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雀蛱蝶 |
释义 | 孔雀蛱蝶展翅宽50~60mm。翅膀表面橙色,上、下翅有一大一小2枚眼纹;翅膀腹面淡褐色,眼纹较表面小。冬型个体翅膀外缘具尖角突出,且翅膀腹面不具眼纹,拟态枯叶状。雌雄无明显差异。 中文学名:孔雀蛱蝶 拉丁学名:peacock pansy 别称:Junonia almana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蛱蝶科 亚科:蛱蝶亚科 族:蛱蝶族 属:孔雀蛱蝶属 种:孔雀蛱蝶 分布区域:北京、河北、青海、陕西等省 基本信息【昆虫种名】孔雀蛱蝶 Inachis io (Linnaeus) 【学名】Junonia almana 【英文名】peacock pansy 【所属类别】鳞翅目、蛱蝶科 【虫体大小】翅展53--63mm 【区域分布】北京、河北、青海、陕西等省。 【简要介绍】 体背黑褐,被棕褐色短绒毛。触角棒状明显,端部灰黄色。翅呈鲜艳的朱红色。翅反面暗褐色,并密布黑褐色波状横纹。虫体大小:翅展53--63mm。 孔雀蛱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它们经常先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这足以把捕食鸟吓退,保住自己的性命。虽然蝴蝶的眼状斑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它们吓退捕食者的武器,但并没有什么实验性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最近瑞典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这种蝴蝶可以用翅膀虚张声势吓退捕食者。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动物学家阿德里安·瓦林和同事们对此进行了试验。他们将孔雀蛱蝶翅膀上的眼状斑纹涂掉,然后将它们交给捕食鸟蓝冠山雀。结果发现,20只斑纹被涂掉的孔雀蛱蝶中有13只被鸟儿吃掉了。而在34只斑纹没有被涂掉的蝴蝶当中只有一只被吃掉。 科学家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鸟儿们也许担心这些蝴蝶可能不仅仅是虚张声势,招惹它们的后果会很严重。研究人员说,蓝冠山雀做事小心,但也会因小心而放过唾手可得的食 物。 外观特征孔雀蛱蝶是成虫越冬的种类。 展翅宽50~60mm。翅膀表面橙色,上、下翅有一大一小2枚眼纹;翅膀腹面淡褐色,眼纹较表面小。冬型个体翅膀外缘具尖角突出,且翅膀腹面不具眼纹,拟态枯叶状。雌雄无明显差异。 生活习性成虫几乎全年可见,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地区。喜访花。 区域分布北京、河北、青海、陕西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