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鲤灯舞 |
释义 | 简介在莆仙古老民间艺术中,九鲤灯舞可称莆仙戏近亲,均被誉为“南戏活化石”遗存。近年来,它以特有古风乡韵独步全国民间艺坛,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史家考证,九鲤灯舞最初源于唐代“百戏”,脱胎于莆田民间元宵节舞灯,成形于宋元,兴盛于明清。九鲤灯舞能留存至今,还得归功其严格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家族言传身授。如今的荔城区黄石镇沟边村,就较完整保存传承这一莆仙民间艺术瑰宝。 九鲤灯舞因九种鱼灯组成而得名,主要表现水族们抢龙珠、跃龙门情景。然而,这九种鱼灯实际上是九种水族灯,鲤鱼只是其中一种,还包括蛟龙、鳖鳌、鲈鱼、鲡鱼、鲤鱼、鲫鱼、金鱼和花鱼。鱼灯肚底装有木柄,供舞者舞动,鱼灯内点燃烛火,灿烂绚丽,鱼灯用料、造型、装饰、制作均按古制。 九鲤灯舞整套舞蹈亦有特定身步、技巧、阵法和程序;配乐则以打击乐为主。舞队以手持鱼灯的九人为主,并配有五人手持火把,四人肩扛龙门。这些舞者身穿古代服饰,足裸各系两只小铜铃。整套舞蹈分五段表演: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跃龙门。舞者随着打击乐节奏舞动,模仿不同水族游动姿式,时而嬉戏,时而争抢,时而跳跃,不断变换动作和阵形,粗犷而不失细腻,明快又兼有舒缓,既有打击乐之热烈奔放,又有足铃声之轻快悦耳。而闪耀的鱼灯还间以鞭炮火把,场面红火,情趣盎然,生动展现莆仙古老民间艺术魅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有关部门加强九鲤灯舞艺术挖掘、整理和保护,专门建立资料档案。同时,将沟边村民间老艺人陈金龙、陈文水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鼓励、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活动,传授后学,让这一莆仙民间舞蹈奇苑重焕青春,代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莆田市的沟边“九鲤灯舞”榜上有名。 九鲤灯舞源于唐代“百戏”,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杂剧和歌舞表演,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清朝张澍辑的《三秦记》载:“每岁季春,有黄鲤鱼于海民数月,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民间根据“鲤鱼跳龙门”这一传说,取鲤为代表,并舞弄9种鱼灯,故有“九鲤灯舞”流传下来。 莆田市黄石镇和平村沟边自然村的“九鲤灯舞”,成于宋元,盛于明清。据介绍,所谓九鲤,并非都是鲤鱼,而是9种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等9种。九鲤之中,蛟为首位,蛟率鱼飞。九鲤灯舞就是根据这9种水族的特定外形,扎制成9种不同的鱼灯。沟边的九鲤灯舞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目前全国少有,每种鱼灯肚下中间装上木把,灯内点上洋油蜡烛,舞者着古装,脚穿草鞋,手持鱼灯,另有5人手持5支火把,4人肩扛龙门一座待后,随着时缓时疾的锣钹鼓打击乐的节奏,在双龙珠的诱引下,进行“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5个程式的舞蹈演绎。 沟边九鲤灯舞的道具制作和舞蹈口诀都是家族式身教口授传承下来,从不外传,因此,能跳九鲤灯舞的人很少,而且沟边九鲤灯舞以前很少出村表演。据九鲤灯舞传承人、65岁的陈文水介绍,长期以来,九鲤灯舞一般在“龙”年才举行一次,出村表演的次数更少。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艺的重视,沟边村的老艺人们希望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这种舞蹈,并从中获得快乐。村里目前有陈文水和82岁的陈金文两位老人被省里定为九鲤灯舞传承人,他们不顾年老体迈,与村里的其他老艺人一道,组织成立了3支九鲤灯舞队,其中一支是女子灯舞队,经常出村参加文艺踩街、文艺赛事调演等,通过精彩的表演,为世人揭开“沟边九鲤灯舞”的神秘面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