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创建于1979年的江阴职工大学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现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改制后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立足江阴,面向全省,全面实行职前与职后、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属于普通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工科 高校信息学校名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高校代码:13137 所在省市:江苏 学校地址:江苏省江阴市滨江西路1号 学院简介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9年的江阴职工大学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现已改制为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改制后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立足江阴,面向全省,全面实行职前与职后、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属于普通高等院校。 江阴实力雄厚的产业群孕育了江阴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校。 2002 年 9 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阴职工大学正式改制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2004 年 6 月 23 日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培尔职业技术学院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的意见》 。江阴市委市政府将学院搬迁至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历程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江阴五一棉纺织厂和红星染织厂的“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9年4月14日,经江苏省纺工厅与省教育局批准,将两厂的工人大学合并,成立江阴纺织职工大学。校址:南门平冠桥;占地9.6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1982年12月16日,江阴纺织职工大学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报教育部备案。 1984年,江阴电大由电大管理站升格为无锡广播电视大学江阴分校,并迁入职大,两校并轨管理,形成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分线管理”的体制。与此同时,学校的主管单位由江苏省纺工厅改为江阴县人民政府。 1985年3月10日,江阴纺织职工大学更名为江阴职工大学。同年在君巫路征地110亩,投资 400万元,新建了校舍18000平方米。 1986年暑假,江阴职大、江阴电大、江阴工商学校同时迁入了新校区。 1995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经专家论证,报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江南大学江阴分校(不久后,改名为江阴校区),同年开始招收普通大专生。 1999年,江阴职大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开始独立招收应届高中生,实行新体制、新模式的高等教育。同年9月,江阴市人民政府决定把江阴市商业职业高级中学及江阴市商业职工学校并入江阴职大。 1999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投资8000万元,在江阴市黄田港大桥西堍(商校原址)另行征地,重作规划,建设一所新职大。一期工程于同年11月28日开工,至2000年8月28日竣工。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2000年8月,江阴职工大学迁入新校区。拥有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近4000人,年培训超过 60万人学时,已成为江阴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的中心。 2002年1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9月,搬迁至培尔职业技术学院,与之联合办学。 专业设置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纺织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管理系、外语系、基础部、体育部等 8 系 2 部,另有成人教育学院。共开设 30 多个专业,其中现代音视频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为国家级试点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学院占地 500 亩,建筑面积 17 万多平方米。 系部介绍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93年,现有应用电子技术、现代音视频设备使用与维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5个专业。设电气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技术教研室、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现任教师33名,其中高中级职称者占一半以上。现有学生数588名。 电子信息工程系重视教学科研工作,首创“专题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出版数部专业教材,发表了数十篇专业技术论文;现代音视频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已确立为国家级教改特色试点专业;同时为企业设备改造、系统建设、新产品开发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本系被授予“四星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现有专职教师41名,其中博士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5名、硕士研究生(含在读)以上教师23名,85%以上教师都长期投入科研与企业实践,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近几年来,本学科承担有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企业横向合作科研攻关项目,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教材多部,在核心刊物、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省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一项,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目前本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6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特色专业”立项建设,《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课程于2006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高职高专“省精品课程”立项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成立于1993年,现有应用电子技术、现代音视频设备使用与维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5个专业。设电气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技术教研室、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现任教师33名,其中高中级职称者占一半以上。现有学生数588名。 电子信息工程系重视教学科研工作,首创“专题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出版数部专业教材,发表了数十篇专业技术论文;现代音视频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已确立为国家级教改特色试点专业;同时为企业设备改造、系统建设、新产品开发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本系被授予“四星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机电工程系现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等5个专业,在校学生1700多人。系部师资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8人,研究生学历以上12人,有兼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技师2人,高级工2人。本系拥有完善配套的各种教学实验设施,现有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金相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AutoCAD培训中心、数控仿真训练室、数控维修实训室、机电实习室、模具实习室、机制实习室、机加工实习中心、汽车实验实训中心等校内实验实习设施,另外还有江阴模塑集团、江阴富仁集团、江阴市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江阴精诚数控有限公司、爱立许德昌机械(江阴)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基地。机电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需要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大力开展校内职业技能训练、校外顶岗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班组长潜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机电系积极开展科研和产学研活动。曾承担多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编写全国高职教材近十套,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申报专利8项,长期为多家中小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化学纺织工程系组建于1993年,目前开设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高聚物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测、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等七大专业。在读学生近900人。该系拥有一支教学严谨、业务精良、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5%。大部分专业教师有长期企业工作经验,是“既下得工厂,又上得讲台”的双师型教师。该系迄今已有2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并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该系装备精良,实验实习条件较为完备。建有化工分析技能鉴定站,承担着国家化工分析员、纺织纤维检验员、染色工艺员的技能鉴定工作,能为在校学生和企业在职人员的技能训练及考核提供服务。 该系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与江苏申达科技工业园、江苏蝶美集团联合建立的“申达工学院”、“蝶美工学院”等校企联合体,将专业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融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该系还广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为江苏申达集团、江苏双良集团、江苏澄星磷化工集团、江苏蝶美集团、江阴福汇纺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定向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又稳固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该系特别注重对学生人品和开拓技能的培养与锻炼,通过行为操练、校内体验、校外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综合素质。多年来,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人品优、技能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管理系是学院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系部,现有在校生1200多人,各类业余班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6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60%以上,拥有高级经营师、注册会计师、高级秘书、物流师、经济师、导游等技能等级证书多人。下设财经、营销、旅游、文秘、物流、电子商务六个教研室和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心,并已建有国内先进的经管类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物流模拟实训室和文秘模拟实验室。开设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电子商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高职专业。 管理系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已先后与江阴市长江港口物流园区、申达集团、法尔胜集团、国际大酒店、海澜大酒店、鸿升苑大酒店、东方旅行社等三十多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实训就业基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人品和开拓技能,已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基层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系现有教师37名,学生1074名。目前已开设电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四个专业。在全院系科中,艺术设计系规模不是很大,但却形成了自己一贯的特色: 一、调研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 本系所开设的专业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服装专业是与海澜集团、利安达集团合作办学,两企业每年都选派优秀工程师到校为学生上课,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学习到企业的管理、文化和专业知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南国之风、中兴装饰、奥本广告等江阴一大批装饰装潢、广告公司的人才输送基地,校企双方有了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筑工程技术则是与江阴民建、建伟幕墙合作办学专业。将要新开设的影视多媒体技术则是与江阴电视台、江阴天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办学。 二、注重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本系一直很重视教学改革,素描、色彩教学改革是国家级教改项目,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美术专业教学模式,以大量课题设计的形式完成整个一门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改革考核形式,主干课程实行公开答辩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答辩,直接让企业检验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格。服装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则按企业要求修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和其他高校教师到校上课。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一方面与江阴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同时与本院计算机系合作,走产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以产养学。 三、历练学生人品,培养合格“班组长” 本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学生过硬的人品方面作了大量有效的改革。提出并践行“让教师有思想,让学生有个性”的口号;学生管理形成了“三级管理,三化教育”模式;率先在学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制度,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多做有益于自身终身发展的事,从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开展对学生工作中突出问题的研究,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健康心理等方面卓有成效,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申报的“高职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研究”是省高职教育课题。 四、重视能力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院为本系的四大专业配备了现代化的实训实习条件,建有专业计算机房、缝纫机房、服装材料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建筑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室等。充分利用这些实训实习条件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系专业就业形势一直很好,每年毕业生都供不应求。不少学生还自主创业,每一届美术专业毕业生都有刚毕业就开办自己的公司的。 外语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有着良好的教学条件: (1)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配套的一版多本的专业教材。 (2)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团结向上、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51人,并拥有外教4人,中高级职称17人(副教授9人),另外有外籍教师5人(英语2人,日语2人,韩语1人)。 (3)拥有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6个,英语调频广播台一部,录音机30台,及校园电视网络。固定资产50万元。 (4)商务英语专业已经被确认为校级特色专业。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的特色专业-----商务英语,自专业开设以来,已为江阴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近300名通晓英语和外经外贸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些毕业生凭着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商务英语专业——院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宾馆、旅游、中小学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宣传、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具备的能力: 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6000-9000个生词,能独自接待外宾,以及撰写和翻译一般的商务英文信函。 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实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报关实务、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草拟和阅读外贸业务文件,从事一般外贸业务谈判和生活接待。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软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作有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语音、市场营销、外贸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报关实务教程、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翻译、秘书英语、饭店英语等。 就业方向:能到独资、合资企业、进出口公司,从事外经外贸外事业务、谈判、翻译等工作,也可到学校、文化、科研、中小学、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二、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要求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外贸实务及操作程序,具有扎实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日语达到国际二级,能从事国际贸易、外事旅游、翻译、教学等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了解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外贸实务及操作程序,具有扎实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日语达到国际二级. 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本概况、日语泛读、日语翻译与写作、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报关、公关礼仪、市场营销、经贸日语口语、经贸日语等。 毕业生就业方向:可到独资、合资企业、进出口公司,从事外经外贸外事业务、谈判、翻译等工作。也可到学校、文化、科研、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基础部基础部由数学教研室和“两课”教研室组成。现有教师29人,中级以上职称13人,占教师队伍45%,其中高级职称4人。研究生7人,占24%。承担全院的数学和“两课”的教学任务。 为夯实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部门从常规教学管理入手,实行教考分离,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青蓝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高。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教材或自编讲义6种。统考合格率也大幅度提高,有数人被评为省、无锡市或江阴市先进。 学校在发展,部门在发展,部门老师的各方面素质都在提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部门面貌。在最近的几年中,部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事迹。 体育部体育部承担学院学生的公共体育课、选修课,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辅导、运动队训练、各项体育竞赛、体育科研以及社会体育工作等任务。 体育部现设教学教研室、运动训练科以及群体科以及一个部门行政办公室。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主任1名,支部书记1人,教师16人(含3位科室主任),保管员2人。教师中,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8人。其中,在读研究生6人,中共党员6人。 学院共有篮、排球场16个,形体、健美操健身活动场所各1个, 300M、400M田径场各1个,乒乓球活动场地1个,以及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械,并待建1个3600平方米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学院体育在体育部的组织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举行院体育运动会,成绩突出,为选拔竞技运动后备人才提供了舞台。其中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院“班组长”人才培养的模式。日常教学工作井井有条,“三个自主”选择的体育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在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及体育部同志的努力下,学院的体育竞技水平提高较快。现又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等学院运动队保持常年训练,并在省、市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参加的2004年度无锡九运会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2005年度参加的江苏省电大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5名。各代表队均为学院争夺了荣誉,为进一步提高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体育部近几年在各种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报4项院级课题。 现在体育部全体教职员工正在以“迎评促建”为契机,内强外拓,牢记学院使命,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齐心协力,努力实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事业的腾飞! 师资力量22年的教育与实践,造就了一支结何合理、素质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等高、中级职称着占70%以上,硕士生8位,在读博士一位,在读硕士22位。 现有在院大专生 6200 人,教职工 505 人,其中专任教师 314 人,副教授、讲师等高中级职称教师占 70 以上。 院长致辞从终身发展的高度育就一代新人 从终身发展的高度育就一代新人,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成功的教育就是保证学生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教育,它应当鼓励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发现问题,创造解决困难的方法,去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只有这样的新人才能在多姿、多彩、多变与多险的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做出积极的社会贡献,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可见,教育的本质就是当教师所讲授的东西都已经被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学生心中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最终会积淀为一个人的主体精神、生命热情,流注于人的日常举止、行事方式之中,并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从终身发展的高度育就一代新人,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世界、介入周围生活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终身发展的多重可能性?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紧紧依托江阴庞大的产业群,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班组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所谓“班组长”,不是一个既定的、绝对的起点或终点,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流转不拘、充满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动态变化之中:今天,你可能是一名不起眼的“班组长”,甚至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但这不排斥你明天成为一名车间主任、厂长甚至自己做老板的可能。 因此,培养未来的“班组长”,不仅要着眼于他们在院3年的发展,更要看到他们一生一世的生存与发展。学院秉承传统,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定向招生、双向培养、二元一体、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定社会需求之“向”,由校企双方合作,融“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人品和开拓技能”二元为一体,通过“教学”、“实践”、“管理”三维互动,使学生在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在开拓业务、经营管理的同时体会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不可或缺,形成一些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终身得益的东西。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坚持“以学院的文化引领学院、用企业精神经营学院”的治校方略,矢志不移地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在崭新的“班组长”人才培养模式下,在我们每年为江阴的企业群输送的毕业生中,一定可以产生10%-15%具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潜质的干部,30%左右具有“班组长”潜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这样,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也就实现了“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的美好愿景! 办学理念学院立足江阴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形象地提出了“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具有‘班组长潜质的初、中级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院在教学和教育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和“主体参与、情感体验、积极创造”的教育模式。学院先后与江阴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创办了多个“企业冠名班”,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院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一手抓学生的人品和开拓技能。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 96 以上。 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学院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加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江阴特色”与“鲜明个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面对知识经济、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学院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以“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产业”为指导思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内涵发展之路,更好地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做大做强江阴社区的高教事业。 所获荣誉学院办学特色鲜明,成绩显著。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成人高校先进单位”,1994还被确定为“省高职试点学校”,1997年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并被地方誉力江阴乡镇企业干部的“黄埔军校”。 2003 年月 10 月,张曾乾院长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框架 --- “班组长”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的专题演讲,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2004 年 3 月 26 日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学院,对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成果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历任校长学院历任校长的办学方针和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江阴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里学风严谨、专业特色突出,有着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技术实践水平。 第一届: 1982.09—1986.03 党委书记: 王福定 (支部书记) 1983.10—1989.07 校 长: 王克山 (兼) 1982.09—1986.03 副 校 长: 王绍宗 1982.10—1989.07
第二届: 1986.03—1989.02 党委书记: 王福定 校 长: 戎汉朝 1986.03—1989.02 副 校 长: 王绍宗
第三届: 1989.02—1995.02 党委书记: 蒋寿清 校 长: 蒋寿清 副 校 长: 蔡崇武
第四届: 1995.02—2001.08 党委书记: 蔡崇武 校 长: 蔡崇武 副 校 长: 李宝根
第五届: 2001.08 — 2008.06 党委书记: 张曾乾 院 长: 张曾乾 副 院 长: 杨如岳
第六届: 2008.06 — 至今 党委书记: 钱 红 院 长: 钱 红 副 院 长: 潘永惠 2004.10 — 至今
副书记 董泽民 2010.08 — 至今 协理员: 蒋国良 2010.08 — 至今 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 国际贸易实务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项目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 电机及电气控制 相关条目南京财经大学 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职业大学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宿迁学院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三江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常州工学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沙洲职业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轻工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淮海工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淮阴工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晓庄学院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程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江南大学 徐州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教育学院 江苏教育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医学院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大学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盐城工学院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扬州教育学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大学 扬州大学 扬州环境资源管理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