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村镇
释义

1.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

乡镇概况

焦村镇位于灵宝市西郊,距市区2公里,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万亩,其中果园面积5.3万亩,下辖3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310个村民组,52119人。发展战略:工贸游强镇,果菌牧富民。发展思路:依托资源和市场,夯实农业基础,主攻民营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焦村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农村基础设施完善,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纵贯东西,37.5公里环镇柏油路将37个行政村联为一体。灵宝职专、灵宝气象局、灵宝市林科所等单位都座落在该镇。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西北与华中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工程也在该镇兴建。窄口灌区总干渠东西纵贯全镇,支、斗、农渠配套齐全,水浇地达4.4万亩。全镇开通程控电话1万门,安装有线电视3000余户,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电话。

历史沿革

1958年建西章公社,1961年更名焦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焦村、东村、史村、杨家、赵家、乡观、辛庄、纪家庄、李家坪、沟东、西章、坪村、卯屯、东册、西册、秦村、常卯、万渡、塔底、巴娄、贝子原、南上、马村、罗家、东仓、乔沟、武家山、尚庄、张家山、李家山、水泉原、姚家城、王家嘴、滑里、南安头、柴原36个行政村。

特色产业

焦村镇是灵宝苹果之父李工生的故乡,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果、林、牧、菌、药、菜、草、设施园艺八大特色产业。果园总面积5.3万亩,主要苹果品种有红富士、华冠、红星、嘎啦、美国8号、秦冠等,年产优质苹果7000万公斤以上。焦村镇是豫西食用菌第一镇,年栽植食用菌500万袋以上,主要菌类品种有: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灵菇、灵芝,2001年被河南省食用菌协会命名为“河南省食用菌先进基地(乡)镇”,该镇培育的“灵芝盆景”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已走向市场。以布尔山羊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为代表的畜牧业蓬勃发展,目前,该镇牛、羊、猪、鸡主要畜产品存栏量分别达到2021头、10910只、20850头、10900只。焦村镇南山北塬,沟壑纵横,宜林面积大,该镇贯彻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植树造林深山栽植刺槐、侧柏18000余亩,浅山栽植核桃、大枣5000亩,有林地面积4.6万亩,为配合落实封山禁牧,牛羊圈养政策,该镇“立草为业,草牧联动,加快畜牧业发展”,共完成果园种草10000亩;退耕还草3000亩,主要品种有白三叶和紫花苜蓿。2003年,全镇种植药材5000亩,其中黄姜4000亩;发展日光温室蔬菜75亩,露地蔬菜1891亩,小杂水果面积达6000余亩,主要品种有:金寿杏、黑宝石李、胭脂红桃、红提葡萄等。

企业发展

焦村镇现有各类企业86个,镇机械厂打出了“和运”门业的品牌,生产各类防盗门;镇木板厂加工生产各类桐木拼板出口国外,燕飞包装厂年产发泡网5万袋,苹果纸袋2000万袋,塑膜袋6000万袋,产品质优价廉,供不应求。农业龙头企业杨家食用菌示范场年产各类菌种30万斤,集菌种供应、技术服务、菇品回收、贮藏、销售为一体,技术服务辐射焦村、豫灵、大王等乡镇,被评为三门峡市农业龙头企业“五十强”;九麟银杏开发公司,年产优质银杏茶2万余斤;信达果业公司拥有设施大棚10个,占地面积60亩,年产金寿杏、胭脂红桃等大棚水果10万斤,并生产供应各种优质小杂水果菌木。该镇南部山区富含金、银、铅、花岗铅、花岗岩、蛭石等20多种矿产和石材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社会发展

焦村镇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1998年该镇被评为“河南省群众体育先进镇”、“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1年,卯屯村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该镇的剪纸、面塑、布制工艺、刺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间剪纸艺人杨仰溪曾得到原省委书记李长春接见,1998年被河南省民间艺术学会等三家单位联合命名为“剪纸世家”,2002年被《中华热土》评委会命名为“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

旅游资源

省级风景名胜区——女郎山位于焦村镇南部,距灵宝市区10公里,自然景观雄奇,文化底蕴深厚,主峰海拔1563米,峰顶娘娘庙始建于唐代,传诵千古,久负盛名。整个风景区由娘娘庙、石瀑布、芳草甸三个风韵不同的主题景区组成,芳草旬景区充满草原风情,娘娘庙景区富有神话色彩,石瀑布景区飞瀑流泉,奇石罗列,其中“秦岭雪樵”是古灵宝二十景之一,代表景点石瀑布,遥望壁立的山间裸露出一大片白色的花岗岩,如千尺白练,一泻而下,气势磅礴,撼人心魄。其中1号石瀑布宽500米,高160米,2号石瀑布宽300米,高200米,国内罕见。

行政辖村


焦村村 东村村 史村村 武家山村 杨家村 张家山村 赵家村 王家嘴村 滑里村 乡观村 南安头村 辛庄村 柴原村 姚家城村 李家坪村 水泉原村 纪家庄村 沟东村 尚庄村 西章村 坪村村 卯屯村 东册村 西册村 秦村村 常卯村 万渡村 塔底村 贝子原村 巴娄村 南上村 马村村 罗家村 东仓村 乔沟村 李家山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2155

男 26748

女 25407

家庭户户数 12771

家庭户总人口(总) 51502

家庭户男 26340

家庭户女 25162

0-14岁(总) 13503

0-14岁男 7212

0-14岁女 6291

15-64岁(总) 34780

15-64岁男 17810

15-64岁女 16970

65岁及以上(总) 3872

65岁及以上男 1726

65岁及以上女 214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1474

2、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

乡镇简介

焦村镇地处黄山西麓,东邻黄山,南靠黟县,西接乌石,北依甘棠,是黄山风景区的西大门,史称“太平西乡”,又称“龙源”,已有千余年的历史。2006年区划调整后,随着原贤村乡、郭村乡的并入,焦村镇成为黄山区国土面积最大(25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最多(1.58万)的建制镇。现辖14个村,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137人。

地理气候

焦村镇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全镇共有林业用地20862公顷,耕地面积1498公顷。山地多、丘陵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焦村镇明显的地理特征。因处黄山脚下,小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暴雨集中。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广袤的土地资源,孕育了众多品质优良的农林产品:木竹粮油远近闻名、中药材食用菌和灵芝十分地道、家禽家畜和鲜活鱼虾风味独特。加之人口集中、交通便捷和近(区)城邻(黄)山的区位优势,自然成为黄山西大门的游客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地理位置

焦村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镇区东距黄山6公里,北距城区18公里,南距宏村30公里,西距太平湖30公里,处于黄山—太平湖—宏村—西递黄金旅游线路的中心地带;同时,218省道贯穿全境,镇内新建的西海大道、焦小公路、翠微寺公路及其他村组道路的硬化,为地理位置优越的焦村镇奠定了扎实的交通基础,使得焦村镇的投资环境越来越显宽松、优越、便利、安全。

产业结构

焦村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作为黄山的西大门,焦村山清水秀,景色诱人,山上有梦幻般美丽的西海大峡谷,山下有迷人的双龙寺、阴边河景区、千年古柏(龙凤柏)、古寺(翠微寺)、百年古桥(有成桥)、古祠(红庙)等等自然及人文景观;沿途更是万亩竹海滴翠、千亩良田涌金。这里不仅汇集了黄山前山之雄奇、后山之秀丽,而且还兼有九寨沟之清幽,天堂寨原始森林之神秘,可谓是极具活力的户外运动基地。 焦村镇环境宽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亮点频出。全镇拥有个私企业近200家,个私经济十分活跃。此外,建立了木灵芝加工和千亩垂盆草种植等基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繁荣了农村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

集镇建设

焦村镇项目建设迅速,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政府共投资2.1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发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西海大道的修建、绿化、亮化 、美化工程的先后完成,使黄山西大门焦村镇总体规划框架初显;直通黄山景区的公路及其他集镇道路的硬化,安华山庄、西海旅游文化村、矾钼深加工等一批项目的引进和落户,使焦村镇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彰显了西大门的发展潜力;加上集镇内教育、医疗、卫生、供电、通信、邮政、金融、保险等机构齐全,焦村镇前景无限。

行政辖村

章村村 龙源村 郭村村 汤家庄村 汤家村 陈村村 山河村 汤刘村 上岭村 贤村村 
 
 
 
 
 
 
 
 
 
 
 
 
 
 
 
 万渡村 塔底村 贝子原村 巴娄村 南上村 马村村 罗家村 东仓村 乔沟村 李家山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