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
释义 | 作品名称: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创作年代:南朝 文学体裁:五言诗 作者:阴铿 作品原文江津送刘光禄不及⑴ 依然临送渚⑵,长望倚河津⑶。 鼓声随听绝⑷,帆势与云邻⑸。 泊处空余鸟⑹,离亭已散人⑺。 林寒正下叶⑻,晚钓欲收纶⑼。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⑽。 作品注释⑴江津:江边渡口。 刘光禄:官光禄大夫的刘姓友人。 ⑵依然:依依不舍的样子。 渚:江中小洲。 ⑶长望:远望。 ⑷鼓声:古时开船,以打鼓为号。 ⑸“帆势”句:远去的帆影融入云霞之中。 ⑹泊处:船只原来停泊之处。 ⑺离亭:渡头供人休息、饯别的亭子。 ⑻下叶:落叶。 ⑼纶:钓丝。 ⑽“如何”二句:友人远去江汉,自己返归城里,背道而行,愈离愈远。城闉(yīn),城曲。 作品鉴赏“别离”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南朝诗歌中,就有不少已送别为题材的作品。沈约的《别范安成》、何逊的《与胡兴安夜别》便是众口传诵的佳作。阴铿的作品中,送别诗也颇具特色,情景交融、委婉动人。这首《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就是他的送别名篇。 此诗写渡口送行,因迟到未及与友人相见、目送帆影远去的惆怅心情。诗人赶到江边,轮船已经启航,只好引领远望,久久伫立,目送航船远去。开船的鼓声已绝,征帆渐渐靠近了天边的白云,船停泊的地方只剩下鸟儿的身影,送别的亭子早已空无一人,天色将暮,落叶飘零,垂钓者归去。“鼓声”二句将诗人依依不舍、不胜惆怅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谓深得其妙。“泊处”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孤独、怅然的情绪。末尾两句意谓:君去江汉,我归城闉,何其远哉!全诗对渡头鸟啼人散、树叶飘零的景物描写,创造出冷清的意境。整首诗以景写情,渲染离愁别绪,令人不胜感伤。 作者简介阴铿 南朝梁陈间诗人。字子坚,生卒年不详。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其高祖阴袭于晋末随南朝宋武帝刘裕南迁,定居南平(今湖北荆州),四代后生阴铿。阴铿约在公元540-547年(大同六年至太清元年)期间,为湘东王萧绎法曹行参军。侯景之乱时,他曾被叛军擒获,遇救逃免。陈文帝天嘉时,曾为始兴王陈伯茂中录事参军。侯安都为征北大将军,于宅中招集文士赋诗,阴铿亦为座上客之一。经过徐陵的推荐,陈文帝即日召见,命作《新成安乐宫诗》,颇受赞赏。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后为员外散骑常侍,卒。阴铿工五言诗,长于描写山水,风格清新流丽,与何逊相近;世称“阴何”。今仅存诗30多首,有《阴常侍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