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箭亭 |
释义 | 箭亭位于北京紫禁城东部景运门外、奉先殿南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初建,当时该殿名曰射殿。改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并改名为“箭亭”。箭亭是清代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箭亭名为「亭」,实质上是一座独立的大殿。其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四面出廊。殿内20根朱漆大柱直接承托梁架,减少了斗拱层叠的层次,是宫殿建筑大式做法中比较少见的。箭亭东西两侧山墙磨砖对缝,不开窗;南北两面各辟菱花 扇门,南5北3共8扇。殿当中设宝座,宝座之东有卧碣1座,刊刻乾隆十七年(1752年)上谕,其内容为要求满清贵族「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操演技勇,时时练习骑射」,并告诫子孙要「永垂法守」。并镌刻于碑石之上,置于箭亭内宝座东侧,以使子孙后代时刻铭记。箭亭前宽敞开阔,为殿试武进士阅技勇之处,届时需考试马步、射弓、刀石。嘉庆十三年(1808年),清仁宗颙琰又立石碑于殿内西侧,再次告诫子孙「不效汉俗」。修建箭亭之目的在于防止满族受汉族同化而致祖制湮灭。乾隆和嘉庆皇帝都曾在此射箭并操演武艺。每当皇帝及其子孙在这里跑马射箭时,亭前则摆起箭靶,列队两边的武士摇旗擂鼓助威,情景壮观。咸丰元年(1851年),皇帝曾在此阅十五善射。清初规定,特许在大内骑马的王公大臣凡入东华门者,一律在箭亭前下马,因此,箭亭周围的空旷之地也是当时拴歇马匹之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