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近卫骑兵第6师 |
释义 | 即格罗德诺骑兵师(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红星勋章的近卫红旗帕尔霍缅科格罗德诺骑兵师),1920年2月组建,番号为骑兵第14师。 近卫骑兵第6师 编有骑兵第79、第80、第81、第82、第83和第84团。 组建后,在帕尔霍缅科指挥下参加了对波兰白卫军的多次战斗,粉碎了马赫诺匪帮和盘踞在克里木的弗兰格尔将军的军队。1921年称迈科普骑兵第14师(11月30日),1924年9月1日改称青年共产国际迈科普骑兵第10师。为纪念工农红军建军十周年,表彰该师在国内战争中的战功,1928年2月29日,授予骑兵第14师革命荣誉红旗。1930年3月2日,称帕尔霍缅科青年共产国际骑兵第14师。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1934年12月27日的决定,授予该师红星勋章。1939—1940年参加苏军向西乌克兰和比萨拉比亚的进军。为纪念骑兵第1集团军组建二十周年,表彰骑兵第14师在捍卫国家和军政训练中的卓越战功及优异成绩,授予列宁勋(1939.11.17)。 战争开始前夕,驻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拉武塔城,辖哈鲁潘骑兵第31团、波德盖采夫骑兵第76团、阿普舍龙骑兵第92团、杜布诺骑兵第129团和坦克第29团。1941年6月23日,在克列梅涅茨地域占领防御,6月26日首次投入对德军的战斗。在此次战斗中,各部队击毁坦克17辆,歼德军官兵近300人。在西南方面军的骑兵第5军编成内,于杜布诺、别尔季切夫、塔拉夏、科列斯尼科夫、奥波什纳地域,参加了对德军的反突击和反冲击。由于全体官兵发扬了英雄主义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改称近卫骑兵第6师(1941.12.25)。1942年在近卫骑兵第3军编成内(在该军作战直到战争结束),于叶列茨方向、希格雷、哈尔科夫地域、顿河和斯大林格勒城下连战皆捷。 1942—1943年间的冬季,在顿巴斯参加南方面军实施的进攻战役。1943年5月,与近卫骑兵第3军其他各师调往新、旧卡利特瓦地域,编入草原军区。9月在西方面军编成内于斯莫连希纳实施进攻战斗,尔后参加收复白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战役。由于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并发扬了英勇顽强精神,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12.21)。1944年白俄罗斯进攻战役中,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奥斯利科夫斯基中将所指挥的骑兵机械化集群(7月14日起转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编成内,所向披靡,节节胜利。全师近卫官兵奋战36昼夜,边打边进,推进770公里,与其他兵团和部队共同解放居民地268处(其中包括莫洛杰奇诺、利达、格罗德诺),歼德军官兵5000余人,摧毁敌大量军事技术装备,缴获甚丰。因在收复格罗德诺城(7月16日)战斗中战功卓著,获得格罗德诺师荣誉称号(1944.7.25)。 全师指战员在白俄罗斯境内多次战斗中,树立了英勇顽强、坚决果敢的榜样。例如近卫骑兵第23团某连,在奥夫钦尼科夫大尉指挥下首批突入格罗德诺郊区,进至涅曼河渡口,切断了德军退路。奥夫钦尼科夫虽已负伤,仍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斗。为表彰他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指挥机动灵活,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在解放波兰和歼灭东普鲁士德军重兵集团战役(参见东普鲁士战役)中,全师官兵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编成内奋勇杀敌。1945年1月22日,与近卫骑兵第3军其他兵团和第48集团军步兵第73师协同作战,攻克阿伦施泰因(奥尔什丁)城。1945年4月中旬起,该师进入德国领土作战,在易北河畔结束了它在战争中的战斗历程,5月2日在维腾贝格西北与美国盟军部队会师。因在战争结束阶段表现了勇敢顽强和英雄主义精神,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6.4)。战争年代,全师有数千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5名军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战争时期历任师长:1941年6—11月为克留琴金少将,1941年12月—1942年12月为别洛戈尔斯基上校,1943年1月至战争结束为布里克利少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