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角镰鱼 |
释义 | 学名:Zanclus cornutus 别名/俗名: 中文科名:镰鱼科 最大体长:23 cm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及东太平洋区,自非洲东部到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群岛,南到罗得豪及拉帕岛;包括密克罗尼西亚。 型态特征:体极侧扁而高。口小;齿细长呈刷毛状,多为厚唇所盖住。吻突出。成鱼眼前具一短棘。尾柄无棘。背鳍硬棘延长如丝状。体呈白至黄色;头部在眼前缘至胸鳍基部后具一极宽黑横带区;体后端另具一黑横带区,区后具一细白横带;吻上方具一三角形而镶黑斑三黄斑;吻背部黑色;眼上方具两条白纹;胸鳍基部下方具一环状白纹。腹鳍及尾鳍黑色,具白色缘。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舄湖、礁台、清澈的珊瑚或岩礁区,栖息深度在3-182公尺。经常被发现成小群优游于礁区。主要以小型带壳的动物为食。 生活于3~182公尺海域,仔稚鱼具长时间的漂浮期,成鱼三五成群洄游於礁石区间,尤其喜在大礁或断崖之边缘活动,夜间栖身於珊瑚礁底部或凹陷处休息。杂食性,以藻类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分布: 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