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释义

学院简介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江西师范大学为了适应新的办学形势,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宽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而新成立的一所涉外学院。其主要任务是招收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赴外留学生,联系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

学院现有英语(国际商务)、(国际传播)、(国际会计)、(跨文化交际)、(国际金融)、(国际工商管理)、(涉外旅游)和日语(国际商务)两个专业七个方向招收本科国际班学生,汉语言专业招收来华留学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90名,其中专任教师70名。另聘有外籍专家15名。学院现有本科学生3000余人,各类长短期来华留学生近200人。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工作。目前已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查尔斯特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朝鲜大学、培材大学、又石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香川大学、歧埠经济大学,英国蒂赛德大学、萨尔福德大学,加拿大博学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瓦莱隆功大学,美国路德学院,印尼北京语言文化学院,马达加斯加他塔那那利佛大学等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正在与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学校商谈合作办学事宜。

学院本着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主干,以中外合作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招收中外学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商务外语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招一个学生、交一个朋友、出一个人才”为办学理念,潜心修炼内功,励精图治,着力抓好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精心打造国内高水平的国际学院。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邮编330022

历史沿革

2001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正式成立,与国际交流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2002年1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生出国留学指导中心成立,挂靠国际交流处。

2O03年9月,江西师范大学校领导现场办公会议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名为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办学实体,重点立足于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学校所有的对外合作项目全部归口国际教育学院负责。

2O03年9月,中共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委员会成立。

2003年10月,学校委任张友苏同志为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2003年10月,学校委任李行亮同志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2003年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立“江西师范大学中澳教育中心”,挂靠国际教育学院。

2005年8月,国际教育学院调整设立商务英语教研室、商务日语教研室、商务课程教研室、来华留学汉语教研室、来华留学管理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部。

2005年8月,国际教育学院调整设立中英教育中心、中日教育中心、中澳教育中心、中韩教育中心和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2005年12月,学校研究决定,国际教育学院与国际交流处分立,分开办公。

2006年4月,学院成立院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成员为院班子成员、院工会主席、院办公室主任、本科部主任、专科部主任、成教部主任、合作项目办主任。教授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成员为李行亮、张友苏、章健、方红、廖晓冲、范永兰、雷玲、钟鸣、彭江。

2009年5月,学院进行系部调整,人事调整,撤销原教研室、专科成教部,分别设立英语一系、英语二系、日语系、汉语系四系,同时设置来华留学管理办公室、赴外留学管理办公室和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2009年5月,学院委派各系、办公室负责人,英语一系主任方红,副主任熊智伟;英语二系主任范永兰,副主任李玉梅;日语系主任杨韬;汉语系主任卢普玲;来华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袁慧玲,副主任吴慧;赴外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雷玲;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谢丽惠,副主任谭海萍。杨拓担任学院党政秘书。

2010年3月,江西师范大学成立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为校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保障处、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为常设机构,挂靠国际教育学院。学校委任李行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焰烘同志担任副主任。

2010年10月,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增设学院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时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的下属单位,并委任史成瑞兼任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邓云丽为副主任。

机构设置

院党政领导

院长:李行亮

院党委书记:张友苏

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行亮(兼)

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黄焰烘(正处级)

副院长:章健、史成瑞、廖晓冲

党委副书记:易娟

学院助理:范友兰

教育国际与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

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在学校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学校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发展规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和留学工作(包括来华留学、赴外留学、国际交流和交换生)的指导、协调和管理;会同相关学院和部门做好国际合作项目的联系、洽谈与实施;孔子学院(孔子学堂)的筹建和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和学院做好双语教师的选派、培养和管理工作;会同财务处报批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收费标准,安排相关项目经费的分配使用等。

英语一系

英语一系前身为商务英语教研室,2009年3月经学院系部调整,更名为英语一系,开设专业为英语(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在校生共计1200余人。

英语一系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7人。系内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进修和访学经历。此外,该系常年聘请4-5名外籍专家讲学,并拥有一个装备先进的模拟国际商务实验室。

英语二系

英语二系开设专业为英语(国际传播)、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国际会计)、英语(财务管理)、英语(国际工商管理)、英语(涉外旅游)。

英语二系拥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助教6人,具有硕士学位比例占83%,平均年龄为35岁,是一支年轻、有活力、有潜力的教学研究型科研队伍。

日语系

日语系前身为商务日语教研室,2009年3月经学院系部调整,更名为日语系,开设专业为日语(国际商务),在校生累积300余人。日语系的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8人,专任老师100%具有国外大学学历。

此外,该系常年聘请4名外籍专家讲学,并拥有一个装备先进的模拟国际商务实验室。

汉语系

汉语系以常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为主,提供汉语言专业(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文学院合作)、汉语语言进修(长期、短期)、短期合作交流(与国外大学合作)、HSK辅导等汉语教育。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有汉语言(国际商务),拟增开汉语言(涉外旅游)、汉语言(国际传播)等专业。汉语系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人,具有海外教学经验者6人。

专业介绍

英语(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通行的贸易、商务程序;4、具有一般地掌握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5、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方向介绍 国际商务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商务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外事、外贸、文化、教育、科研、三资企业等机构和部门的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语(国际传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基本理论,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公关能力,能在各大新闻媒介部门、出版、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信息咨询公司、公共关系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公共关系管理、品牌管理以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整合营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国际传播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各类媒介的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的基本技能;4、具有广告策划创意的能力、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能力以及媒介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

方向介绍 国际传播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传媒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广告策划与创意、整合营销传播、新闻采写与编辑以及文化、教育、科研、中外企业等机构和部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广告学、新闻传播学

英语(国际会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并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型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国际会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通行的贸易、商务程序;4、熟练掌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操作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7、具有从事国际会计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方向介绍 国际会计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财会人员。 毕业生能胜任外贸、文化、教育、科研、中外企业等机构和部门的财会、教学、管理等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会计学

英语(国际金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具备金融方面特别是国际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突出的计算机技能,能在国内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胜任与国际金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金融学基本原理;4、熟练掌握金融、财务等方面的操作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7、具有从事国际金融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方向介绍 国际金融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金融管理及操作人员。 毕业生能胜任国内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各种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金融学

英语(财务管理)(已停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并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型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4、熟练掌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操作能力。5、熟悉国际经济相关财务管理知识。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7、具有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方向介绍 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理财人员。 毕业生能胜任外贸、文化、教育、科研、中外企业等机构和部门的财务活动、经济分析、经营管理等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会计学

英语(国际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具备国际工商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基本掌握国际惯例,面向国际市场,具备全球化视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国际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英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利用网络检索、利用国内外专业文献,熟练操作专业要求掌握的统计软件和相关的管理软件;4、掌握一定的数量方法,具有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对国际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判断;5、比较系统地掌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和理论,具有初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方向介绍 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能胜任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管理、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经济分析、政策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英语(涉外旅游)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具备国内外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知识以及从事国内外导游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能够在国内外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或相应业务部门从事内、外导游及管理工作,并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型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及涉外导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涉外导游的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3、掌握涉外导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4、具有从事国内外导游及旅游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5、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市场及发展动态;7、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研究和解决涉外旅游实践和 理论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方向介绍 涉外旅游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涉外导游人才。 毕业生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或相应业务部门从事导游、旅游管理及旅游教学、研究等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旅游管理

英语(跨文化交流)

无介绍

日语(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日语语言基础扎实,听说能力强,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日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日语语言知识;2、具有准确、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交际技能;3、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通行的贸易、商务程序;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5、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拥有较强的认知和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进入使用日语的新领域。

方向介绍 国际商务方向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专业课程为主干、中外合作为背景、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外语优势的国际商务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外事、外贸、文化、教育、科研、三资企业等机构和部门的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隶属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赴外留学与来华留学

赴外留学

国际教育学院赴外留学工作由赴外留学办公室负责。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的英语教学硕士(TESOL)班是江西师范大学第一个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已经成功开办四届(截至2011年)。自2003年至今,已经成功组织413人次顺利赴外留学,其中赴日留学137人,赴韩留学34人,赴法留学152人,赴英留学46人,赴澳留学27人,赴美留学10人,赴德留学10人。

来华留学

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工作由来华留学办公室负责。学院2010年招收的来华留学生达178人,2009年9月,招收了首届国际教育硕士11名。目前学院共招收来自亚洲(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非洲(马达加斯加、加纳、喀麦隆、赞比亚等)、北美洲(美国)、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地区的留学生。

十年院庆

我院于2011年3月27日上午9时30分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举办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

省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委员王树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知明,省科技厅副厅长赵金城,南昌市副市长曾光辉,原校党委书记熊大成、校长李贤瑜,校领导傅修延、梅国平、何小平、聂剑、徐耀耀、赵明、周晓朗、涂宗财,校长助理熊大冶等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越南各高校和媒体代表团全体成员与匈牙利高校代表团全体成员,全校各学院、各机关部门、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教职工与全院中外学生共计三千余人参与了此次庆典活动。

大会上,李行亮院长作学院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学院要坚持走质量建院、人才兴院、创新强院之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实现由规模扩展向内涵发展、由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将继续巩固已有和国外学校的合作项目,积极寻找新的国外合作伙伴,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接轨的程度;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立相对完整的、与时俱进的,与国外高等教育接轨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确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中外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商务外语人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