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降解决定子
释义

简介:

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能有效地调节功能蛋白的周转,是生命过程进行精确时空调控的重要环节之一。泛肽依赖性蛋白降解途径(Ubiquitin-dependentproteolyticpathway)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它通过调节功能蛋白质的周转(turnover)或降解不正常蛋白,实现对多种代谢过程的调节。在酵母和哺育动物细胞中,泛肽途径(简称Ub途径)介导多种细胞功能,如不正常蛋白的清除、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基因转录、孢子形成、胁迫响应等。在植物中,Ub途径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它参与光敏素A周转,细胞程序性死亡,异常蛋白的清除等过程的调节。

Ub系统组成复杂,据估计,拟南芥中Ub系统涉及到100种以上的基因(占基因组编码区的0.5%)。目前已鉴定了其中的45种(Vierstra,1996)。该系统由3部分组成:标记(tagged)分子Ub,蛋白泛肽化(Ubiquitination)标记酶系(Els,E2s,E3s)和Ub循环酶系(Ub-C末端水解酶),及泛肽化蛋白降解酶系(26S蛋白酶复合体)。基本过程是:Ub通过泛肽化酶系(Els,E2s,E3s)被活化,传递并共价连接到靶蛋白分子上,形成Ub-靶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被26S蛋白酶体所识别并被完全(或部分)降解成小片段肽或氨基酸同时释放Ub供循环利用(图1)。当然,Ub途径也可能存在非泛肽标记系统。某些非泛肽标记蛋白也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如动物中的鸟氨酸脱羧酶(ODC)是被抗体酶(antizyme)标记的,但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Murakami等,1992)。靶蛋白的泛肽化修饰,除了提供降解信号外,可能还有其它功能,如泛肽化组蛋白H2A和H2B是稳定的,并不立即被降解(Brett等,1993)。

近些年来,通过各种生化手段(如亲和纯化)、电镜技术、分子遗传学方法(如突变体筛选、基因缺失、定点突变)、基因工程(如蛋白质融合技术、转基因)等,分离、纯化、鉴定了多种Ub酶系,并描述了它们的有关特征,筛选和鉴定了许多Ub途径相关基因,利用蛋白质融合技术探讨底物识别机制,培育了一批干扰体内Ub系统的转基因材料,建立体外反应体系等,为研究Ub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及蛋白降解机制积累丰富的资料,同时为在生物技术上应用Ub途径开拓了新领域,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结构和分布

泛肽(Ubiquitin,简称Ub或Ubq)最初由Goldstein等(1975)分离到,当时是作为一种能诱导β-淋巴细胞分化的蛋白,并发现它的抗体能广泛地和哺乳动物,酵母、芹菜等组织中的类似蛋白发生免疫反应。同年Schlesinger等(1975)发表了它的全序列(74个残基,C-末端是74Arg),后来的测定结果与此有所出入(76个残基,C-端是74Arg-75Gly-76Gly),这主要是由于纯化Ub的过程中,Ub的C-末端的两个Gly很容易被内源蛋白酶降解(Rechsteiner,1987)。 Ub广泛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一种古细菌(Thermoplasmaacidophilum)(Wolf等,1993)和一种真菌(Anabaenavariabilis)(Durner等,1995)中也发现Ub同源物。Ub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由76个残基组成的小蛋白(MW8.6kD,pI6.7)(Vierstra等,1985)。迄今,被分析过的各种高等植物中的Ub氨基酸顺序完全一致。高等植物和一种藻类及酵母与动物中的Ub相比,分别只有1个、2个、3个残基之差别(Callis等,1989)。

通过X-射线结晶分析(Ciechanover等,1994)及核磁共振技术(NMR)(Weber等,1987)确定了Ub的三维结构。整个分子呈紧凑的球形,从中伸出柔性的C末端短链(74Arg-75Gly-76Gly),形似“蝌蚪”,大约87%的肽链通过氢键形成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包括5个β-折叠(β-sheet),3个α-螺旋,7个转角(β-turn)结构。C-末端4个残基从球形结构中伸出供Ub与靶蛋白形成Ub-蛋白复合物,各种来源Ub的三维结构基本一致(Vijay等,1987)。由于这个结构包含一个显著的疏水核,并富含大量氢键,因而Ub特别稳定,对酸、碱、热富于抵抗力,一旦解折叠,能快速恢复成天然状态。NMR研究表明,Ub在pH(1~13)和温度低于80℃的条件下,仍保持折叠态(Weber等,1987)。

功能位点

Ub有两个功能位点,一个是C末端的76Gly,其羧基能分别与Ub活化酶(E1)和结合酶(E2)中的活性位点Cys的SH基以及靶蛋白中Lys的ε-氨基共价连接。第二个是48Lys,其ε-氨基是下一个Ub的76Gly的连接位点,即Ub148Lys-Ub276Gly,依次连接,形成多聚化Ub链(Daniel等,1991)。在提取和纯化过程中,Ub-C末端的两个Gly(75Gly和76Gly)对蛋白酶特别敏感,很易失去,一旦它们被移去或取代,Ub分子将完全失活(Vierstra等,198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