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西教育学院 |
释义 | 江西教育学院座落于南昌市城东青山湖畔,学院始建于1952年,设有教育系、中文系、外文系、政法系、旅游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理学分院、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社科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单位。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覆盖面较广的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 中文名:江西教育学院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 江西 主要院系:教育系、中文系、外文系、政法系、旅游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学生人数:1万余人(2008年) 教师人数 :270余人(2008年) 学院简介江西教育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195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南昌师范专科学校,是解放后江西省最早举办的几所普通高校之一。1958年,由江西省教育厅负责在南昌师专基础上筹办江西省师资进修学院,同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江西教育学院(由江西省师资进修学院改办),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为学院亲笔题写了校名。学院于1956年首次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80年首次举办普通本科教育,目前已形成了以普高教育为主、师训干训为特色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三大优势资源:一是积累了丰富的教师培训和教育干部培训经验,形成了省内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比拟的培训优势和特色;二是不断总结探索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规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普通本科办学经验。三是有一批熟悉基础教育、综合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厚德修身,博学育人”始终是江西教育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学院现有校园面积613.78亩,其中青山湖校区120.78亩,昌北校区493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44万余元;馆藏图书51万余册,并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有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篮、排球场6个,乒乓球馆、健美操馆、室内训练场、足球场各1个,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有附属实验学校一所,为江西省重点中学,是学院开展教学实验和教育实习的主要场所,另外还建有教育实习基地、各专业实习基地等45个。 学科建设学院现有教育系、中文系、外文系、政法系、旅游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理学分院、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社科部等教学单位以及教师培训中心、干部培训中心等机构,江西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均挂靠学院,是我省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以及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30个普高本(专)科专业和31个成人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教育学、文学、理学为主要学科,管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框架,2009年9月全日制在校学生为5046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9人,副教授9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共155人,占专任教师的5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01人,占专任教师的35.8%。在专任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5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优秀教师2人,全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0人,兼任兄弟高校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有3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 学院现任领导班子成员符合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班子成员总共6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1人;博士1人,硕士和研究生学历各1人,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团结协作,改革创新意识强。积极主动谋划学院的改革发展,想干事、能干事,也办成了事。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在广大师生中有较高威信。在2009年4月召开的学院六届三次教代会上,代表们对院领导班子的测评满意率为98%。 学院管理本科办学学院办学至今有57年,累计有26年举办普通专科、11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的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普通本专科办学经验,而且紧密结合面向全省基础教育而开展的师训干训任务,在普高本专科教师教育方面有了深厚的积累。 就业率较高。学院学风良好,近年来,慕名报+考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共有500多名专科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每年普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 教学管理经过57年的办学积累,学院具有较强的教学实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从1985年起,全院各学科考试都采取了“试题库制”和教、考分离的做法,从1997年起,每学期期末考试采取集中阅卷。从1997年开始,学院进行了规范的教学评估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结果归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从2001年开始,学院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11月开展教学月活动,比如“研究性学习”、“学会学习”等,至今已连续开展了7届。从2002年起,南昌大学每年都要派出专家组对7个本科专业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文化建设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文艺演出、健美操比赛、电子电脑竞赛,获得了全国和全省一等奖;学生个人的艺术作品获得国际设计大赛金铅笔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奖项,涌现出了受团省委表彰的“见义勇为好青年”、“优秀奥运志愿者”等一批优秀学生。院心理咨询室被评为全省高校十大示范心理咨询室,学院还获得了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光荣称号。 学院成就学院近60年来,累计培养本专科生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已经成为教育、经营、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近年来,学院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研究课题1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82项,横向科研课题18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课题6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教研成果奖1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主编、参编教材等73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1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11篇。学院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了教育管理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文艺理论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中国书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史、心理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等方面,拥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 2004年以来,学院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研究课题1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82项,横向科研课题18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课题6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主编、参编教材等73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1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11篇,SCI 8篇,EI 3篇,SSCI 1篇。学院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建立了教育管理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文艺理论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中国书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史、心理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等方面,拥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李淑华教授的外国教育史研究,李才栋教授的中国书院史研究,李旷、潘源琛教授的学校管理学研究,赖大仁教授的文艺学研究,周文英教授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孙宪教授的中国画创作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同学科领域都有较大影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 学院长期坚持“研究义务教育,服务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开展“铸造师魂、培养师德、提高师能”活动,狠抓办学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好评。不少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在我省第四批特级教师名单中,学院的毕业生就占了40%。我省第一位生物特级教师、第一位音乐特级教师都是学院的学生;1987年毕业生李茂兰,现在是九江市双峰小学副校长,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中文系1998级学生柯秀兰,在“九八抗洪”时,坚持在帐篷中讲课,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夸奖她说:“你是一位好老师!”。等等。 学院发展1、办学定位。立足江西,面向基层,主要服务于江西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办好普高本专科教育,做强做优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育干部培训,使学院建设成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特色鲜明,在省内教师教育体系中有优势、国内同院类校中有影响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师范类院校。 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左右人,其中本科生3500人,专科生2500人。职后教育与培训稳步发展,完成8万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育干部培训任务。 2、学科专业设置。到2015年,建设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20个左右,专科专业20个左右,重点发展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3-5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2-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质课程5-6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2个。 3、师资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各项人才管理制度,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强化教师培养工作,特别要加强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把握好教师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50人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70%以上,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60%以上;力争10人成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2人成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0人成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4、人才质量建设。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业,毕业的学生能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更新教育理念,逐步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突出个性和提升素质为原则,优化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汇、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协调”一体化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和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鲜明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5、校园建设。着力建设“人文化、数字化、园林化、生态化” 校园,到2015年,建筑面积在2009年基础上新增5万平米。纸质图书达到6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20万册,投资800万,加强教学科研设备建设,建设省级示范实验室2-3个。努力做好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形成丰富多彩、有内涵、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院系设置教育系专业设置:教育系开设了教育管理、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本专科专业。 学科方向:教育系按“面向基础教育”的定位进行学科建设,学校管理学、课程与教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在江西省内高校中保持一定优势。省心理卫生协会(省一级学会)、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挂靠该系。 教师队伍:教育系现有专任教师16人中有教授、副教授各6人,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另常年聘请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教育科研:近年教师出版了著作、教材10余本,每年发表的论文50多篇。代表性著作有《外国教育简史》、《意志教育与训练》、《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理论教程》等,多项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干部培训: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与该系合署办公,承担了县教育局长、高中校长、初中和小学骨干校长等的培训任务。每年培训的校长、局长达700人。 科普工作:指导一些中小学组建心理咨询室;派出教师到省戒毒所,开展对吸毒人员的心理治疗。与江西电视台第三频道“教育在线”栏目、江西电视台第四频道“家教宝典"”栏目开展合作,对广大学生及家长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中文系中文系建立于1956年,是学院最早设立并重点建设的系科之一,办学历史已有51年。 专业设置:中文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和文秘两个专业。招收生源较广:有普高本科生、普高专科生、高职生和三校生,还有成人本科生和专科生,设有全日制和函授两种教学形式。 教师队伍:中文系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专业教师的学历多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其中还有博士研究生两人。自建系以来,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享誉海内外的已故逻辑史专家周文英教授、驰名于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专家袁牧教授,在古汉语音韵学领域有很高造诣的邓志瑗教授。 李满教授——现任中文系主任,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是江西高校学科带头人,在美学、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等学术领域均有深厚造诣。出版有《流行风探秘》、《美学探幽》、《审美教育初步》、《〈老子〉与现代人生》4部专著,发表美学、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上,有2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以及人大复印研究资料转载。其专著《流行风探秘》,是原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社科项目,获原国家教委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这是全国第一部研究流行文化的理论专著,填补了流行文化研究的空白。 刘法民教授——原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已出版《欣赏表情论》、《足球魅力之谜》、《怪诞---美的现代扩张》、《怪诞艺术美学》等专著7部,发表美学、文艺理论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总计140万字。其中,《怪诞---美的现代扩张》是全国第一本研究怪诞理论的专著,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该著与《怪诞形态论纲》、《怪诞与荒诞》等12篇研究怪诞理论的系列论文,填补了国内美学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美学理论专著《欣赏表情论》是全国第一部研究欣赏表情的理论专著、《足球魅力之谜》是第一部从美学角度研究足球魅力的专著。有近2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刘又知教授——现为江西逻辑研究会会长,从事逻辑学、哲学教学23年,科研方向为逻辑的教学与应用。主持并参与省教委重点社科课题三项,主编、参编并出版的著作有《教育逻辑》、《逻辑引论》、《形式逻辑教程》、《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逻辑卷》、《高中新教材透视》等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地位和作用》、《试评归纳主义方法论》、《毛泽东的逻辑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继承和发展》等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可能世界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等多篇列入全国中文核心刊物索引。论著、论文曾获江西社会科学优秀论著、论文三等奖2项、省高校优秀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江西哲学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秦良教授——现为江西文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江西古代散文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先后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2项、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完成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重点课题《全宋诗》和《豫章丛书》子项目的校点,参与了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散文卷》、《周敦颐全书》、《江西历代名人传》、《江右文化世家》等。 博士、副教授许爱珠——现任中文系副主任的,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十年,先后完成论著《性灵之旅——贾平凹传》(正在出版)、《影视文学教程》,在《文艺争鸣》、《江西社会科学》、《华文文学》等重要刊物在内的学术期刊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华文文学、影视文学等方向。 博士生、副教授邱美琼——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包括《思想战线》、《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家》等重要刊物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她们成为中文系新崛起的教学、科研新生力量之一。 作家、祝春亭副教授——主要从事纯文学创作和传记文学写作,发表了大量的著作,代表作有小说集《异乡》,传记文学《李小龙全传》(大陆版、海外版)、《香港商战风云录》(大陆版、海外版)、《何鸿燊传》等。 韩春萌副教授——发表了较多的传记文学,代表作有《拳坛教父唐·金 》等;他还从事文化随笔写作,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诸多作品,另有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十五”期间,中文系教师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发表)文学作品40余(篇)。 院系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文系共招收了成人本科生26届,成人专科生26届,普高本科生5届、普高专科生4届,26年来毕业生总数逾万人。其中数十人留学海外,数百人考上国内名校硕士生、博士生,数千人成为中学骨干教师,任中学校长、教育局长、县处级干部的有60余人。 外文系外文系1958年创办,“文革”中并入江西师范学院外语系,1979年复校,1980年恢复招生。 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4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1984年以来,先后有26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籍教师来系任教。 外文系近年来先后选派了9名教师赴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参加硕士学位进修,派出4名副教授赴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作高级访问学者,还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第五届东西方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地区大学德语教学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1995年以来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出版专著、译著8部,发表科研论文141篇,其中35篇刊登于欧洲、美国及国内国家级专业报刊,有42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励。 专业设置:外文系开设的本、专科专业有成人师范英语教育、普高英语教育、外贸英语等,20余年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先后培养本科及专科层次学生共计1.2万余人,培训省级中学骨干教师460人,同时承担全院的公共英语教学。现有脱产生1230余名,约占全院脱产生总数40%。 院系成就:八五届毕业生东乡一中教师乐华,1993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九八届毕业生成洁,被誉为“中国典子”,曾受聘于蓝天职业技术学院任外语系主任。历届成人高师毕业生都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学骨干教师。开办普高英语专科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除部分考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院校继续攻读本科外,其余学生100%就业。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以来,外文系学生考入国内外高校就读研究生的在400人以上。 政法系政法系是在学院原马列主义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3年设立政教系,1990年改名政史系。现更名为政法、旅游、历史系。 教师队伍:政法系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设有哲学、经济与法律、旅游、历史四个教研室,并建有餐厅和客房模拟实验室、电脑操作室、图书资料室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 专业设置:政法系由原单一的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物业管理等专科专业。 院系成就:建系以来,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0,000余人。90年代中后期,承担了全省高中政治、历史学科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初中历史课改课程培训的工作,还完成了原省教委主持的政治教育专业“三沟通”本科的教学任务。 徐书生、刘玉凤、王艳珍等教师先后获省直教工委表彰的“江西省‘三沟通’师资培训优秀教师”称号;徐书生、胡友静、殷剑等教师任教的课程连年被评为学院“优质课程”。 现出版理论著作十余部,各类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69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胡卓群副教授获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委统战部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白莎副教授获“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林容教授获省社联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奖)三等奖一项;徐书生教授获“全国首届(1949-1989)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一项,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理论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省委统战部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两项,2001年度评为学院学科带头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简称数计系,是在1952年江西教育学院创办时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数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956年就荣获南昌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系党总支被评为省直先进党支部。 教师队伍:数计系有两名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省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南昌市优秀教师和省高校骨干教师各一名。有省直工委授予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名。数计系现有在职教工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有研究生学历的6人,中共党员12人,另有兼职教授3人。省政协常委一名。还有的教师担任了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省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事长。 教学资源:数计系现有两个计算机专业机房、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还有多媒体教室、教师机房和图书资料室。 专业设置:数计系已由单一的数学专业发展为当今最具活力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其中数学和计算机专业有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有脱产、函授和短期培训等多种。还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和数学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院系成就:95级电会班是被省直工委授予精神文明称号的集体。参加全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的网页创意与设计、软件设计大赛,每次都取得了优良成绩。数计系已为省内外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许多学生考取了程序员或高级程序员,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959年毕业的原临川一中数学教研组长周允文同志,1994年被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1年函授本科毕业的赣县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康宇同志,获1994年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新长征突击手”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1996年荣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的杰出奖。 全系教师承担了多项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科研成果丰硕,有的教材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有的著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有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有的教师还担任了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的审稿工作。 理学院江西教育学院理学分院是由原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系于2001年12月8日正式合并成立的。现有教职工43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 讲师4人。根据工作需要,理学分院还聘请了一些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 教学资源:理学分院目前有物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商务、环境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科学教育等专业的相关学科实验室25套、标本模型室3套、图书资料阅览室1套、贵重仪器室3间、多媒体课件制作室1套、多媒体教室(包括40个机位)1间,组培室1套等等,即拥有了一整套能满足教学、科研和实验需要的实验场所及实验设备,拥有约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并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 专业设置:理学分院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科学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 院系成就:2001-2005年省级课题通过鉴定8项;在研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教育学院科研项目共17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20余部。 2002年1月经省生物奥赛委员会同意,江西省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挂牌。与国家劳动部劳动枝所鉴定中心和中国摄影协会合作,在理学分院挂牌设立全国青少年摄影师资格培训基地,承担相关的培训和发证。从2001年开始,每年电子信息工程和物理专业学生在分院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参加全省高校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其中2001年三人荣获 江西省电子设计制作大赛的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五人荣获三等奖。还有三人代表江西队参加了全国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并荣获二等奖。2005年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音乐系音乐系创建于1988年。 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4余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并有多名教师考取研究生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设置:音乐系开设音乐学(音乐教育)、舞蹈学(舞蹈教育)、音乐表演及群众文艺等专业。 院系成就:建系以来音乐系师生共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46次,取得集体或个人特等、一、二、三等奖50余项。199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两个参赛节目被江西省选为晋京比赛节目,其中一首作品获国家级创作二等奖和表演奖,在全省《世纪之光》等大合唱比赛中均获特等奖、一等奖,在2001年江西省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及首届全省重唱、对唱、小合唱比赛中荣获多项奖项;在2002年全省重奏、合奏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04年全省文艺汇演中,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获二等奖,大歌舞《举杯吧,朋友》获二等奖,唢呐独奏《好山好水》获二等奖,此节目选送进全省“庆七一”文艺演出(全省高校中,仅此节目进入七一文艺演出),2005年在全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抗战胜利60周年”大学生合唱比赛中《怒吼吧,黄河》获一等奖,2005年在全省“家和万事兴”合唱比赛中《走进新时代》获一等奖。 到目前为止,音乐系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在省级以上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140篇,发表音乐作品22首,完成省部级及地厅级课题10项,出版和参编专著6部。 美术系美术系1989年建系,是培养美术教师和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教学单位。教师队伍:美术系拥有教职工2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讲师4人。系主任孙宪教授系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唯一的美术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美术学科带头人,享受有省政府特殊津贴。 院系成就:出版专著10多部,100多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得一、二等奖。部分作品被送到国外巡回展出;部分作品被《美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国内著名报刊发表。 在参加全国广告设计大赛和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该系学生多人次获一、二等奖。 体育系体育系创办于1960年,迄今已有46年的办学历史。体育系设有成人体育教育本科、普高和高职、三校生体育教育专科等办学层次,现有各类学生500余人。 教师队伍:体育系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硕士和在读硕士5人,拥有学术带头人和相当数量的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 院系成就:在2000年江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该系选手取得了四金、四银、六铜并以总分95分的好成绩名列团体总分第四名。2003年全省健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上,该系选手获得五项大奖,其中自选动作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2004年在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中荣获二、三等奖。2005年在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主持省级课题10项,在《中国运动动医学杂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获省级论文、论著奖等多项。 社科部社科部创建于1990年,由原来的马列、德育以及人口三个教研室合并而成。社科部承担着全院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教学任务。 教师队伍:社科部现有教职工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另外,有包括院领导以及一些重要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在内的兼职教师近10人。 教学资源:社科部设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哲学等五个教研组,建有资料室、备课室、课件制作室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服务设施。 地理位置校本部学院名:江西省教育学院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158号 校本部和新校区交通:校车直达,209转213或214等 新校址学院名:江西教育学院昌北校区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瑞香路88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