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 |
释义 | 发展状况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位于兴化城区西南,创建于1992年6月,1993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辖区总面积约为4098.94公顷。2006年4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农林厅联合行文批复设立江苏唯一的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区。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已开发的13.13平方公里建设区内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管网线路配套齐全,区内共规划设立7个功能区:工业建成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机械制造加工及其它工业区、中小企业标准厂房区、仓储物流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生活区。 至2008年底,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各类企业近400家,主要涉及的工业门类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精密铸造、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出口渔具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不锈钢制品产业依托兴化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已初县规模,形成地方产业特色。“十一五”期末工业经济超百亿元。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秉承“一切为了客商、为了客商一切”的理念,为投资者从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金融、工商、税务、职业技术学校及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齐全,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周到服务。 当前概况总体概况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创建于1992年6月,1993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外经贸厅联合批准在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江苏省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2009年,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农业增加值0.59亿元,工业增加值9.64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4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42%。 规划建设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开发的13.13平方公里建设区内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管网线路配套齐全,区内共规划设立7个功能区:工业建成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机械制造加工及其它工业区、中小企业标准厂房区、仓储物流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生活区。 产业基础至2008年底,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各类企业近400家,主要涉及的工业门类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精密铸造、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出口渔具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不锈钢制品产业依托兴化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已初县规模,形成地方产业特色。 投资服务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秉承“一切为了客商、为了客商一切”的理念,为投资者从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金融、工商、税务、职业技术学校及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齐全,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周到服务。 发展规划总体概况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范围:东起南官河,西至大界河、西外环路,北 起高王河、南至澄子河,总面积约36.06km2,已建成的15km2范围内实现了七通一平,共分7个功能分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生活配套区、工业建成区、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中小企业及配套厂房区,机械加工及其他工业区。 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保证园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2、贯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期实施”的原则,依据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分布局部功能区,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3、合理确定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突出控制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适应市场运作的要求。 4、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注重扬长避短,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遵循高效益、高技术、高创汇、低耗能、低污染的“三高两低”原则,以推动兴化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工业产业水平的提高。 规划理念1、生态概念 结合道路、水系、高压走廊建设生态网络,有机渗透到各地块,创建层次分明、富有活力,人、自然、历史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2、经济概念 对地价进行初步评估,将环境好、区位好、地势高、相对方整的土地优先用于居住、公共设施一类工业,而将零星的用地用于绿化、市政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规划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用地,全面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合理布局,配套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为:以高科技产业为引导,轻重工业并存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等轻污染,有良好效益,劳动密集型产业。 开发区业绩1、经济快速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的251592万元,增长22.7%; 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28527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03.2亿元,年平均增长38.58%。 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4.8亿元,年平均投资7.9亿元,年平均均长39.06%。 2、财政税收成倍翻番 财政总收入从2000年组建开发区财政的482.93万元起步,逐年增长,2011年财政总收入为5.4亿元,年平均增长53.52%。工商税收年增平均增幅为48.79%。一般预算收入年平均增长52.29%。 3、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3338元,2011年达到12334元,年平均增长12.62%。 人均住房面积达45平方米。 4、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 2000年以来,新建、扩建、改造道路33条,总长度64235米,年平均建设道路8029米,使13.13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形成了五纵九横的道路网络,路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线路配套齐全,为招商引资打下了基础。 2000年以来,新建圩口闸10座,排涝站4座,新增流量12个,提高了防洪保安能力。 5、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有线电视入户率95%。 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率为100%。 初中升学率100%。 新办符合标准的幼儿园6个。 投资4500万元,有80多个病床数、以骨伤专科为主的综合医院于2008年建成开业。 6、环境提升: 全区绿化覆盖率达27%,园区绿化覆盖率达4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