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眷顾
释义

释义

词目:眷顾

拼音:juàngù

基本解释

[think of;miss;long for] 眷念,思念

眷顾楚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详细解释

亦作“睠顾”。垂爱;关注。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虽放流,睠顾 楚国 ,系心 怀王 ,不忘欲反。”《新唐书·张廷珪传》:“故昭见咎异,欲日慎一日,永保大和,是皇天於陛下睠顾深矣。”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积高常眷顾,昭孝每无违。”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奴家自 浣纱溪 边遇着那人之后,感其眷顾,赠彼溪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概述

眷顾的意思就是垂爱关注,即努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尤其对处境危急、生活困苦的人给以关心和帮助,眷顾他人,助人为乐,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等行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土》

故事:欧阳修引荐“三苏”传为佳话

我国唐代和宋代有八位著名散文家,被人们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在这八位散文家中,欧阳修作为北宋初期的文坛领袖,以培养新人、提携后进而闻名。宋代六大家中的另外五人,都曾受过欧阳修的指导和推荐。

公元1056年,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欧阳修看了苏洵所写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十分赞赏,在欧阳修积极推荐下,苏洵未经考试,就被朝廷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苏轼和苏辙也在第二年科举试中,因文章功力扎实,见解精辟,而被秉公办事,以文取人的欧阳修选中,中了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