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右民系
释义

江右人,即为江右民系,江右民系既指以赣语为母语的民系,即江右民系,以江西为中心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以赣语为母语,以赣江、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吉泰盆地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定义

江右民系既指以赣语为母语的民系,即江右民系,以江西为中心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以赣语为母语,以赣江、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吉泰盆地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名称的来源

江右,即今江西。唐贞观间属江南道,开元中分置江南为东、西两道,主属江南西道,“江西”之名缘于此;宋称江南西路,元代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江西省”之名始此;明代改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故知“江西”实为“江南西道”或“江南西路”之省称,并沿用至今。而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西”又别称“江右”。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何也?曰: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右在右耳。”也有学者认为,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北面),也可指江北。以江左指代东晋(统治地域主要在长江南面),也可指江南。

迁徙融合史

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 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吴、楚、越国的争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和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 当时江西的语言近乎吴、楚。汉代豫章被包括在南楚范围内。南北朝时江西、湖南一带的居民及其方言被称为“楚人”、“楚语”,如果要区分的话,则两湖被称为“伧”,江西被称为“傒”。《余学嘉论学杂著·释伧楚》说:“永嘉丧乱,幽、冀、青、并、充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者。……其地多中原村鄙之民,与楚人杂处,谓之‘杂楚’。吴人薄之,亦呼‘伧楚’。别目九江、豫章诸楚人谓‘傒’。而于荆州之楚,以其与扬州唇齿,为上游重镇,独不受轻视,无所指目,非复如东渡以前,统骂楚人为伧矣。”《南史·胡谐之传》关于“傒语”的记载曾被广泛引用:“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建元二年,为给事中、骁骑将军。上方欲奖以贵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二年后,帝问曰:‘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谐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这表明南昌一带的方言语音与当时洛阳话的变体金陵话已经存在相当明显的区别。 隋代江西的语言仍与吴、楚相近。《隋书·地理志下》:“豫章之俗,颇同吴中……新安、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其俗又颇同豫章。”表明当时江西的风俗(可能包括语言在内)仍与吴中颇为相近。

唐朝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居民大范围地迁徙入江西,尤其是鄱阳湖平原,这时期便产生了原始北片赣语。到了唐末五代十国的二百年间,又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战乱,大量北方汉人迁移至江西。北方汉人的南迁导致楚语与吴语的分裂,南方方言格局被打破。

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江淮汉人持续南迁江西。赣语的全部本征最终完全得以确定。此外,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西第一次大规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间拉开序幕,南昌、吉安一带的人口不断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在后续的几百年间,又由赣北、赣中继续向湖南东北、湖北东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山区、安徽南部的安庆、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这批次的移民将赣语同时带到上述地区,赣语今日的分布格局因此而形成。

分布

广义的江右民系主要生活于江西大部分地区、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以及福建西北部等地。

文化

江右文化为江西文化或及其周边文化的代表之一。江右文化的三大支柱为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

赣语的历史

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吴、楚、越国的争雄之地。西元前473年越灭吴,西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和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该时期的江西话是似吴类楚的一种独具特色、有别于周畿雅言的语言。

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南下。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用来对付当时福建的东越与广东的南越的两支军队给江西带来了大规模的中原汉民,之后朝廷又增派一万多女子来为将士作内勤。这时期的大规模移民,这些人口遂形成了江西最初的华夏族人口,对赣语的形成和发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高帝初年(西元前202年),汉朝在江西设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管辖区域遍布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将士35万余人猛增至西元140年的167万余人,净增近132万人。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当时,扬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二都住在豫章郡,上古赣语也就随着秦始皇和汉武帝征南行动和华夏人的南迁而形成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导致了成百万的中原人背井离乡,南逃谋生。这次动荡时间之长,战乱之多,灾难之深,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于是就此开始,黄河流域的中原人大量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沿长江中下游全面迁移。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接受了大量并、司、豫诸州的流民,他们起初集聚于鄱阳湖及赣江流域,接着向江西全省扩散。现代赣语的主要源头也就源自于这次人口大迁徙。

隋唐时期,经过盛唐二百多年的稳定发展,赣语的主要特点已经与在相差无几。唐朝的初期,中原居民大范围地迁徙入江西,尤其是鄱阳湖平原,这时期便产生了原始北片赣语。到了唐末五代十国的二百年间,又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战乱,大量北方汉人迁移至东南之地。赣语自唐朝以后就基本定型,但之后随着不断地外来文化影响,赣语因此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词汇,如新传入的中亚文化中的伊斯兰词汇,佛教文化的梵语词等。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中原汉人持续南迁。赣语的全部本征最终完全得以确定。此外,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西第一次大规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间拉开序幕,南昌、吉安一带的人口不断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在后续的几百年间,又由赣北、赣中继续向湖南东北、湖北东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山区、安徽南部的安庆、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这批次的移民将赣语同时带到上述地区,赣语今日的分布格局因此而形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