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卡塔林瓦嘉 |
释义 | 卡塔林瓦嘉Katalin Varga (2009) 类型: 罪案 / 电影 导演: Peter Strickland 主演: Szilvia Majláth Melinda Kántor Fatma Mohamed Hilda Péter Enikö Szabó Raluca Sava Andrea Gavriliu Florin Vidamski Sebastian Marina Attila Kozma 地区: 罗马尼亚 语言: 不详 片长: 82分钟 其它: 预告片 剧情: 片名《卡塔林·瓦嘉》也是电影中女主角的名字。当一个女人开始疯狂报复的时候,所有曾经欺骗和欺负过他的人都会挨个遭殃,卡塔琳·瓦嘉就是这样的女人。十年前她曾经被两个人男人强暴,十年后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深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然而真相总有浮出水面到那一天。她的丈夫得知此事,并发现儿子奥班并不是自己亲生的,一怒之下将他们赶出家门。别无选择的卡塔琳·瓦嘉只好带着儿子开始了寻找亲生父亲的旅程。打着去祖母家拜访的幌子,她带着儿子回到了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家乡,重新面对过去的梦魇,并精心策划了报仇大计。当她的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一半之时,她的精神状态已濒临崩溃,思想包袱也愈加沉重,此时她才真正了解到复仇的含义;她也才知道,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影片评价 电影的拍摄手法很出彩,剪辑也很精妙,加之大气出色的声音效果,是一部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凄美动人的乡村报复悲剧。 虽说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但是足以和史蒂夫·麦奎因的电影《饥饿》相提并论。 故事情节有点像英格玛·伯格曼的《处女泉》和法国导演菲利普·格朗德里厄电影的合成版,是至今为止参赛单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 英国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处女作告诉你,复仇的滋味并不是那么美妙。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儿子踏上了报仇的不归路,这个古老的故事发生在了现代的特兰西瓦尼亚,但却融入了早期的故事原型。 大气而又发人深省的电影,低成本制作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效果,女主演希尔妲·佩特激情饱满的表演更是为电影锦上添花。 幕后花絮·本片是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他也是制片人)。 ·本片荣获第59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电影拍摄的时间仅用了3个星期,而后期制作时间却长达2年半。拍摄期间耗尽了彼得·斯特里克兰德的叔叔留给他的钱,他原以为那些用来拍摄足够了,结果他的钱花光了,工作也丢了。其他人也陆续开始了其他的工作。终于在2008年5月的某天,Libra电影公司的Tudor和Oana Giurgiu投资了足够的... 影评: 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被强奸的女人携子寻仇的故事。故事的内核是很丰富的,相当具有发散性,但导演却砍掉了一切枝枝蔓蔓,以异常简单而快捷的手法将之表现出来。导演很有讲故事的才能,营造的气氛也不错,不过可以看出导演在细节处理上的笨拙,在节奏的把握与色彩的运用上尚欠火候。看完后查了下资料,果然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第一部电影能拍成这样,况且拍的是自己所不熟悉的异国乡村的生活,这个导演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 这部影片最让人欣赏的有二个地方。一是对于气氛的营造。导演充分运用了罗马尼亚广阔而美丽的景色,将其作为影片重要的因素予以展现。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草如茵的牧场,湛蓝如洗的天空,蜿蜒巍峨的山脉,这些令人沉醉的景色与影片中人物的心情及所配的音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立,让观众不敢去细细地欣赏,而是与剧中的卡塔琳一样,觉得他们充满了敌意,茂密的森林中随时可能出现一种力量吞噬这一切。人处于这种景致之中,却无法融入其中,而是与这空旷的景物对立着,有一种让人心生怯意的异质感。这种气氛贯穿着影片的始终,让观众既关注着剧情的发展,同时又悬着心等待噩运的来临。可惜导演太稚嫩,也许是第一次拍片也太激动,为了强调这种自然的阴冷,过多地加了滤色镜,使得很多时候让这些外景显得失真。其次是对故事的处理简洁明快,绝不拖泥带水,故事的进展异常的顺畅。特别是最后的那个镜头,在观众尚有期待之时,就果断地挥刀让女主角死去,影片到此也嘎然而止,后面的一切留给观众自己思考去。但这种砍去枝蔓的讲故事手法也容易让丰富的故事变得简单,而且有些地方也缺乏必要的交待,给人以匆忙之感,显得不够从容。 影片中还有一个桥段拍得也很有意思。卡塔琳找到了那个强奸者,现在他在妻子的眼里是个好丈夫,是个圣人。卡塔琳与他夫妻二人一起在一片无人的水面上划船,然后悠悠地讲起了她被强奸的经历,讲起了她的当时的心情,讲起了她的痛苦与无助,讲起了她在黑暗之中对于上帝的坚信。语气极其平缓,不带一点烟火味,似乎在讲其他人的事情。她叙述的语言好像诗句一般,她越平静,对于她的听众来说,效果也越佳。因为她一切了然于心,一切成竹在胸,就像猫在玩弄着老鼠一般,看着对手的反应。影片此时的气氛却非常的紧张,仿佛一触即发。而听者呢,当事人则句句惊心,卡塔林的话语将他拉回到十一年前,那个罪恶的日子,只是不知这么多年来,是否时时刻刻还压在他的心里,或者他早已将之埋藏在记忆的深处?不过,此时他是最难受的一个人,因为还有一个听众就是他的妻子,那个不知他的过去,将之视为完人的女人。他得小心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似乎在听着一个与之毫无关系的故事。同时他还得思索着对策,只是不知他是否在忏悔,在为自己的罪行而忏悔。而另外一个听众,则完全是个局外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会为这个女人叹息,她会为这个故事愤怒。不知她是否也在想,为何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会为他们讲这个完全隐私的故事? 影片的主题就是对仇恨的追索,对恶行的惩罚,探讨的是善与恶的界限,以及自身的救赎,而上帝则在其中若隐若现。罪行发生了,罪却只压在了受害者的心上,而作恶者却仍在别处逍遥。卡塔琳虽然结了婚,丈夫也爱自己,并不知道她的过去,也不知孩子的身世。但对于卡塔琳来说,尽管过去了十一年,但这件事仍让她不得安生。由此,她的生活毁了,她也必须给这段过去划个句号,也必须给自己的苦难找个说法。她杀死了那个当时旁观着强奸的男人,那么她也变成了罪人,成为别人偿债的对象。她没有勇气去杀死强奸自己的人,却让强奸者无辜的妻子为此而死。前者可说是冤冤相报,后者则是让卡塔琳身负道德的重压。冤冤相报是一个永远难以解开的死结。她杀死了那个强奸者的帮凶,而那个帮凶的亲人则将她手刃;而那个强奸者,也即是卡塔琳儿子的生父,也许正手拿着斧头在后面等着,或许她的儿子长大后为母复仇。她是受害者,因此也让人同情;然而,她也是杀人者,她的死也就是一种必然。她想讨个说法,以实现自身的救赎,但直到死,她还身负道德的重压。 再说回那个强奸者。他的罪行结出了一串串罪恶之果,但这些罪恶之果却都由别人去承担。他毁了卡塔琳的生活,然而他却娶了妻子过起平静的生活。他是卡塔琳索债的对象,但最后死去的却是卡塔琳。他有罪,但他无辜的妻子却为他而死,他还安然活着。他与妻子生活多年未能生子,但最后卡塔琳却给他送来了亲生的儿子。这就是生活的吊诡之处。如果说冤冤相报,然而他却处于这个链条的末端;如果说有恶必惩,然而他却享受着胜利的果实,享受着与儿子的天伦之乐。他妻子在给卡塔琳说起他们婚后未育时,曾开玩笑说也许是他们中的一个犯下罪恶才导致的。然而犯下如此罪恶的丈夫,却有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反而是她却是不育的原因。这样,她的死也就成了必然,因为按照她的理解,她的罪恶应该比她丈夫的更大。在这里,善与恶的边界模糊了,善恶相报的因果也发生了颠倒,人的自身救赎也难以实现。 导演手起刀落,将故事定格于卡塔琳的被杀,留下了许多让人思考的地方。也许他杀死的不是卡塔琳,而是终结了善与恶? 我要和大家一起讨论[ 百度贴吧 天涯社区 ] [收藏此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