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卡达寺 |
释义 | 卡达寺位于错那县卡达乡政府所在地东北约0.5公里处的学校东侧,寺庙坐西朝东,其东、西、南三面紧依山体,北临冲沟,海拔4080米。 1442年,由甲央·单增扎巴活佛创建。为“博东”派,其中融合有宁玛、萨迦等教派的成分,在举行宗教活动时,各种教派的仪式都同时进行,从而构成卡达寺“博东”派的自身特点。卡达寺为觉拉寺的分寺,并由觉拉寺的活佛轮流主持寺庙事务。 卡达寺原建筑有三层,自下至上第三层由拉姆、衮日、浪孜、比如及尼玛拉康组成,该层建筑已完全坍塌无存。第二层包括高僧卧室、接待室(兼会议室)、护法神殿贡康、吉布拉康、供奉创寺活佛塑像的吉则拉康、坛城殿、仓库、伙房等单元。该层建筑破损严重。大部分殿堂已毁,保存较好的仅有底层建筑。 卡达寺底层建筑由门廊、经堂、后殿(佛殿)等组成。门廊2柱,面阔6.6米,进深5.4米,面积33平方米。经堂位于门廊之后,东面辟门,为双扇对开木质门,其上各饰兽首御环两对,一对为圆形龙身;另一对为方形,环身呈二龙卷曲状。经堂为24柱,面阔7间,进深5间,面积为238平方米。立柱为方形,柱距2.2米。经堂中心3间为天井式,第二排中央为圆形擎天柱两根,下有木质莲花状柱础,上承替木雕绘有云纹,护斗之上有龙头、莲珠等纹饰。 原经堂内四壁壁画仅存西北角部分,面积约6平方米,内容包括白度母、巴央、八大药师如来、吉祥天母等。 在经堂的南、北侧分别有护法神殿、财神殿各一间,财神殿供奉“赡巴拉”。经堂西侧(后侧)为佛殿,东面辟门,面积2柱。其西、北、南三壁均设有佛坛,平面形状呈“凹”形,原供有释迦牟尼等佛像,现已不存。 卡达寺寺墙采用土坯、块石混合砌建,墙体顶部一周有白玛草残部,原寺墙四角各有圆木雕狮一尊,现仅存西北角一尊,稍有损破。寺庙南、西及东面局部困依山百建,故仅有大殿内壁而无墙体。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