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菊花之约
释义

含义

比喻坚守信约,同尾生抱柱。

典故由来

典故其一

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叫范巨卿,上京赶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栈里动弹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过人,对他不闻不问,幸好客店里住了另一个赶考的书生,名叫张元伯说:“生死有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他亲自为他精心调理医治,不久范生痊愈了,却耽误了二人的考期,范生对此甚表内疚,二人就此结为兄弟 。

后来范巨卿辞别张元伯返回故里,当时黄花红叶装点秋光,正是重阳佳节,便定下菊花之约,约定来年今日再相聚,把酒赏菊。

转眼一年过去了,又到九月九,一大早起来,张元伯便打扫草堂、遍插菊花、宰鸡备酒,家人说不必着急,路途遥遥必不定期而至,来了再杀鸡也不迟。张元伯不听,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太阳落山了还不见范聚亲的影子。家里人都以为范巨卿不会来了,劝他吃了早点歇息。张元伯仍是不信,独自等到半夜。

不久范生真的来了,二人相聚甚是欢悦,只是面对酒菜范生不食不语。张元伯问其缘由,范巨卿说,兄弟我其实是鬼。去年回到故乡,考试未成便做起生意,日日繁忙竟忘了约会之事,到了九月九想起菊花之约,已经迟了,听古人说,人不能日行千里而鬼可以,便拔剑抹了脖子,乘阴风前来赴约。

典故其二

江户时代,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中有一段:赤穴和丈部两个人交情甚密,相约在某月某日共赏菊花。赤穴在应约当天被领主困禁在城里,无法成行,在左思右想之下,他为了成全许诺,剖腹自杀,一鬼魂行千里而赴约,达成了自己的诺言。

播磨国加古驿有个儒生,叫丈部左门。左门安贫乐道,平日以书为友,不喜欢理财治家。丈部的母亲贤如孟母,终日纺纱织布,以此维持生计,督促丈部读书上进。丈部的妹妹嫁给本乡的佐用家。那佐用氏家境巨富,因敬慕丈部母子贤德,所以娶其妹为妻,两家结为姻亲。结亲以后,佐用氏经常托故馈赠丈部,丈部自思: “怎能为自己而累及他人!”所以每每执意不肯收受,婉言相谢。

一天,丈部去拜访一个同乡。二人谈古论今,兴致正浓,忽听到邻房传来一阵痛苦呻吟之声,丈部询问主人缘由,答道:“几天前一位看似从西边来的人自称在旅途中与同伴失散,请求在这里借宿。来人看上去气度不凡,颇有武士风度,便留他住下了,不料,那客人当晚突然大发寒热,有三四天卧床不起了,至今病情不见好转,又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人,实在叫人作难。”

丈部听了道:“这真是不幸的事,难怪你忧愁不安。再说那客人染病困于旅途,举目无亲,痛苦焦虑必定加重病情,我去看看他。”

主人连忙劝阻道:“听说瘟病容易传染给别人,连家童仆人我都不许靠近他,怎么能让你进去,万一传染上疾病可不得了。”丈部笑道:“古人云,死生有命。我等岂能尽信瘟病传染那种愚昧之言。”说罢便拉门入室,但见那人正如主人所说,不是一般的人。只是他面黄肌瘦,病体沉重,躺在一床破被上,眼望着丈部,口中求道:“能不能给我一口水喝?”

丈部上前安慰道:“君子勿忧,我一定竭力救你。”随即与主人商量一番,亲自开方调制,煎药喂服,又煮粥给他吃。丈部看护这病人如同骨肉同胞,尽心竭力。

那武士深感丈部情义深重,泪流满面地说道:“君子如此精心照料我这异乡游子,日后定当以死相报。”丈部劝道:“大凡传染病都有一定的疫期,只要过了这个期限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我会每天来照顾你的。”

却说病人承蒙丈部精心看护,病势日渐好转,心情也舒畅了许多。他十分感激丈部难中相救的情意,向主人致礼道谢,在打听了丈部的身世后,也说出了自己的身世:“我是出云国松江乡人,姓赤穴,名宗右卫门。因略识兵书阵法,被富田城主盐治扫部介聘为军师。后又任命为密使,差往近江佐佐木氏纲府中。这时,富田城原领主尼子经久纠集山中党,在除夕之夜突然向富田城发起进攻,扫部介大人城陷战死,出云本是佐佐木氏纲的领属国,扫部介大人代为守护,于是,我劝谏佐佐木扶助三泽、三刀屋等豪族讨伐尼子经久。谁料想,佐佐木却是个外强中干的懦夫,他不但不听我的劝谏,还阻止我的行动。我想与其委身于尼子经久,客居异乡,不如早日返回故国,便逃了出来。不料行至此地,一病不起,承蒙君子深情厚意,救我于危困之中,今生定当以死相报。”

丈部说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并没有施恩图报之意,望君好生养息。”

承丈部盛情厚意,又经数日调养,赤穴病体痊愈。

这些日子,丈部如遇知音良友,与赤穴朝夕倾心交谈。言及诸子百家、兵法布阵时候,赤穴无不精通。因此二人更是情意相投,终于结拜为兄弟。

赤穴年长五岁,为兄,受了丈部礼拜。赤穴对丈部说道:“我自幼父母双亡,孤独一人,贤弟幸有老母在堂,贤弟母即我母,可容兄弟登堂拜见。不知老母能不能接受我的一片孝心。”

丈部听了欢喜之极,道:“老母平日常为小弟孤独一人忧虑,今日若是将兄长的诚意转告母亲,她老人家见你我结为兄弟,一定会因此延年益寿。”于是丈部带赤穴来到家中。

丈部之母迎到门外,欢喜地说:“我儿不睬,所学不合时宜,因而难遂青云之志。若不见弃,今后望以兄长之谊多加指教。”赤穴行了拜见大礼,说道:“身为武士以义为重,功名富贵何足挂坏。今蒙义母见爱,又受贤弟敬重,哪里还有其他奢望。”后来,赤穴便在丈部家中住下了。

光阴荏苒,眼见尾上樱花开而又谢,清凉的海风从海上吹来,不觉已到初夏时节。

一天,赤穴对丈部母子道:“当初我由近江逃出本是为了回到出云看看,没想到在此逗留了这么长时间,请容我暂时回乡探望,过几天就回来,专心侍奉老母,以报厚恩。”丈部问:“不知哥哥此去,几时回来?”赤穴答道:“日月如梭,最迟不过今秋。”丈部又说:“既是今秋,望哥哥定个日子,以便到时迎候。”赤穴答道:“那就定在重阳佳节吧。”丈部说:“一言为定,哥哥切莫误了日期。到时小弟将备下菊花一枝,薄酒一樽,恭候兄长。”兄弟二人又叙了一番惜别之情,赤穴便出发回到出云国去了。

且说时光如流水一样过去,林中茱萸染上了红色,篱下野菊盛开,转眼已是九月。重阳这天,丈部早早起来,洒扫了草堂,又在瓶中插了两三枝黄白菊花,倾囊置备酒饭。

丈部老母道:“出云国远在山阴道尽头,有千里之遥,赤穴今日未必能赶回,且等赤穴来后,再预备酒饭也不迟。”丈部道:“赤穴是极重信义的武士,绝不会误约。如果等赤穴来后再匆匆忙忙备制酒肴,岂不羞愧?”于是沽来美酒,将鲜鱼等一一备于厨下。

重阳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过往的游客川流不息。听到有人说:“今日正巧某大人进京,真是买卖兴旺的吉兆。”又见两个装束一样的武士,长者有五十左右,对着二十来岁的少年唠叨着:“海面风平浪静,今早若在明石港上船,现在早到了牛窗港了,你一个年轻壮士竟如此胆小如鼠,致使枉费了许多旅费。”那位年少者辩解道:“主公大人进京时,从小豆岛乘船至室津,曾遇恶风险浪。一想起人们所讲的那种险情,谁都会发怵。别责怪了,到那边鱼桥,请你吃碗荞麦面。”另有一驮夫满腹怒气拍着鞍子喝道:“这匹该死的马,竟闭着眼打盹儿。”

天色已过正午,依然不见赤穴踪影,到了夕阳西下,赶着投宿的行人也加快了脚步,丈部还呆呆地望着路上,如醉如痴。

老母对丈部说:“即使人心不像秋天那样易变,所约菊花盛开之日也未必就是今天。如果他诚心归返,即便是到了时雨季节也算得是信守前言,有什么可抱怨的?不如进屋歇息,待明日再看吧。”丈部无可奈何,只好先安顿老母睡下,又怀着一线希望走出户外。只见银河高悬,残月清清,孤影倍增凄凉。传来几声犬吠,海岸波涛轰鸣如近在足下。

月光渐渐隐到山后,丈部正欲进屋关门,忽然看见朦胧有个人影随风飘来,觉得十分奇怪,定神再看时竟是赤穴宗右卫门。

丈部惊喜万分,高兴地说:“小弟从早晨等到深夜,可喜哥哥果然不负前约。快请进屋吧!”见赤穴只是点头,并不答话。丈部请赤穴面南坐下道:“因哥哥回家已晚,老母等得焦急,说是等明日再见面吧,就入室就寝了。让小弟去唤醒她。”赤穴摇头阻拦,仍不发一语。

丈部说:“哥哥夜以继日地赶路,身心劳困,且饮一杯酒,再去歇息。”说罢便温酒,将菜肴端上桌来,赤穴以袖掩面,似有厌恶腥味之状。丈部说:“水酒粗肴,虽不足以款待兄长,但却是兄弟的一片诚意,请兄长不要拒绝。”

赤穴仍不答话,只是叹气。片刻之后,赤穴终于开口说道:“贤弟如此诚心相待,岂有嫌弃之理。事到如今,不再相瞒,我当以实相告,贤弟切莫惊恐,我已非阳世之人,而是污秽之灵,现为阴魂显形前来践约。”

丈部听了大惊:“兄长为何出此怪言,这一切并非梦幻呀。”赤穴说道:“与贤弟分别后,一路回到故乡,故国人大都屈从于经久的权势,而忘却了盐治时的恩惠。一日前往富田城内,访晤堂弟赤穴丹治。丹治向我陈述了形势厉害,并引见城主经久。后来权且听从丹治劝说,留下仔细观察经久为人。经久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且善领兵率将,但为人却多疑善忌,并无心腹家臣。思想久居无益,便告治经久与兄弟有菊花之约,说明将要出城之意。经久听了,面露愠色,下令丹治禁止我出城,直至今日若不如期赴约,贤弟会把我看成什么样人了?左思右想,无计逃脱,常闻古人云:‘人不能行千里,魂能行千里。’想到此便剖腹而死,今夜魂驾阴风,特来赴菊花之约,万望贤弟怜兄至忱。”说到这里,泪如泉涌。又道:“今日就此诀别,望贤弟多多孝敬老母。”说罢起身,一晃即不见踪影。

丈部急忙上前阻拦,只觉一阵阴风扑面,两眼漆黑,不辨方向,跌倒在地上,放声恸哭。老母惊醒过来,只见堂上摆满酒菜,丈部倒在地上。老母慌忙把他扶起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丈部只是呜咽不已。老母说道:“因赤穴失约难道就如此怨恨,如果明日他来,照样可以要他解释失约的原因嘛!我儿怎能这么糊涂无知。”过了半晌,丈部才答道:“兄长方才特来践菊花之约。儿以酒肴相让,兄长再三推辞,最后道出真情。因种种原因,眼见不能践约,于是剖腹而死,阴魂千里而至。说罢便不见踪影。请莫怪孩儿适才放声痛哭,惊动老母。”说罢又流下泪来。老母道:“人说囚人梦赦,渴人梦浆,我儿想必也是如此,应该静下心来歇息才是。”丈部摇头道:“孩儿所说绝非梦话,兄长方才真的来过。”说着,又放声大哭。此时老母也不再疑惑。这一夜,母子二人相对啜泣,直到天明。

第二天,丈部拜别老母:“儿自幼寄身翰墨,于国未能尽忠,于家未能尽孝,真是徒生于天地间一场。兄长为信义捐躯,今日孩儿决意前往出云,收殓兄长遗骨以全大义。母亲当善自保重,容孩儿就此别过。”老母道:“我儿此行,务必速去速归,以免老母挂念,万万不可逗留过久,使今日之别成为用绝。”丈部道:“虽说人生就像水上泡沫,朝夕难保,孩儿一定尽快归来。”遂挥泪拜辞老母,离家而去。又到佐用家,托付了老母之事。

赶路途中,丈部饥不择食,寒不添衣,合目便在梦中哭唤赤穴,整整走了十天,赶到富田大城。

丈部先到赤穴丹治府邸,通报了姓名。丹治出迎,疑惑不解地问道:“并无鸿雁传书,何以得知?真是怪事。”

丈部答道:“武士不论富贵荣华,只以信义为重。兄长宗右卫门重一言之诺,不惜自尽,游魂千里赴约。为报兄长信义,我日夜兼程来到这里,以平日所学所识来问你,昔日魏国宰相公叔座染病在床,魏惠王亲往探视,握着公叔座的手问道:‘万一宰相百年之后,国事将托何人?希望告知寡人。’叔座是这样回答的:‘商鞅年少具奇才。王若不用此人,宁可杀之而勿使出境。如使其往他国,必为后患。’魏惠王走后,叔座私下对商鞅道:‘吾向魏望荐你,而王似有不许之色,又告王曰:弗用当杀之。此乃为先君而后臣。速往他国,以免被害。’丹治,现将此事与你和宗右卫门相比,又怎么样呢?”

丹治低头无言以对。丈部上前又道:“兄长宗右卫门不忘盐之旧恩,拒绝侍奉经久,可称得上是义士。你今天背弃旧主盐治,投靠经久,不是真正的义士,兄长重菊花之约,舍命千里赴约,信义极重。而你献媚于经久,非难骨肉之兄,使兄长死于非命,信义何在?纵有经久拦阻,也应念骨肉之情,效叔座商鞅之谊,以尽信义。你只图私利,全无武士之德,实乃经久家风。这样兄长又怎能久居此地?我如今为了信义,将你的臭名留于后世。”说时迟,那时快,丈部拔刀劈向丹治,趁家臣手下慌忙之际,急逃出门。

据传,尼子经久闻知此事,有感于赤穴和丈部这对兄弟情义至深,并未进行追逐。这么看来,万不可与轻薄之徒结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