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禁制令 |
释义 | 禁制令是指判令其在管制或者缓刑期间不得从事特定活动,不得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不得接触特定的人。 禁制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制令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制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两个月。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制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最短期限的限制。 禁制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违反禁制令的,对管制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对缓刑犯则撤销缓刑。 禁止进入的场所(主要基于犯罪诱因) 1 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3 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4 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禁止禁止接触的人(主要基于被害人的保护) 1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3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4 禁止接触同案犯。 5 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适用于管制犯和缓刑犯。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禁制令不仅适用于刑事诉讼案件,还常常适用于民事案件中的紧急事项处分。比如制止某个侵权行为,制止无监护权的父母一方接近未成年子女,制止盗版侵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制止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等等。不过禁制令作为一项各国普遍采用的诉讼制度目前尚未被中国的诉讼立法所采纳,因此中国内地的诉讼制度至今尚无禁制令的明确规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