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就业留级生 |
释义 | 就业留级生是指日本大学毕业生为了避免成为失业“浪人”,更重要是为保住“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而采取留级的方式逃避就业。 数据调查2009年2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一个求职者集会上,大学生们振臂高呼,互相鼓励并为自己加油。 据《读卖新闻》2010年7月最新公布的“大学实力”调查结果,2009年度(2010年3月毕业)的56.8万名大学毕业生中,至少有7.9万人选择了“留级”,比例高达七分之一。此项调查以日本全国735所国立、公立和私立4年制大学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2009年度的预定毕业生数与实际毕业生数之差高达7.9万。 针对这个数字,《读卖新闻》继续以20所主要大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因为退学、留学和死亡等造成未毕业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第二,所有留级者基本都是求职活动不顺利。第三,因成绩不佳留级的现象集中在第三学年。由此得出结论为7.9万名留级生均属“就业留级生”。 据日本政府机构的统计,2010年共有3.1万名毕业生在未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按期毕业,再加上目前查明的7.9万名“就业留级生”,失业“浪人”总计为11万人。 留级原因企业在招人时更多喜欢“应届毕业生”。虽然日本政府在2007年的就业指导中把“努力招收往届毕业生”定位为企业义务,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调查显示,有59%的企业根本没有录用往届毕业生的计划。 在就业形势严峻及企业喜欢“应届”的背景下,“留级”的现象自然开始增多。不过,虽说保留一年学籍,明年仍可作为“应届生”求职,但后果则是明年的“应届生”人数暴增,就业竞争更趋惨烈。与其说留级是缓兵之计,不如视为权宜之计更恰当些。 大学面临的问题“留级生”多了令在校学生数量增多,甚至超过限定人数,是个问题;不让学生留级,则本校毕业生就业率会很难看,问题更大。在大学“全入”时代,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脸面,更直接影响到生源数目。 为了提高本校的就业率,日本的大学在帮助学生就业问题上费尽心机。有的大学动员所有教职员工收集就业信息,并派遣教师陪同学生参加企业面试;有的则推出“应试宝典”式的试题对策,以应付企业考试;有的在校内组织模拟面试,增加学生的现场经验;有的学校举办各类公务员、会计师、律师等资格考试辅导班,以助学生拿到各种资格证,增加求职资本。 同时,部分大学对毕业生的留级采取宽容态度。一些学校还采取削减学费等优惠政策。东京成蹊大学采取“毕业延期学费减半”制度,今年春天选择留级的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30%。北九州市立大学对“就业留级生”只收取正常学费的四分之一。 不过,还有相当多的大学对于是否应采取支援留级生的制度感到困惑。因为每年留下大量的学生延期毕业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