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筑学硕士 |
释义 | 学科概况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要求的形态环境。建筑学在广义上包括建筑物、建筑群、室内外环境、人居环境、城市与村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也为建筑学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目前,建筑学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 建筑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观念和思想及其之间的发展脉络和关联;研究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探索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特点,探索和研究城市与城镇发展规律,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形态与空间构成、城市设计与管理、人居环境与城市居住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旅游与风景环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树立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思维理念。 建筑技术科学针对我国建筑界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重点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建筑防灾安全技术等相关建筑技术问题。 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在一般建筑学基础之上专业性较强的纵深发展的学科。有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外国建筑历史及理论、湖南地域建筑、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及技术、地域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发展,强调学科交叉与创新,开展创新性和特色性研究。在城市设计、建筑创作与评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成绩显著,完成了大量的科研设计项目和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形态与空间构成、城市设计与管理、人居环境与城市居住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旅游与风景环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加强对人类聚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把握,开展创新性和特色性研究,形成教学、科研互动模式。 学位类别: 308 工学硕士学位 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0813 建筑学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执行开始--终止年级: 2007--2012 制订二级单位: 土木建筑学院、土建学院 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富于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其规格为: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艰苦奋斗、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2、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工程设计的能力。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 4、熟悉建筑、规划行业的从业标准,熟悉行业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具有行业注册执业能力。 5、具有工程技术设计素质与技能,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区域科学、城市科学学术素养,能从事城市发展研究。 6、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培养能应用人文科学理论与方法,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7、熟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和独立承担相关设计的能力。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08130101 建筑历史及理论 2 08130202 建筑设计及理论 3 08130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4 08130404 建筑技术科学 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硕士研究生分两阶段完成学业,在学的最长年限为4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40周,要求修满的总学分在35学分以上。参加《学术研讨》、《形势与政策》课为第2学年。跨学科和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必须补修所考取学科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2门以上,补修课程计算学分,但不在硕士生应修满的规定学分之内。 科目考试大纲《建筑学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l l 参考书目: 教材:高等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1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 2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工出版社 3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4 、《中国建筑史图集》 5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l l 基本内容: 总纲及基本要求: 1 、总纲: 建筑史是建筑学本科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概况、规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设计信息,这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 、基本要求: ⑴熟练掌握建筑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 ⑵掌握各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流派以及特点; ⑶掌握典型建筑(或布局)的设计人、平立面图(教材上)及主要特点; ⑷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建筑风格、流派进行比较与分析; ⑸对一些理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论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⑹对现代建筑应该广泛涉猎,弥补教科书上的不足; ⑺答题中尽量多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可以更好的说明试题,并表现本专业特色。 考核重点: 1 、考生对各时代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及技术情况的掌握; 2 、考生对各时代代表性建筑的掌握; 3 、考生对整体风格的全面把握; 4 、考生对各时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了解。 涵概内容及要求: 1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了解各时期建筑发展的情况,尤其注意它对后期建筑形成的影响。 § 1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居住方式的种类,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 2 奴隶社会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 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 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 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第二章 城市建设 了解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掌握各朝代主要城市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洛阳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宋平府江 第三章 宫殿、坛庙、陵墓 § 1,宫殿 熟练掌握宫殿建筑的沿革,重点掌握明清北京故宫 § 2 ,坛庙 熟练掌握坛庙的沿革,重点掌握北京天坛 § 3 ,陵墓 熟练掌握各个朝代陵墓的特点(沿革) 第四章 宗教建筑 掌握宗教建设的发展历程;熟练掌握佛教寺庙、道教寺观中的重要建筑单体及其特色;掌握塔幢的分类、特色及实例;了解石窟的情况。 第五章,住宅 了解各时期各地域内典型住宅的布局,样式等情况。 第六章 园林 了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设计方法及相关实例。 第七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熟练掌握中国古代木结构的结构体系;屋顶形式;台阶栏杆样式;大木作;屋架作法;小木作等作法;以及名词解释。 第八章 清式建筑做法 注意清式建筑与宋式建筑的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大木作、小木作、屋架作法、石作、瓦作,彩画等及名词解释。 2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掌握府邸和宫殿、金字塔的演化,悬崖陵墓、太阳神庙、及建材、结构体系及技术。 第二章 两河流域的建筑 了解建材、结构体系及技术,掌握山岳台。 第四章 古希腊建筑 掌握三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重点掌握雅典卫城的布局,建筑等。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掌握五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掌握这个时期的券拱技术掌握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相同与不同;掌握古罗马广场及其它重要的公共性建筑;《建筑十书》。 第七章 拜占庭建筑 掌握穹顶帆栱和圣索菲亚教堂。 第八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掌握巴西利卡罗马风建筑、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建筑及特点。了解意大利中世纪建筑及西班 牙伊斯兰建筑。 第九章 文艺复兴建筑 掌握文艺复兴建筑开端和结束的两个穹顶特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生平,作品等;掌握文艺复兴在建筑理论上所做的贡献;掌握巴洛克建筑形成的原因,特点及事例。 第十章 法国古典主义 掌握宫廷建筑如商堡;广场;掌握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掌握法国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 3 、《外国近现代建筑》 第一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 -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熟练掌握复古思潮,城市改建。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下半叶 - 二十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熟练掌握欧美探求运动中各国家的风格,风格特点及建筑(或对建筑的影响)。 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掌握现代派四位建筑大师在二战前的建筑活动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 第五章 战后 40-70 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掌握二战间的建筑流派,重点掌握四位建筑大师的生平,功绩,理论,作品及风格,他们是格罗彼乌斯,密斯,柯布,赖特。掌握本世纪 60 年代后的各种流派:高技派,讲究 ‘ 人情化 ’ 与 ‘ 地方性 ’ 的倾向,讲求 ‘ 个性 ’ 与 ‘ 象征 ’ 的倾向。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掌握现代之后建筑思潮的实质。了解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新发展和简约的设计倾向。 命题原则及宗旨: 共 150 分的试题中,《中国建筑史》(一册)占试题分数的 60% ,《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2册)占试题的 90% 。 招收建筑学硕士的院校名单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南京大学 江苏省 清华大学 北京市 东南大学 江苏省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华侨大学 福建省 同济大学 上海市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 天津大学 天津市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浙江大学 浙江省 湖南大学 湖南省 重庆大学 重庆市 郑州大学 河南省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省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厦门大学 福建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