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胶辽断块 |
释义 | 学科:断块构造说 词目:胶辽断块 英文:Jiao Liao fault block 释文:胶辽断块于1974年提出,是郯庐断裂以东至渤海、黄海边缘的断块。基底为古元古代太行期形成,绝对年龄大约为18亿~25亿年。 胶辽断块的结晶基底,由下太古界上部及上太古界的浅变质蓬莱群组成,同位素年龄测定其形成时期为17~18亿年前。该断块内褶皱开阔,轴向为北东和近东西向。除中生代的部分沉积外,盖层沉积大部分缺失,是震旦纪以来长期稳定隆起的构造单元。中生代时期差异活动主要表现在中生代早期南北隆起,中间出现断块凹陷(高密——海阳凹陷)。这个凹陷区内主要盖层是侏罗纪沉积,北侧超复于老地层之上,而南侧的地层边界受断裂控制,是“北超南断”的断坳型凹陷。 凹陷北侧的断块凸起上,由于郭城——观水、桃村——东陡山、北沟镇——玲珑断裂的活动,黄县地堑断陷内中生界沉积厚度达2400米,是此时期内差异活动突出之点。中生代晚期,该凹陷范围已大大缩小, 除有局部沉积外,其主要构造活动是沿东陡山——桃村、胶南——日照、唐家庄——阴岛等断裂的早白垩纪火山喷发,尤其是早白垩纪末规模巨大的中酸性和酸性岩的侵入为其活动特点。新生代以来,由于胶东断块的凸起、凹陷格局继续得以继承和发展,断裂活动强度较弱,北部沿海一带受渤海北西向大型断裂带的强烈活动牵扯,断裂活动度稍强一些,并伴随有新生代中晚期的玄武岩喷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