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西中医学院
释义

江西中医学院(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南昌。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人文学院、体育教学部、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是二类本科学校。

中文名:江西中医学院

外文名: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简称:江中

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

创办时间:1959年5月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

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傅克刚

知名校友:钟虹光、朱潮权、易敏之、管飞

所属地区:中国·江西

主要院系: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等

硕士点:20个

学院简介

江西中医学院(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国知名中医药大学,简称“江中”,校歌是《江中行舟》,学校坚学校坚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

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校现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四个校区,校园面积2308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湾里新校区占地19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

城市简介:南昌,江西省的省会,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中国特大城市,世界动感都会,中国东南部重要的经济城市。具有2200多年城史,简称“洪”,曾作为五代南唐的古都,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经济带城市,,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国家三大创新城市之一,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相毗邻的省会中心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均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4E级的昌北国际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南昌将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地区。

历史沿革

1953 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江西中医进修学校; 1958 年更名为江西中医专科学校; 1959 年 5 月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江西中医学院; 1973 年,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江西药科学校并入江西中医学院,形成了中医中药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的格局。 50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高等学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高校”、“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基本状况

生源和师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5万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034人,专任教师75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99人,正高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35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8人,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江西省首届专利发明十杰1人,江西省名中医28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0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5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先后聘请了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引进了3位国家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学科设置与科研力量

学校院系完善,现设有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学院等14个教学机构,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已基本构建了研究生、本科生、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形成了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成为江西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和科技研发中心。

学校设有19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19 个本科专业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环境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保险、英语、应用心理学和音乐学; 11 个本科专业方向为: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中医学骨伤方向、中医学医事法律方向、药学医药营销方向、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中药学知识产权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开发方向、保险健康保险方向、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英语医药贸易方向。学校还是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是教育部首批确认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等院校。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 个:中医内科呼吸学科、中药制药学;江西省重点学科 10 个:中医内科学、中药学、药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生药学、药物分析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基础理论、药理学、中医临床基础;校级重点学科 8 个:中医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心理学、护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英语语言文学。

学校拥有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中药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实验动物清洁级大小鼠生产基地、江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中医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南方灸疗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基础平台;同时,学校还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江西)基地、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江西)基地的建设实施指导主体。

其中,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急诊中心。该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1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病专科 3 个,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 2 个、江西省中医治疗中心 5 个。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方面成效显著,《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全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90 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31 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25 项、专利授权 42 项、新药证书(批件) 11 项。在教学研究方面,近三年,共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149 项,获得 省级教学成果奖 8 项,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1 项。 同时,该校在新药、健康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省高校乃至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已累计为企业开发上百个品种的医药产品,有些已成为市场名牌产品,如复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据统计,该校研制开发的产品中,有 6 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为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科技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学校研制的“槐定碱注射液”获得国家一类化学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创新药物,填补了江西省空白。学校现有校办工业企业3 个,其中,江中(制药)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达 18 亿元,居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前列。 40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

机构设置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人文学院、体育教学部、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 12 个教学机构。

学科强项和荣誉

学校设有19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院的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是江西省重点学科,中药制药学、中药生化工程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中医呼吸病研究所(硬件建设属全国一流水平)、中医肾病治疗中心等19个研究所(室)。

专业设置

综述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经教育部批准为联合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拥有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 个本科专业,11个本科专业方向,涉及医、工、理、文、经、管六大学科门类。19个本科专业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环境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保险、英语、应用心理学和音乐学;11个本科专业方向为: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中医学骨伤方向、中医学医事法律方向、药学医药营销方向、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中药学知识产权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开发方向、保险健康保险方向、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英语医药贸易方向。学校还是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是教育部首批确认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等院校。

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内科呼吸学科、中药制药学;江西省重点学科10个:中医内科学、中药学、药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生药学、药物分析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基础理论、药理学、中医临床基础;校级重点学科8个:中医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心理学、护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英语语言文学。

人文学院

一、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四年制、艺术类文科)

1.主要课程:乐理基础、作品分析与歌曲编配、合唱与指挥、艺术概论与美学鉴赏、声乐、钢琴、形体与舞蹈、艺术实践与训练、音乐教育教学法、音乐治疗概论、音乐治疗临床应用、音乐治疗评估、钢琴即兴伴奏

2.特色和优势:学院是全国率先实施音乐学(音乐治疗)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之一。将支持该学科建成我国一流的音乐治疗,音乐特殊教育及应用音乐艺术科研创新基地。学生将受到全面、系统的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严格的音乐基础理论、扎实的音乐表演技能,特别是新兴交叉音乐学科和音乐治疗临床实践教育等。二、应用心理学(四年制、理科)

1.主要课程:解剖生理学、精神卫生与精神药理学、中药学概论、病理学基础、养生康复学、诊断学、预防医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心理学、美容心理学、音乐心理学、中医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

2.特色和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世界都日益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后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掌握系统规范的心理统计、测量、评估、咨询、治疗等方法;具有扎实的应用心理学理论与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心理疾病诊治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英语(四年制、文科)

1.课程设置: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外贸口语、医药贸易英语、外贸函电、中医英语、中医学、中药学、药理学、医药外贸英语写作、药理学专业英语、中药学专业英语等。

2.特色和优势: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医药、国际贸易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较广博的社会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计算机学院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药软件开发方向)(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电子线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与医药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2.特色和优势: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对既熟悉医药市场又精通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巨大。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医药知识,成为具备掌握扎实的医药知识和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生物医学工程(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普通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医药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仪器原理、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电路、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技术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旨在以工程手段研究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的边缘学科,属于高科技领域。该专业培养有信息科学知识、生命科学知识和医学临床知识、较强的实验与设计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处理与控制等。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保险(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保险学、社会保障概论、保险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经营管理、医疗保险学、保险法、保险精算、再保险、解剖、生理生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临床诊断学、疾病分类学、病案学等。

2.特色和优势:随着我国公费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医疗保险业要融入国际保险的大市场中,这对我国的医疗保险人才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业内权威人士认为,该专业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学院与国内保险大公司、江西省社保部门、保险企业、投保单位、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了国内保险界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现代经济、金融、保险和精算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从事保险经营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并有较强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处理有关保险经济管理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国内外保险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并熟悉相关专业的原理和基础性知识的人才。

二、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制、文理兼收)

1.课程设置:高等数学、网络技术及其运用、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普通心理学、领导科学、运筹学、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定量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卫生事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药事管理学、解剖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等。

2.特色与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日益重要,具有医疗专业知识,又具管理学知识的医院管理人才非常紧缺。该专业正是为培养医疗和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开始聘请工商管理硕士担任医院院长,该专业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三、药学(医药营销方向)(四年制、文理兼收)

1.课程设置:消费心理学、药理学、市场学、推销学、药事法规、常见病诊治、药剂学、药物分析化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现代推销学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培养既懂药学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知识的现代复合型人才。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急需大量这种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而且个人发展的空间广阔。

四、中医学(医事法律方向)(五年制、文科)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病理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法律诉讼法学、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等。

2.特色和优势:该专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专业化要求而开设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集法学、医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依法从事卫生事业的管理和运作是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现有的医学、法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因不具备相应的卫生学、法学、医学等综合知识,因此很难适应卫生法律工作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科学、准确地解决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本专业培养的目标正是适应了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药学院

一、中药学(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中药生物技术等。

2.特色和优势:中药产业属高新技术行业,为朝阳产业。该专业是我省唯一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中药学本科专业,现在正在申报中药学博士点。本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连续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4项,开发研制的草珊瑚含片及系列产品、金圣香烟、九华栓、化积口服液、红三七软膏等产品创造了利税数十亿元。

二、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理科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外贸英语函电等。

2.特色和优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成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中医药又是我国目前出口最具技术优势的产业,中医药产品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培养大批中医药国际交流人才。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专业,又熟悉国际经贸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目标正是适应中药事业发展,满足中药企业、医药科研开发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要,提高我国中药行业国际经贸能力和水平。

三、环境科学(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天然药化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环境土壤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栽培与养殖、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

2.特色和优势: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环境分析监测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法规。了解环境科学、中医药学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中药资源与开发(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生物学、生物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栽培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才商品学

2.特色和优势:该专业依托校资产业发展和学院的师资优势,培养具备中药资源分布状况和优势定点的调查与分析能力,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中药生产、加工、开发、品质评价以及中药制剂提取加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能成为中药资源保护、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领域的专门人才。

五、制药工程(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制药机械、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等。

2.特色和优势:该学科以中药制药为主要专业方向,依托校办产业发展和学院的师资优势,采取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学模式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制药人才。主干学科“中药制药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

六、药学(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现代分子生物学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是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老牌专业,俗称:“西药”专业,培养药学宽口径通才。所学知识面广,专业功底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门路宽,供不应求。

七、药物制剂(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制药工程基础、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制剂车间设计、药用高分子材料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培养从事药物制剂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都将需要大批的药物制剂专门人才,这是社会上最急需的、需求量大、并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就业形势非常好。八、生物工程(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物工艺学、中药生物技术、药理学、生物制药、化工设备(发酵与提取)、发酵提取工艺与工程实验等。

2.特色与优势: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发展机遇。该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能在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九、应用化学(四年制、理科)

1.课程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催化化学、绿色化学、环境化学、有机化学、合成化学、药物合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电工学、化工机械、分析化学、波谱分析、化学分离法、精细化工工艺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学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所学知识面广,专业功底扎实,熟练掌握应用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训练,实际动手能力强,了解药学、中医药学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及应用化学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临床医学院

一、护理学(四年制、文理兼收)

1.课程设置: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基中诊)、中医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医学、营养与保健、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

2.特色与优势: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常见病、多发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及监护技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学习一门外语,借助辞典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刊。掌握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能力。

二、中医学(文科班)(五年制、文科)

1.课程设置: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中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具有独立的、科学的医疗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该专业既继承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方法,又教授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随着中医药学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三、中医学(理科班)(五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该专业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60%。加入WTO后,中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就业趋势:学生毕业后,具扎实的中医学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

四、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五、中医学(骨伤方向)(五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创伤学急救、现代医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即省骨伤医院的临床高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骨伤科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院系合一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注重素质教育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六、针灸推拿学(五年制、理科)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针灸学古典医著、中医内科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筋伤推拿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等。

2.特色和优势:该专业以针灸为主,结合各项先进治疗技术在各种痛症、瘫症、功能紊乱等方面形成了医、教、研整体特色,是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江西省卫生厅领先医学专业

教学资源

学校拥有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中药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实验动物清洁级大小鼠生产基地、江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中医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南方灸疗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基础平台;同时,学校还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江西)基地、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江西)基地的建设实施指导主体。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急诊中心。该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病专科3个,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2个、江西省中医治疗中心5个。

教学成就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方面成效显著,《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全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90 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31 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25 项、专利授权 42 项、新药证书(批件) 11 项。在教学研究方面,近三年,共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149 项,获得 省级教学成果奖 8 项,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1 项。同时,该校在新药、健康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省高校乃至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已累计为企业开发上百个品种的医药产品,有些已成为市场名牌产品,如复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据统计,该校研制开发的产品中,有 6 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为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科技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学校研制的“槐定碱注射液”获得国家一类化学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创新药物,填补了江西省空白。学校现有校办工业企业 3 个,其中,江中(制药)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达 18 亿元,居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前列。 40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

学校荣誉

近五年来,全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67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26项、厅级科技计划项目349项,获得科研经费共计9400余万元。共获各级政府奖励32项,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49个,其中发明专利13个,获得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12项。学校研制的“槐定碱注射液”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仅有的一类化学药品,填补了江西省空白;学校发明的“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赢得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美誉。

学校贡献

学校长期致力于探索“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形成了鲜明的“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学校创办并发展的江中(制药)集团拥有江中药业和中江地产两家上市公司,是中国OTC行业的领先企业。学校还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后开发医药产品或功能食品100多个品种,其中,复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珍视明滴眼液、亮嗓胖大海清咽糖、杞浓果酒、金圣药物低害卷烟等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江西中医学院50周年校庆》

2009年4月18日,江西中医学院湾里校区体育馆内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名领导、嘉宾、校友和在校师生共聚一堂,共同庆祝江西中医学院五十华诞。

出席江西中医学院五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领导、嘉宾和校友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江西省人大副主任蒋如铭,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部长宋晨光,该校校友、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万学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该校校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曹国永,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以及学校党委书记吕辉章,党委副书记、院长刘红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等为学校校庆题词。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单位向学校发来了贺信,国内各兄弟院校、海外友好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地校友会也纷纷向学校发来了贺信和贺电。大会由党委副书记、院长刘红宁主持。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曹国永在大会上宣读了教育部的贺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大会上讲话。于文明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江西中医学院50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在大会上对该校五十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江西扶贫基金启动。省委书记苏荣对扶贫基金启动致电祝贺。

图书馆

江西中医学院图书馆与江西中医学院同时诞生于1959年5月。,学校于2004年9月在湾里新校区建成新图书馆并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内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支撑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馆内设机构有:采编部、技术部、流通部、期刊部、文献检索学科组和医药信息研究中心。馆内拥有8层书库、5个大型书刊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和2个大型自习室,可同时容纳1800余名学生在馆内学习。至2009年底,馆藏纸质、电子图书合计达120余万册,购置和自建文献信息专业数据库20余个。师生读者通过网络可随时查阅馆藏信息,远程在线使用各类数据库资源,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浏览新书通报、办理图书预约、续借及荐购图书。

杰出校友

钟虹光

简介:钟虹光,男,1958年出生, 1981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中共党员,主任中药师,曾任江中制药厂厂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现任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朱潮权

简介:朱潮权,男,1981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硕士学位,年底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学习,1993年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他作为博士后,师从加州大学教授,从事有机合成研究。他的名字被收入美国著名的“美国名人录”。

易敏之

简介:易敏之,男, 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主任中药师,曾任江中制药厂副厂长,江中日化厂厂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现任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管飞

简介,1966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的一个普通家庭,在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学医5年,1988年在赣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1993年毅然下海经商,经过努力拼搏,现任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会长、监事长、2006年度中国装修家居行业杰出领袖人物、香港锦绣集团董事长、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他成为北京最大的家具连锁企业的老板。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艺术的追求,今年他开始涉足文化产业,并在投资的第一部电视剧中与马季、邱心志、王雅捷、午马以及孟广美等名人结缘。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EMBA 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现任职务: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副会长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香港锦绣集团董事长

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香奈宜居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香奈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 2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8 所。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 座落在英雄城南昌。医院始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 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是江西省 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院"。雄厚的医、教、研实力使医院名副其实地成为江西省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江西省示范中医院”、“物价信得过单位”。是国家药品临床 研究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协作医院、江西省公费医疗住院定点医院、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892人,卫生技术人员78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江西省名中医2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217人,拥有一支学有所长、技术精良的专业队伍。开放病床600张,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2个、医学研究所5个,临床教学学科组18个。拥有呼吸内科、妇科、中医外科、骨伤科、针灸科、毒蛇咬伤专病、中西医结合急诊治疗中心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7个;骨伤科、呼吸科、肾内科、急诊科、南方灸疗等省级中医(中西医)医疗中心5个;针灸科、肛肠科等省级领先医学专业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8个,院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00余个。

目前,医院除了设有急诊科、呼吸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妇科、儿科、中医外科、皮肤科、普外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微创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针灸康复部、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等科室外,还开设了具有浓厚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硬化、中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恶性淋巴瘤、不孕症、小儿脑瘫、乳腺疾病、褥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面瘫、颈椎病、颈肩腰腿痛(针刀疗法)、青少年、儿童近视弱视防治、嗓音病、混合痔、肛瘘、性病等专科专病。

我院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近年来,一是积极培育针灸品牌,强化灸法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原副部长兼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佘靖的充分肯定,并批示:“希望认真抓落实,形成‘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二是成立了国医堂(江西省名中医工作室),邀请院内外、省内外名中医坐诊,使来诊患者全方位得到名中医的诊治。三是成立了中医特色治疗部,开展中医美容、中药药浴、针灸瘦身等特色服务。

2003年,医院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医院”、并被南昌市民评为“南昌市民最满意医院”、2005年接受了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督导组的检查,得到了督导组的肯定和好评。2006年6月,医院党委被江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