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海村 |
释义 | 江苏省南通市江海村基本概况江海村隶属于江苏省 南通市 开发区,地处长江边,东靠新江海河,南临长江,西北与南通农场接壤,张江公路穿村而过。 面积人口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占地面积 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170亩,共27个村民小组,890户,总人口2228人,村定编干部6人。村党支部下辖党小组4个,党员54名。 经济发展该村有池塘养殖户近200户,养殖面积达1200亩,绿色蔬菜基地面积801亩,千头养猪1家,百头猪场的7家,千羽蛋鸡、肉鸡养殖户3家。形成了以卷心菜、花菜、大头菜等各式蔬菜和螃蟹、鳖、鱼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 养蚕和养鸡是江海村人致富的两大法宝,被村民称之为“龙”和“凤”。全村有1100户农户养蚕,2008年的湖桑种植面积将在20007年2500亩的基础上再增加200亩,预计收入在1200万元左右。养鸡户有680余户,2008年养鸡数量达600万羽,净收入突破1800万元。 2008年江海村还和村里的养鸡大户周华合作,投资1100万元,创办一个三黄鸡深加工企业,将本村养殖的鸡处理、包装后送到超市等处销售,预计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企业在进购设备,将于9月上旬投产。 全民创业是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江海村有68家民营企业,该村准备把老企业做大做强,并创办6家新企业。村民曹建兵新近注册了一家船务公司,将吸纳本村劳动力100多名,2008年实现利税100万元。外出务工是很多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条途径。江海村现有2000多名外出打工者,从事建筑、服装、造船等行业,一半人成为了老板。 通过“龙凤”工程和创业,江海村的群众越来越富裕,村集体实力也越来越强大。 乡村特产该村出产花生、龙虾、青玉米、卷心菜等特产。该村生产的青玉米颗粒饱满,糯性强,香味浓郁。是为玉米中的精品。 村务公开该村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设置村务公开栏,公开栏设置在群众聚集或便于观看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更新。并且采用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有时也用公开手册的形式发放到户。 山东省曹县江海村简介江海村位于曹县城北18公里处,北靠东鱼河南支,南临二坡河。聚落呈南北长块状,东西350米,南北400米。全村耕地面积161公顷,401户,人口1449人。 历史江海村历史悠久,明洪武间江明安自山西洪洞县返迁,清朝属青岗里。民国属曹县第四区。1943年8月,属齐滨县第四区。1949年8月,属曹县第四区。1956年,属普连集区。1965年,属青岗集公社。1983年12月,属青岗集乡至今。 遗址江海村西有燕陵堌堆遗址。该遗址长70米,宽50米,高5米。出土的陶鬲为“夹砂、包边、红陶、厚胎”,一些出土文物,为商代后期。商王盘庚、小辛、小乙先后葬此,称燕陵堌堆。燕陵前建有殷王殿。正殿三间,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15米,正殿南两边有配房约20多间,占地面积约15亩。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这里祭祀,乞求殷王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殿宇在“文革”中被拆毁。现已重建,庙会恢复。 传说有关盘庚的传说,当地流传甚广。相传商朝传到第20个王盘庚时,已大规模迁都四次了。盘庚是个能干的君王,为改变社会不安定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百姓反对。时盘庚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我让你们搬迁,是为了安定国家。你们引发无谓的惊慌,想要改变我的主意,是办不到的。”由于盘庚坚持迁都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出发了。时已进入寒冷的冬季,庞大的迁都队伍迎着寒风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一路上劈荆斩棘,铺路架桥,历尽千辛万苦,不停地向西,等渡过黄河,到达殷地时,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但盘庚不敢懈怠,他不但参加营建新都,还组织春耕,以求收获的粮食能够补给不足。由于口粮不足,盘庚下令把所剩粮食全部集中起来,统一分配。负责饮食的奴隶把粟(小米)磨碎,和成圆团,用水煮着吃。这样不仅容易下咽,而且改善了食物的口感,便于吸收营养,也节省了粮食。如今,当地人还保留着在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到河边踏青,晚上家家挂灯笼,吃汤圆的习俗,表达对商王盘庚的怀念。盘庚定都殷地之后,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实现了国盛民安。直到纣王被推翻,商朝再未迁都,经历8代、12位君王。盘庚、小辛、小乙则居住在商汤王都景亳北的地方,后世称为贯城,史载景亳、贯城皆应在今曹县南,盘庚、小辛、小乙葬在河上杠(读江)里,即今江海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