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刚坐 |
释义 | 概论金刚坐 “金刚坐”为金刚跏趺坐的略称,亦称“结跏趺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的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云:“结跏趺坐,约有二种,一日吉祥,二日降魔,几[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从左趾押右股,此即右押右(疑左字),手亦左居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若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门,即传吉祥为上降魔坐有时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跃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是故如来,常安此坐。”按今印度佛菩萨像,几于全部为吉祥坐,且如上所述,假若如来在菩提树下,纵手结降魔印,亦不是降魔坐,而仍为吉祥坐。结跏趺坐,为最安稳之坐法,且为佛家取道之方,所以坐法中,此坐最为重要。《大智度论》卷七有云:“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此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关此,《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记之尤为明白。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跏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过克伽沙数量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严顺善品故,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昏睡,唯结跏(趺)坐无斯过失。……”结跏趺坐,意义极多,归纳言之,大概不外“五因缘”。《瑜伽师论》卷三十中云:“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跏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侧顺生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己,极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换言之,即结跏趺坐,第一摄身轻安;第二能经久不倦;第三外道皆无;第四形相端严;第五为佛门正坐。此即所谓“五因缘”也。依“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句观之,此坐系坐于床上、地上、座上等,即随所有而坐,不另设施。《宝雨经》卷八所谓“随敷坐”,不外是也。所以 结跏趺坐,不一定坐于座上,坐于床上,甚至地上亦有之,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为吉祥坐,即在地上者也。现今佛像,结跏趺坐,皆在座上,即狮子座(详下),原为后人虔诚敬心,特别设置。结跏趺坐,固可随遇而安。(摘自黄现璠撰《印度佛教坐俗之研究》(上),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第二十六期,1941年7月23日;又载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151-15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瑜伽动作--金刚坐基本方法由身体如金刚一样坚强不动修炼坐功而名。姿式:两腿合并,跪地,臀部坐于两脚之间,稍离开地面,以便伸腰,脊柱伸直,腰稍上提,松肩,颌稍收,眼半闭,均匀呼吸,坐3-5分钟,然后,臀部从金刚坐姿式落在地上,同时两膝分别摆在地上,上身稳稳地倒下,最后复原坐式。坚持练此功,腿,腹、胸,颈部紧缩的肌肉等会得到充分伸展,整个内脏肌肉也会得到极好的刺激,感到舒适,此功练完后,两腿先后伸直,全身放松,仰卧休息。 益处(1)身安稳:诸坐法特别是七支坐法,能安身制气:跏趺以调入息,端坐以均体温;直坚脊椎,放松膈膜,可使灵气遍及全身;曲颈如钩,以出息;舌上颚,注视前方,可使由空气摄入之灵力注入中脉;五种灵息,即上行、下行、平行偏行、命根之气,自空中摄入,安于中脉,可得身安,可除疾患。具体说:跏趺而坐,可使下行气易入中脉,除却烦恼;手印置脐下,可使平行气易入中脉,除却烦恼;曲颈如钩,可使上行气易入中脉,除贪烦恼;舌舐上颚,可使命根气易入中脉,除去烦恼。 (2)口安稳:诸坐法特别是七支坐法,能安口制息:寂静无声,呼出陈息,吸入新息,得口安稳;口安稳,泛指五官,对五官引起之印象,不说明,不说非,因若说是非,即落两边而非中道;只有中道观才能心不动,脱离妄念,进入禅定之寂静状态,这种状态,如睡眠中之婴儿,最为安稳,而非昏沉,切不可误认昏沉是禅定。口安稳实际上是感觉器官的最佳功能状态即健康。 (3)意安稳:诸坐法特别是七支坐法,能安意制心:修炼定坐者,应不想过去,未来,不想现在正从事禅定,如不能稳心安意以入定;禅定中所持空有观应是非有非空,真空妙用,有无双照,妙契中道;制心一处,心不外驰;心不外驰者,含有心、口、意三者充分清净之意。接诸此中之瑜伽行法,身、口、意三者互相倚托,不可分离。意安稳是精神的最佳状态。 (4)四安稳:瑜伽认为,不断修炼坐法,可使生命得到全面安康稳健:练坐安身,可控制身体,使之无疾;练坐安口,可控制感官,使之无恼;练坐安意,可控制精神,使之无患;不懈持练,守护三方,使命寿延。因此,身健、口悦、意清,命久即为修炼坐法的四安稳效能。用现代语言表达,炼坐能使生命健康,心身安泰,祛病益寿。 注意事项(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正确姿势与方法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 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 8.完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