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组织的治理逻辑
释义

本论文除导论外,主要为两个部分,即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内容:以私人所有权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理论逻辑。下篇主要内容:以国家所有权为交易基础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理论逻辑及其案例研究。

作者:吴剑辉 著

ISBN:10位[7501771359]13位[9787501771356]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1

定价:¥27.00元

内容提要

经济组织是人们之间交易的一种契约联结,其交易的对象为生产要素。这种交易为人们借助生产要素的让渡而进行的权利让渡,而经济组织治理的本质就是在权利让渡过程中对剩余控制权进行分割和界定,以达到激励和约束等目的,从而实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本论文除导论外,主要为两个部分,即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内容:以私人所有权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理论逻辑。下篇主要内容:以国家所有权为交易基础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理论逻辑及其案例研究。对经济组织治理逻辑问题研究,论文认为要回答四个问题:经济组织治理生成机理、经济组织治理本质、经济组织治理演进规律、经济组织治理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治理理论逻辑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

论文构建了一个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资本所有权与所有者——企业所有权与剩余权利——参与者之间博弈——竞争规则与产权制度——企业产权结构与组织效率。由于人只具有有限行为能力,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属性特性和产权特性决定了所有者在交易过程中不可能达成完全契约,因而存在剩余权利,当需要通过权威的方式达成对剩余权利的分割时,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生成。而经济组织治理本质是如何对经济组织所有权(剩余权利)进行有效的分割,经济组织所有权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必然成为参与者竞争的目标,参与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达成的博弈均衡就成为一种竞争规则,也同时是一种产权制度。在以私人所有权为交易基础所形成的经济组织中,其基本的竞争规则或产权制度为资本特性产权制度。资本所有权结构就成为这种所有权分割中的内生决定性因素。假定知识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性,知识的获取需要个人耗费学习力资源去获取,学习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个体拥有差异性,在保证认知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共同知识的支撑下,认知主体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将是一种专业化知识积累。在交易费用很高昂的情况下,认知主体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中要获得在空间和时间上互补性知识的支持将不再可能,而经济组织就成为一种解决知识时间和空间互补性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人们在经济组织中进行着专业化知识积累。在经济组织专业化分工生产中不断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这种专业化知识积累将改变经济组织资本结构,从而决定着经济组织治理演进的路径。如何把资本特性产权制度更好地落实到参与者产权的有效行使上,这就需要一系列经济组织治理实现机制。经济组织治理实现机制分两个部分: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包括三个部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外部治理机制也包括三个部分: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

国有企业按形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技术上说,在界定成本约束下,技术层面上界定的物品有价值属性的具体归属关系,即私人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另一种是从政府行为因素上来说,政府通过暴力优势把所有权区域中的私人所有权资源强行纳入到了公共领域中,从而形成了国家所有权。它是一种模糊产权,是政府故意将私人物品的_些有价值属性留在政府制造的公共领域中,致使物品的一些有价值的属性的最终控制权具有不明确性。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国家,在这个转型时期,这种国家所有权中的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第二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研究。在以国家所有权为交易基础形成的国有企业中,其基本的竞争规则为等级产权制度和身份产权制度。在转轨经济中,资本特性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中成为一种边缘产权制度而起作用,推动企业绩效改进,但在国家控股条件下,等级产权制度和身份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不会变。其治理实现机制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有两种机制: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

不同的产权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到经济组织成本问题:(1)产权主体在获取资源时的竞争方式不同。(2)产权主体面临着不同的约束和激励。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面临着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也明显的低于私营企业。论文通过案例研究也证明了这些。

本论文以经济组织治理逻辑问题为切入点、制度为主线,结合现代经济学的多种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分析方法、产权分析方法、国家理论以及委托一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资本所有权——企业所有权与剩余权利——参与者之间博弈——产权制度——组织效率”分析模型,提出了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面临着更严重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是一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从而决定着企业经济绩效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案例研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吴剑辉,男,博士。1973年3月出生于湖南沅江市。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所讲师。2001年在云南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

目录

序言

内容提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背景与问题

1.2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理论与实践的回顾

1.3.1 经济组织治理理论思想渊源

1.3.2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1.3.3 公司治理理论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内容安排

上篇

2 经济组织治理生成

2.1 资本及资本特性

2.1.1 作为生产函数的经济组织

2.1.2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2.1.3 人力资本特性

2.1.4 非人力资本特性

2.1.5 经济组织含义

2.2 经济组织治理生成

2.2.1 经济组织治理生成框架图

2.2.2 基本假设

2.2.3 框架说明(1):资本特性与交易

2.2.4 框架说明(2):交易属性与合同的不完备性

2.2.5 框架说明(3):公共领域与剩余权利

2.2.6 框架说明(4):交易属性与隐含的签约过程

2.2.7 框架说明(5):经济组织治理问题

2.3 财产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和企业产权

2.3.1 概念上的比较

2.3.2 从治理角度的分析

2.3.3 经济组织治理逻辑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

3 经济组织治理本质

3.1 权利的性质

3.1.1 早期学者的观点

3.1.2 团队生产理论

3.1.3 不完全合同理论

3.1.4 权利的性质

3.1.5 经济组织治理的本质

3.2 剩余权利和竞争规则

……

4 经济组织治理演进

5 经济组织治理实现机制

下篇

6 国有资产特性

7 国有企业治理

8 经济组织治理问题实证研究

9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