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口服胆囊造影 |
释义 | 口服胆囊造影介绍口服胆囊造影是诊断胆囊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作这项检查要口服一种叫胆囊造影剂的药物,常用的造影剂是碘番酸和碘阿芬酸,这种药物吸收入体内后,主要由肝脏经胆汁而排泄,于是含有造影剂的胆汁从胆管进入胆囊,经胆囊的浓缩后,胆囊内就充满了含有高浓度造影剂的胆汁。 口服胆囊造影正常值正常胆囊于服药后12-15h显影较好,密度均匀。胆囊常为茄形或梨形致密影,长7-10cm,宽约3-4cm,位于右上腹肝下缘下方。 口服胆囊造影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口服法胆囊造影是测定胆囊浓缩功能的方法,可利用本法诊断胆囊疾病,特别是诊断胆囊炎的理论根据: 1.既可观察胆囊的形态及胆囊病变,又可判断胆囊功能。 2.疑有胆石症而胆囊区平片无阳性发现者。 3.口服法的胆管显影率为50%~70%,可与胆囊同时显影,也可在脂肪餐后20~40分钟显影。 需要检查人群:疑似与胆囊有关病症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