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郡王
释义

中国古代爵位名。“王”在夏商周时期是天子的称号。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纷僭号称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皇帝”作为天子的称号。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分封功臣及皇子为王,这时的“王”正式成为了爵位名,不过此时的“王”只有一个等级。西晋时期,晋武帝封孙永为东莞郡王,从此开始,王爵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一般封号为一个字的王为亲王(如秦王、晋王、燕王等),封号为两个字的王为郡王(如岐阳王、汝南王、)。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于亲王。唐皇太子、诸王与亲王之子承恩泽者皆封郡王。唐制:皇太子之子封郡王,大臣、节度使亦得封郡王(如参预唐中宗复辟的敬晖等五人、唐代宗时大将郭子仪等),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晚唐、五代,异姓封郡王者甚多。以后各朝代郡王也多为二等。宋宗室近亲承袭,有皇帝特旨者封郡王。南宋,为酬韩世忠等大将军功,也曾封之为郡王。金、元沿置。元代赐爵郡王者甚滥。明代,亲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世袭罔替。明初时部分开国元勋去世后追封郡王(如徐达追封中山王、常遇春追封开平王等)但不世袭,南明时一些抗清将领也被封为郡王,如延平王郑成功。另外臣服于明朝的藩属国国王一般也被授予郡王之爵,如朝鲜王、琉球王、安南王等。《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一:“天启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丙子,兵部尚书赵彦言:……朝鲜权国事李倧以李珲通奴为名攘夺其位,今请命天朝愿出力以报效,合降勑谕一道发登莱抚臣(袁可立)差官捧齎至朝鲜,先命李倧权管国事,如中国郡王管理亲藩事例。”清代时封爵第二等为多罗郡王,也称郡王,专用于加封皇族、满洲贵戚以及蒙古、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首领。

清朝铁帽子王中的郡王

多罗克勤郡王

(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

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

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

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

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

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

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

(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珲: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珲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