名言,谜面表达的就是这一回事,谜底只轻描淡写地说“比重”,无论是词义或语意,都是不足的,要说用“比重”可笼面,那还不是可射“比轻”吗?对不起,物理名词并无“比轻”,虽无比轻,亦非比重能尽“衬出谜面含意”,我们是不是可以取也是物理名词的“绝缘”(缘作原故解)来与比重搭配,以求稍满“面”意呢?

例5

妾在深宫哪得知(猜外国科学家) 居里夫人

评释:古时丈夫称“外子”,作为夫人的相应地就称“内子”,这是由于社会分工,还加上些男尊女卑的因素而决定的。作为帝王的姬妾,更是幽居深宫,“君王城头树降旗”那就无怪“妾在深宫哪得知”了,但谜面“妾在深宫”就足以尽扣“居里夫人”,“哪得知”在谜底就不得而知了。制谜有谜面自我抵销的方法,本谜面或可借“哪得知”将自各儿排除出去,但这毕竟是不足为法的手段,这样在谜面随意自抵,或使猜谜者无所适从,或使鉴赏者疑神疑鬼。到头来亦难免落入徐枕亚先生以为的“谜面用成句,底虽稍泛,亦可看过”的窠臼,自甘以“扣意未尽”来敷衍你自个儿选定的谜材。

例6

炎黄子孙共商统一大业(猜近代人名)【卷帘格】 谭嗣同

评释: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起源的两大体系,炎黄并举来作为我们后辈子孙同嗣共宗的代称。谜底按格读作“同嗣谭”(谭即谈),我们既是同嗣,可谈者多矣!而谜面要求我们谈“统一大业”,谜作者本来是尽可畅所欲言的。谜底只反映谜面的一半,时事宣传入谜变成空套,这对谜作本身是非徒无益,反而害之的。

例7

忽见陌头杨柳色(猜电视演员名) 田星

评释:“陌”是田间小路,“陌头”指的是田头,也泛指“田”,“柳”是星宿名,廿八宿中的“柳宿”,指“星”。释完此谜,可能有人会学那买椟还珠的故事,直将这“忽见……杨……色”退还给作者的。

例8

绿叶成荫子满枝(猜字一) 李

评释:合肥吴仁泰先生说:“字谜底解薄,内涵不丰,回旋余地窄,不易兴波澜。但字谜并非都是拼拼拆拆,毫无谜味的。”举在上面的这个字谜,只用“木”部暗代谜面的“枝”“子”部是明用的,把本来就单薄的字谜,弄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连制作字谜起码的拼拼拆拆都没有,而忍使谜面抛荒过半。如果说此谜用的是大拢意的制法,以“木”结“子”来扣面,不作独字扣释,那么“子”部就太过显露了,别人家还可能猜出“棵”、“夥”等字来。同类的还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猜字一)夭,谜面的“家、老、回”也是毫无着落,这回连大拢意也说不上,“扣意未尽”是无疑的。我们制作字谜,应思如何从吴先生所说的“内涵不丰,回旋余地窄”的先天缺陷中去力兴波澜,以成句制作字谜更须注意全谜面意思的替贴,从而去寻得那失之即“毫无”的“谜味”来。

例9

杨志卖刀(猜市招) 让利销售

评释:“杨志卖刀”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脸炙人口的情节,其时那青面兽落魄到必须将锋利得吹毛立断,削铁如泥,杀人不见血的心爱的宝刀出让于人,说白直些就是卖掉它,偏偏遇上无赖牛二,要闹得他非真的“让利”不可。用“杨志卖刀”来猜“让利销售”是确有那么回事的扣法,底也有所别解。但倘使谜底离开杨志另求匹配,则你卖刀,我卖刀,无一不可扣合,倒不如干脆用“卖刀”挂面来得干净,省得拖泥带水。以人名挂面,使人想到人物本事,谜底理该有所照应,照应不周,徒使题面抛荒。

例10

淡(猜电影名)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评释:上面各例均属“谜面抛荒”而引起的“扣意未尽”。本例则属“底义賸余”,以一个“淡”字为面,拆开来充其量是“水、火火”,有火则有焰,这应该是说得通的,而“水”和“炎”各占字的一半也是明摆着的,但面上的“水”是大概念,怎能说就是海的水呢?面底对照、底义賸余,谜面未能尽笼底义的毛病也是明摆着的。

例11

三百六十行(猜物理名词) 圆周运动

评释:三百六十行,本来是泛指社会上行业之多,因为古人是以“九”为数之极的,凡遇数目众多,大都以九的倍数来极言之。但作为谜面,它是另有含意的,“三百六十”是指圆周的分度;“行”不读行业的行(hang),而读行动的行(xing),所以谜底就猜“圆周运动”。“圆周”是分作三百六十度的,但谜面只有“三百六十”,以三百六十命数的事物多的是,谜面本身的“行业”就是一个,还有一年的三百六十天……,怎见得就非圆周不可呢!今欲强人扣以“圆周”,谜面的别解实在是未把握住这个“度”的。

例12

兰溪(猜七言唐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

评释:这也是个“底义賸余”的谜例,例子选自《谜林·名家谜存》。“兰溪”是个地名,但也可直作有兰生长的山溪来理解,因为谜底的“幽草涧边生”就正是这么回事,而浙江的兰溪市也因兰阴山多兰蕙而得名。“幽兰在空谷,本自无人识”,所以古人以“幽草”为兰的雅称。谜面如作地名别解扣底,则微可脱却浅直之嫌,但谜底的“独怜”二字却成鹘突多余的字眼。

“扣意未尽”的毛病,说到底,大多原自于谜作者取底寻面之时,对底意认识不足,取面时态度又不严谨,满足于取便泛扣所致,特别是以成句配面,如果如徐枕亚先生所说的“我就古人”,那这毛病就很难避免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