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巨爬兽
释义

人们通常认为中生代的哺乳动物都是些像鼠一样的小动物,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它们整日可怜地生活在身躯庞大的恐龙的阴影之下。但最近中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层中,新发现的一种名为巨爬兽的哺乳动物,其身长竟超过一米,体重达14公斤;而在另一种个体稍小的强壮爬兽的胃中,竟然找到了它吞食后尚未消化的鹦鹉嘴龙骨骼。这些新发现大大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认识,恐龙并非“王中王”,某些大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可能是肉食性的,甚至可以和恐龙争食争地。

名称来源

这一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胡耀明、王元青、李传夔及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华裔科学家孟津等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1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研究起因

爬兽,顾名思义是兼具爬行动物特征的兽类,最初发现于2000年。爬兽属于三尖齿兽类,主要发现于辽宁北票地区,有强壮爬兽和巨爬兽等。它们头骨上有着硕壮尖利的门齿,发达的颞肌,下颌上有深凹的咬肌窝。

中生代哺乳动物吞吃恐龙,这在以往是一件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但确凿的化石证据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编号为V 13605的强壮爬兽骨架的上腹部,保存了一团叠压着的骨骼,这团骨骼是在化石修复的过程中,由研究所的高级技师谢树华等人从同一块岩石里与爬兽骨架连在一起被发现的。骨团下部有两排整齐的牙齿,其中一排至少有七颗,科学家通过观察比较后认定它是属于一婴年个体鹦鹉嘴龙的牙齿;而骨团表面又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是尚在连接着的、与婴年个体大小相匹配的同一动物的前肢、后肢、趾骨和许多两端已被溶蚀(消化)的小骨头。

进一步证实

研究人员说,并未找到其它类型的骨骼存在,说明团块可能仅是由同一个体的部分骨骼组成;关节相连的肢骨证明爬兽在捕获猎物后是大块撕碎吞食,几乎少有咬碎咀嚼;相连的骨头也证明猎物尚未被完全消化,也就是说,爬兽在享用完“最后的晚餐”后不久,就因突如其来的灾难如火山爆发致死和埋藏。从骨团上恐龙的牙齿和肢骨分析,估计被吞食的鹦鹉嘴龙身长约12~14厘米,大约是强壮爬兽的三分之一。恐龙的牙齿上有轻微的磨蚀面,说明幼龙已经用牙齿磨咬过食物。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专门从事辽西鹦鹉嘴龙研究的徐星博士的进一步证实。

得出结论

那么怎样证明爬兽吃的是捕捉到的活龙仔,还是龙尸腐肉呢?科学家们在比较了现生的以腐肉为食的哺乳动物后得到的结论是:它吃的是捕捉到的活龙仔。如今世界上典型的以腐肉为食的哺乳动物共同的形态特征是门牙小、后牙粗壮、咬肌相对较弱,这反映出它可能在抓咬、衔叼猎物能力上的薄弱,只能以腐肉为生。而爬兽有粗壮的三个门齿,极为发达的咬肌,半直立的奔走姿态,足以能捕捉衔叼到活的猎物。且爬兽后面的犬齿、颊齿都呈钝的叶片状,所以不利于咀嚼,只好大块整吞。类似的佐证在更古老的似哺乳动物类中也能找到。因此科学家们推断,爬兽极有可能是主动猎食者,而不是腐食者。

价值及其影响

《自然》杂志发表的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吞吃恐龙”这一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中生代哺乳动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即在那个时代也有个体比小龙还大的,以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和其它动物为食的,甚至是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的肉食性的哺乳动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