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近卫坦克第48旅 |
释义 | 近卫坦克第48旅即瓦普尼亚尔卡—华沙坦克旅(曾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1942年6月,组建于沃罗涅日,番号为坦克第109旅。下辖坦克第309、第310营,摩托化步兵机枪营,反坦克炮连和高炮连及其他直属分队。 近卫坦克第48旅1942年6月16日,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坦克第16军(1944年11月20日改称为近卫坦克第12军)编成内,开始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在该军编成内转战各个战线,直到战争结束。1942年6—7月,在沃罗涅日方向参加布良斯克方面军防御战役,8—11月,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后在顿河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编成内,于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参见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合围德军重兵集团过程中,在顿河方面军第24集团军编成内作战。1943年2—3月,该旅在中央方面军的坦克第2集团军编成内,参加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上的进攻。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全旅官兵表现极为英勇顽强。所属部队在德军第9集团军主要突击方向担任防御时,与坦克第16军其他兵团共同作战,粉碎了德军在奥利霍瓦特卡地域突破苏军防御阵地的一切企图。在方面军部队转入反攻后,参加奥廖尔进攻战役,尔后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 1944年2月参加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坦克第2集团军编成内,位于合围对外正面担任打援,抗击德军的突击。在乌克兰第2方面军实施的乌曼—博托沙尼进攻战役中连战皆捷。尽管道路缺乏和春季泥泞不堪,坦克兵仍能迅速向前推进。3月10日与其他部队一起首批冲进乌曼城,3月12日强渡南布格河;3月15日,收复德军坚固设防的防御枢纽部——火车站和瓦普尼亚尔卡城,为此被授予瓦普尼亚尔卡旅荣誉称号。该旅继续发展进攻,强渡德涅斯特河,3月末,进至苏联国界,在法列什特地域强渡普鲁特河,攻占了罗马尼亚境内许多居民地。在上述战斗中功勋卓著,荣获红旗勋章(4月8日)。7—8月参加卢布林—布列斯特进攻战役。战役过程中,与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其他兵团协同作战,解放波兰的登布林(7月25日),为此,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8月9日)。 1944年8月12日起至战争结束,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部队(近卫第8集团军,第61集团军,先后两次在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编成内作战。由于全体官兵在对德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超的军人技能,改称为近卫坦克第48旅(1944年12月1日),又因胜利完成解放华沙的各项战斗任务,荣获华沙旅荣誉称号(1945.2.19)。1945年柏林进攻战役中,在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编成内顺利作战。在施塔尔加德(什切青旧城)以东连战皆捷,为此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4月26日),又因在攻克柏林战斗中战功卓著,荣获列宁勋章(6月11日)。战争进程中,全旅有3000余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5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历任旅长1942年6月—1943年4月为阿尔希波夫中校(1942年8月23日晋升为上校),1943年4月—1944年4月为巴布科夫斯基上校,1944年4—6月为巴济列耶夫中校,1944年6月一1945年4月为马卡罗夫中校,1945年4—5月为扎罗夫上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