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拒电族 |
释义 | 拒电族“拒电族”拒绝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但是他们却自得其乐地享受着生活。他们并非垂垂暮年,很多尚未而立的阳光青年也心甘情愿加入其中;他们并非喜欢孤独,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死党济济。 拒电族-背景当号称“第四媒体”的网络、“第五媒体”的手机迅速改变大众生活时,美国大都 市中却出现这样一群人: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他们被称为“拒电族”。 拒电族-拒电族简介互联网、手机是人们主要沟通工具。以手机为例,这年头没手机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或自闭在通讯不发达网络无法覆盖的乡村人家;或没有消费能力的低收入家庭,或对手机保护不了的人,就像七、八岁以下的儿童。 当今中国,没有耳朵的多,没有手机的少,没有耳朵会让人们同情,没有手机的却会让人觉得不解。当号称“第四媒体”的网络、“第五媒体”的手机迅速改变人们生活时,大都市出现这样一群人: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当代通讯工具。当越来越多的人折服于网络、手机的魅力时,这些人却对高科技通讯手段说“不”。 这些人被统称为“拒电族”。 他们中有人拒绝使用手机,有人回避电子邮件,有人从不上网,有人干脆不用计算机,更有甚者,以上几样统统不沾边。 拒电族-拒电的原因许多人会因为某天忘带手机而颇感失落,甚至焦虑茫然。不时查看手机里 的信息、不停刷新电子邮箱查收邮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拒电族们对此非常厌烦:“这个随时会响的东西搞得我太累了!”身为北京某公司老总的张智一个月前郑重向亲朋好友宣布不再使用手机。“它严重骚扰了我的生活,没有一天不响的,以致我经常产生幻觉,明知关机也总感觉手机在响。” 虽然工作繁忙,但张智分析了自己的日常活动后得出结论:“其实每天需要见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那几个,手机的作用不大,反倒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在抛弃手机的这一个月,张智倍感轻松,应酬少了,休息的时候也少了很多打扰。如果有人有急事找他,可以打电话给他的秘书转达。同时,他会上网并定期查收电子邮件,他说这是因为需要获知足够的信息。 拒电族-拒电族联络有人说“拒电族”以“不联络”为生活信条,但是他们中有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反而认为“拒电”就是为了更好的联络。 北京的郭教授一年前退休后就关掉了手机,也不再上网。“我倒觉得这一年来和亲戚朋友见面的时间更多了。以前有手机、网络,我们也就听个声音,聊个虚拟,现在我们都是上门拜访。”郭教授说朋友间聊天的乐趣就在于促膝长谈,争论也是当面争个面红耳赤才过瘾,可是现在因为这些现代通讯设备,人们反而丧失了这些乐趣。“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没有手机和网络而失去联系的。” 25岁的小佳说自己很怀旧,不能接受E-mail里字体一致的留言,也受不了点击一下就可以删除所有信息。她觉得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冷漠:“信件不仅起着传达信息的作用,还是情感的承载,多年以后就会积累成精神上的财富。”小佳说从大学起就跟朋友家人通过邮局寄信,每打开一个信封,看到熟悉的字体,心中就会觉得很温暖。 拒电族-拒电族代价为了与众不同,“拒电族”可能要付出高昂的社交代价。 当布拉迪对别人说她没有电子邮箱时,对方经常“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她。“一个朋友喝多了以后,不停抱怨我傲慢,说我这个不用电脑的人有多无趣。在他眼里,我就像个白痴,一个怪异的野蛮人。”她回忆说。 当布拉迪把这次“酒后吐真言”的郁闷事告诉其他朋友时,他们对她表示同情,同时劝她不要“太苛刻”,“他们觉得那个人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不用电脑的确没什么值得自豪”。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不使用电子邮件的人可能体验不到许多乐趣,比如网络家庭相册、志同道合网友的邀请信等。据美国营销战略咨询机构哈里森集团的统计显示,2005年一年中,1.25亿人通过社交网站收到过电子邀请信。 从不上网的人可能丧失感受诸多流行文化的机会。比如,他们可能享受不到谷歌(Google)、百度(Baidu)等搜索网站、博客网站、购物网站、分类信息网站以及“你的电视”(YouTube)一类的视频共享网站。 拒电族-另类孤独拒电族 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私人厨师布拉迪已经记不清朋友们这些年硬塞给她多少台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他们似乎无法接受她是这样一个人:住在网络发达的城市,却坚决不让电脑进入自己的生活。美国俄亥俄州律师马什伯恩也更青睐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找地方时,他看地图而非上网搜索;从不收发电子邮件,实在躲不过,也会让妻子或助手将邮件打印出来。 人们称布拉迪和马什伯恩这样的人为“拒电族”。当越来越多人折服于网络、手机的魅力时,这些人却对高科技通讯手段说“不”。 当然,“拒电族”各有不同。有人拒绝使用手机,有人回避电子邮件,有人从不上网,有人干脆不用电脑,更有甚者,以上几样统统不碰。 为了这种与众不同,“拒电族”可能要付出高昂的社交代价。 当布拉迪对别人说她没有电子邮箱时,对方经常“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她。“一个朋友喝多了以后,不停抱怨我傲慢,说我这个不用电脑的人有多无趣。在他眼里,我就像个白痴,一个怪异的野蛮人。”她回忆说。 当布拉迪把这次“酒后吐真言”的郁闷事告诉其他朋友时,他们对她表示同情,同时劝她不要太苛刻。他们觉得那个人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不用电脑的确没什么值得自豪。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从不上网的人可能丧失感受诸多流行文化的机会。没有手机、电子邮箱或网络即时联络工具,更可能令你错失许多和外界联系的机会。 这也是大多数“拒电族”发现自己不可能百分之百“拒电”的原因。布拉迪也承认,虽然自己不上网,但有时会请室友或8岁的侄女为她上网查信息。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她甚至用室友的笔记本电脑观赏了3个多小时网络视频节目。 拒电族-抗拒科技拒电族 ‘拒电族’不用高科技产品,并非出于经济、年龄或教育因素,而是因为他们有意识抗拒某些东西。”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罗森在著作《“拒电族”压力》中说,“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所有高科技产品,而是只用他们觉得必须得用的东西。” 53岁的作家摩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住在英格兰北安普敦,在没有网络、手机、电视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电脑对他来说只是打字机。 摩尔了解有关博客、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等信息,甚至知道有人以他的名义在网上建了个人主页。他也明白手机能带来诸多便利,知道网络电视有数百个频道供人选择,而他听的电台却只有几家,“可我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 与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先上网搜索不同,摩尔选择从书中找答案。他也从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边走边打手机。“外出时不用接电话,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他说。 布拉迪也觉得自己不用电脑挺好,“我确实不需要它”。对于不能通过电子邮件与朋友联络,她说:“如果他们关心我在哪儿,尽可以给我打电话,或者寄信——带邮票的那种,不必非通过网络。” 拒电族-更多自由拒电族 “人们的生活正被无边无际的信息淹没,信息就像看不见的液体,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正尽力控制它渗入的流量。”摩尔这样解释自己为何成为“拒电族”。 但这种生活方式有时让“拒电族”的家人比较烦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41岁的音乐人凯文就常常发愁怎么和弟弟杰弗里联系。38岁的杰弗里是底特律的一名心理学者,他有电脑,半年前才耐不住亲友多年“威逼利诱”而注册了电子邮箱,至今仍每隔数周才上网看一次邮件。 对此,杰弗里解释说:“我并不抵触电子邮件,只是觉得它没什么用。我喜欢与人面对面交流,喜欢听他们说话的音调和笑声,而电子邮件不能带来这些。”杰弗里有手机,不过别人很难联系到他,除非他主动打来。 这让一刻都离不开即时通讯工具的凯文大伤脑筋,但他不得不承认,弟弟似乎更自由,“他出门可以不带手机,我可做不到”。凯文拥有能自动接收电子邮件的智能“黑莓”手机,“我总是时不时查看它,但真有这个必要吗?我从没遇到什么急事”。 布拉迪的室友霍金斯供职于一家网络公司,他说,自己从未考虑帮布拉迪改变生活方式,反而很羡慕她。“我喜欢技术,乐于成为时代先锋,体验新鲜事物,但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另一个‘我’有时会跳出来大喊:‘老天,把我拉出来吧!’对网络、手机这些东西,我真是又爱又恨。” 谈到别人劝布拉迪改变,霍金斯笑言:“他们好像在排着队帮布拉迪了解世界,她却明确表示不愿深陷其中。在这个年代,与他人密切联系非常简单,但你可以选择与众不同的生活,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皮尤研究中心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指出,“拒电族”具体人数目前尚不可知,但确属“稀有动物”。目前,美国18岁到64岁的人中81%是网民,78%为手机用户。 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尤为明显。据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93%的12岁到17岁美国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12岁到17岁年龄段的这个比例为55%,15岁到17岁年龄段的这个比例为64%。他们中不少人在美国流行的校园网络社区Facebook上设立个人档案和页面,通过留言、评论日志等多种方式相互交流,找到和自己志趣相合的人。 拒电族-将成时尚生活在硅谷的萨福预测说:“当人们不想与外界过多联系时,‘拒电族’的行为将成为时尚,那时将有人视‘不联络’为生活信条。”哈里森集团副总裁泰勒认为:“现代人没法与外界割断联系,只要你受雇于人、有人依靠你,或是有孩子在外闯荡,割断联系就不可能。” 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究竟带来什么?泰勒说:“它们使人际沟通更方便,同时也缩小了个人空间。一些人过于依赖它们,对多数人来说,过多联系会成为负担。” 凯文深味这种心理负担。他拥有能主动接收电子邮件的智能“黑莓”手机,“我总是时不时查看它,但真有这个必要吗?” 布拉迪的室友马克。霍金斯也有同感。现年42岁的霍金斯供职于一家网络公司,每天他都要不停与人联系。他说,自己从未考虑帮布拉迪改变生活方式,反而很羡慕她。“我喜欢技术,乐于成为时代先锋,体验新鲜事物,但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另一个‘我’有时会跳出来大喊,‘老天,把我拉出来吧!’对网络、手机这些东西,我真是又爱又恨。” 在这个年代,与他人密切联系非常简单,但你不必非要怎样。你可以选择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 拒电族-回归自然回归安静私属空间 许多人会因为某天忘带手机而颇感失落,甚至焦虑茫然。不时查看手机里的信息、不停刷新电子邮箱查收邮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当我们习惯这些条件反射般的动作时,“拒电族”却对高科技通讯手段高声说“不”。“拒电族”各有不同,有人拒绝使用手机,有人回避电子邮件,有人从不上网,有人干脆不用电脑。更有甚者,以上几样统统不碰。 “这个随时会响的东西搞得我太累了!”身为北京某公司老总的张智一个月前郑重向亲朋好友宣布不再使用手机。“它严重骚扰了我的生活,没有一天不响的,以致我经常产生幻觉,明知关机也总感觉手机在响。” 虽然工作繁忙,但张智分析了自己的日常活动后得出结论:“其实每天需要见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那几个,手机的作用不大,反倒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在抛弃手机的这一个月,张智倍感轻松,应酬少了,休息的时候也少了很多打扰。如果有人有急事找他,可以打电话给他的秘书转达。同时,他会上网并定期查收电子邮件,他说这是因为需要获知足够的信息。 其实,在大都市中生活,完全做到“拒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并不排斥这些通讯工具,只是想多一些安静的私属空间。”天津的小佳应该算是“拒电族”中的温和派。“我没有手机是因为不需要,我认为上班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工作,在家的时候就要好好休息。若有事需要联系,办公室和家里不是都有电话吗?我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随时随地发短信。” 拒电族-交流方式喜欢传统交流方式 有人说“拒电族”以“不联络”为生活信条,但是他们中有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反而认为“拒电”就是为了更好的联络。 北京的郭教授一年前退休后就关掉了手机,也不再上网。“我倒觉得这一年来和亲戚朋友见面的时间更多了。以前有手机、网络,我们也就听个声音,聊个虚拟,现在我们都是上门拜访。”郭教授说朋友间聊天的乐趣就在于促膝长谈,争论也是当面争个面红耳赤才过瘾,可是现在因为这些现代通讯设备,人们反而丧失了这些乐趣。“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没有手机和网络而失去联系的。” 网络提供咨询的便捷使人们更多依赖搜索引擎,而不是书籍。郭教授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用来读书看报:“网络虽然方便快捷,但是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基淀,也减淡了阅读的乐趣。” 小佳说自己很怀旧,不能接受E-mail里字体一致的留言,也受不了点击一下就可以删除所有信息。她觉得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冷漠:“信件不仅起着传达信息的作用,还是情感的承载,多年以后就会积累成精神上的财富。”小佳说从大学起就跟朋友家人通过邮局寄信,每打开一个信封,看到熟悉的字体,心中就会觉得很温暖。 拒电族-自我超脱25岁的小佳对论坛、QQ、MSN这些网络产物不屑一顾的同时,也遭受着同龄人的不解。有人嘲笑她是原始部落出来的动物,也有人说她故作清高。面对这些,小佳只是淡然一笑。“拒电族”隐匿在城市中,虽然可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生活理念。 在美国,“拒电族”也在坚持着绝不“人云亦云”的原则,对此,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阿曼达·伦哈特分析说:“如果你不加入,并不代表你孤单,只说明你不愿迎合这种潮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